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视觉人类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视觉人类学导论
  • 邓启耀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4673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电影理论-文化人类学-教材;电视(艺术)-文化人类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视觉人类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视觉发现的新世纪1

第一节 摄影术的发明2

第二节 视觉发现的认知基础6

一、观看方式的革命6

二、异域图像的视觉启示8

第三节 被摄取的身魂:影像与现实11

第四节 从“幻盘”到电影:视觉发现的新媒体13

第五节 西学东渐大潮中的视觉传播16

一、照相机进入中国16

二、从“西洋影戏”到“电影”23

第六节 人类学影像拍摄的开端24

一、探险、考古学与摄影24

二、视觉人类学的标志性事件28

三、弗朗兹·博厄斯的人类学影像实验31

四、爱德华·柯蒂斯的印第安人影像33

五、鸟居龙藏的中国少数民族调查35

第二章 被观看的“他者”38

第一节 谁在观看?谁是“他者”38

一、作为博物“活化石”被观看的“他者”39

二、被“他者”表述的“我们”45

第二节 视觉人类学的孕育53

一、摄影在人类学与民族志调查中的应用54

二、人类学与人文地理图文杂志57

三、影像民族志及其影视理论萌芽59

第三章 视觉人类学的转折点63

第一节 传统人类学的影像描述64

一、“人类学电影先驱”罗伯特·弗拉哈迪65

二、米德和贝特森的影视人类学实践67

三、列维-斯特劳斯的民族志摄影70

四、局外人和局内人透镜中的世界72

第二节 英国“纪录电影运动”的人类学精神75

第三节 中国影像民族志先驱77

一、身体的“同化”:“强种强族”的人类学想象79

二、“白地”的认知空白和影像民族志的书写86

第四节 工业化城市化的视觉记录和未来想象92

一、“电影眼睛”呈现的“都市交响乐”92

二、农民国家的民族工业图景96

三、西康“茶人”古道上的图像叙事105

第四章 身体、种族和国家:人性的镜像——战争影像的人类学分析114

第一节 影像文本的他者人格分析116

第二节 “神族”的血腥神话和强权意志118

一、“神族”血脉与种群的身体119

二、“种族更新”与“种族灭绝”121

第三节 身体和种族125

第四节 国家意识、民族危机和文化象征130

一、民族危机催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130

二、视觉争夺战中的文化象征与宣传体制131

第五节 战争中的“大众观察运动”140

第六节 硝烟中的世外桃源143

第五章 反思、名分与认同146

第一节 “普通法西斯”的人性拷问与自我反思影片146

第二节 欧美视觉(影视)人类学151

一、法国纪录片机构和民族志电影151

二、德国科学电影与影视人类学基地153

三、英国自由电影运动中的人类学目标156

四、哈佛大学的视觉人类学学科建设157

第三节 中国的“人类学运动”与民族志影视159

第六章 观看控制与视觉秩序165

第一节 愤青的视听反叛和边缘影像167

一、法国“五月风暴”与电影新浪潮167

二、“60年代终结”事件的影像记录者170

三、底层与性别173

四、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177

第二节 视觉模塑与观看控制180

第三节 “浪潮”中的视觉人类学学科建设186

一、美国“真实电影”运动的人类学精神186

二、梅索斯兄弟“直接电影”的壁上之观190

三、美国的人类学影像工程191

四、法国“真实电影之父”让·鲁什的参与式人类学电影195

五、视觉人类学理论探讨200

第七章 转型与建设203

第一节 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的影像见证203

第二节 视觉人类学学科建设210

一、民族志影像和人类学电影节210

二、国际视觉人类学研究机构与人类学纪录片国家档案馆213

三、中国过渡时期的民族“风情片”热和民族志影像216

第八章 媒介影响与独立制作221

第一节 独立影像制作中的人类学因素221

一、中国独立影像的开山之作222

二、独立影像的边缘表述226

第二节 边地中国的影像叙事230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影像见证230

二、多点影像民族志与人类学系列片236

第三节 影像杂志的人类学表达241

一、美国《视觉人类学》杂志讨论主题242

二、中国图文杂志的人类学探索246

第四节 民族志影视的交流与合作249

第五节 视觉人类学教育251

一、公众纪录片教育与展映251

二、专业影视人类学教育254

三、纪录片与教育人类学259

第九章 数字时代的“奇观社会”265

第一节 新媒体与现代性266

第二节 平民影像与主位表达273

一、文化持有者的主位表达274

二、百姓事务当事人的影像干预280

第三节 公共话题与公民影像284

一、公共话题的影像表达284

二、关于公民影像289

三、“全球化”镜观293

结语 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的视觉表达296

一、视觉人类学:视觉表达的广阔领域296

二、人类文化遗产的视觉记忆299

三、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的视觉表达303

四、我看人,人看我,我看我——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306

五、影视民族志的多维度多媒体对话315

参考文献318

后记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