图书介绍

麻醉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麻醉学
  • 杨拔贤,李文志主编;刘进,姚尚龙,郭曲练,邓小明;曾因明主审;马虹,张欢,王东信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076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麻醉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麻醉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麻醉学的发展1

第三节 麻醉科的组织结构与内涵3

一、临床医疗工作4

二、科研工作6

三、教育工作6

第四节 学好麻醉学6

第二章 手术患者术前病情评估与准备7

第一节 术前访视与术前病情评估门诊7

第二节 手术前病情评估的流程和方法8

一、手术前病情评估的流程8

二、手术前病情评估的方法10

第三节 麻醉前准备和用药14

一、麻醉前准备14

二、麻醉前用药16

第三章 局部麻醉19

第一节 局麻药19

一、分类和理化性质19

二、作用机制21

三、临床药理学21

四、影响局麻药药理作用的因素22

五、局麻药的毒性反应23

第二节 局部麻醉24

一、表面麻醉24

二、局部浸润麻醉24

三、区域阻滞25

四、静脉局部麻醉25

第三节 神经阻滞26

一、概述26

二、颈神经丛阻滞26

三、臂神经丛阻滞27

四、下肢神经阻滞30

第四章 椎管内麻醉33

第一节 椎管内解剖与麻醉生理33

一、椎管解剖33

二、椎管内阻滞的生理35

第二节 蛛网膜下隙阻滞36

一、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临床应用36

二、蛛网膜下隙阻滞的并发症38

第三节 硬膜外阻滞39

一、硬膜外阻滞的临床应用39

二、硬膜外阻滞的并发症42

三、骶管阻滞44

第四节 蛛网膜下隙-硬膜外联合阻滞44

第五章 全身麻醉46

第一节 全身麻醉药46

一、吸入麻醉药46

二、静脉麻醉药49

三、肌肉松弛药50

四、麻醉性镇痛药52

第二节 全身麻醉的实施52

一、全身麻醉诱导52

二、全身麻醉维持53

三、全身麻醉深度的判断54

四、麻醉苏醒55

第三节 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其处理56

第六章 气道管理58

第一节 影响气道通畅的原因58

一、气道的结构58

二、影响解剖气道通畅的常见原因59

第二节 维持气道通畅的方法60

一、维持气道通畅的基本方法60

二、面罩通气62

三、气管插管术63

四、气管切开术67

五、喉罩通气道的应用68

六、食管-气管联合导管的应用69

第三节 困难气道的处理70

一、困难气道的定义及其评估71

二、困难气道的处理71

第七章 围术期控制性降压74

一、控制性降压的生理基础74

二、控制性降压对机体的影响74

三、控制性降压适应证和禁忌证75

四、控制性降压的实施75

五、控制性降压的并发症及防治77

第八章 围术期体温管理78

一、体温的生理调节78

二、麻醉手术期影响体温的因素78

三、围术期体温异常对患者的影响79

四、围术期体温保护80

五、低温麻醉80

第九章 麻醉后苏醒室83

第一节 概述83

第二节 工作常规和离室标准83

一、工作常规83

二、离室标准83

第三节 PACU常见并发症84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84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85

三、术后恶心呕吐85

四、躁动与寒战86

五、神经系统并发症86

六、低体温86

七、肾脏并发症86

第十章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87

一、概述87

二、ICU的主要任务与工作职责87

三、ICU的收治对象和转出标准88

四、ICU监测项目88

五、ICU治疗90

第十一章 呼吸功能监测和临床应用91

第一节 呼吸功能的一般监测91

第二节 通气功能的监测91

第三节 氧合功能的监测93

第四节 小气道功能的监测97

第五节 呼吸力学监测98

第十二章 急性呼吸衰竭102

第一节 概述102

一、概念102

二、ALI/ARDS的病因102

第二节 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103

一、病理变化103

二、病理生理改变103

三、发病机制104

第三节 临床表现105

一、症状和体征105

二、影像学所见105

三、实验室检查106

四、ALI/ARDS的分期106

第四节 诊断与治疗107

一、诊断107

二、鉴别诊断108

三、治疗109

第十三章 呼吸治疗113

第一节 氧治疗113

第二节 胸部物理疗法115

第三节 机械通气治疗117

一、适应证118

二、机械通气模式119

三、PEEP120

四、机械通气的并发症121

五、机械通气的撤离122

第十四章 体外循环和体外膜肺氧合124

第一节 体外循环124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124

二、CPB主要装置125

第二节 体外膜肺氧合127

一、原理127

二、ECMO对呼吸和循环支持的优越性127

三、ECMO和CPB的区别127

四、循环途径128

五、临床应用129

六、ECMO的阶段管理129

第十五章 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临床应用131

第一节 血流动力学的临床监测131

一、动脉压监测131

二、中心静脉压133

三、肺动脉压和肺动脉楔压134

四、心排出量135

五、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137

六、超声技术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137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的调控138

一、前负荷的调节139

二、后负荷的调节139

三、心肌收缩力的调节140

第十六章 围术期体液平衡的监测143

第一节 围术期水、电解质平衡的监测143

一、体液中的水、电解质成分143

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143

三、常见水、电解质平衡失常的诊断与处理144

第二节 围术期体液渗透浓度平衡的监测146

一、体液渗透的基本概念146

二、体液渗透浓度的监测方法147

三、常见体液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断与处理147

第三节 围术期酸碱平衡的监测149

一、酸碱平衡的基本生理149

二、酸碱平衡的监测149

三、常见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断与处理150

第十七章 围术期的液体治疗153

第一节 围术期有效循环血容量的评估153

一、体液量的分析153

二、无创循环监测指标154

三、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154

四、其他相关监测指标156

第二节 液体治疗的原则156

一、麻醉手术期间液体需要量156

二、液体治疗的处理原则157

第三节 常用输液制剂158

第十八章 围术期的血液保护和合理输血161

第一节 成分输血及输血指征161

一、成分输血161

二、输血指征162

第二节 自身输血163

一、术前自体血储存163

二、急性等容血液稀释163

三、血液回收164

第三节 减少手术失血165

一、控制性降压165

二、腹主动脉内球囊阻断165

三、止血药物的合理应用165

四、微创外科167

第十九章 休克168

第一节 概述168

一、概念168

二、休克的分类168

三、病理生理学改变168

四、休克的临床表现和分期171

五、休克的临床监测172

六、休克治疗的基本原则173

第二节 低血容量性休克175

一、病因175

二、病理生理学改变175

三、临床表现176

四、诊断176

五、治疗原则177

第三节 脓毒性休克177

一、病因178

二、病理生理学改变178

三、临床表现179

四、诊断179

五、治疗原则179

第二十章 心肺脑复苏181

第一节 基本生命支持181

第二节 高级生命支持185

第三节 复苏后治疗188

一、呼吸管理188

二、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188

三、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或衰竭189

四、脑复苏189

第二十一章 镇静的临床应用193

第一节 镇静对生理的作用193

第二节 常用镇静药和拮抗药194

第三节 镇静的临床应用196

一、镇静的适应证196

二、镇静的目标196

三、镇静期间的监测196

四、镇静的撤离标准197

五、常用镇静技术198

六、镇静的并发症及处理199

第二十二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01

第一节 病因和分型201

一、病因201

二、发病过程与分型202

第二节 发病机制203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与MODS203

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与MODS204

三、肠道动力学说205

第三节 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监测206

一、临床诊断及其分期206

二、MODS的临床病情评估208

三、临床监测和检查209

第四节 MODS的防治原则210

一、MODS的预防210

二、治疗211

第二十三章 危重患者营养支持214

第一节 基本营养素214

一、能量与营养素214

二、营养状态的判定215

第二节 营养支持的选择217

第三节 肠内营养218

第四节 肠外营养219

第五节 药物/免疫营养221

第二十四章 疼痛诊疗223

第一节 概述223

第二节 疼痛的评估224

第三节 常用的镇痛药物225

第四节 急性疼痛治疗229

一、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法229

二、分娩镇痛231

第五节 慢性疼痛治疗232

第六节 癌痛治疗233

第二十五章 药物依赖与戒断235

第一节 概论235

一、与药物依赖性相关的基本概念235

二、药物依赖性的病因235

三、药物依赖性的分类236

第二节 依赖性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靶点236

一、依赖性药物分类236

二、依赖性药物作用的分子靶点236

第三节 药物依赖的机制237

一、药物依赖相关的神经解剖学基础237

二、参与药物依赖的神经递质/受体系统237

三、药物依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237

第四节 药物依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238

一、临床表现238

二、诊断239

第五节 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240

一、药物依赖的治疗原则240

二、药物依赖患者麻醉处理原则240

参考文献242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2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