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通史 15 中华人民共和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教育通史 15 中华人民共和卷 上
  • 苏渭昌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156085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88MB
  • 文件页数:4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通史 15 中华人民共和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教育思想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毛泽东教育思想2

一、明确新中国教育的性质、任务和教育方法3

二、恢复和发展人民的文化教育事业7

三、使用、教育、改造知识分子11

四、有步骤地谨慎地改革旧有学校教育事业21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毛泽东教育思想27

一、教育工作不要脱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8

二、教育“工作的速度和质量”,要“和总路线规定的任务相适应”,应“要有全面规划”29

三、“注意研究如何特别发挥青年人的力量”,“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31

四、“要在合作化中间把文盲扫掉”,“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33

五、要“反对唯心论”,“组成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39

第三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毛泽东教育思想43

一、造成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部队48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56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62

四、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66

五、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75

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79

七、改革教育制度,使青年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84

八、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87

第四节 周恩来、刘少奇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贡献89

一、周恩来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贡献90

二、刘少奇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贡献105

三、钱俊瑞、陆定一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阐述111

第五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23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若干特点123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125

第二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教育思想上的论争131

第一节 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批判”131

一、“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起因131

二、“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134

三、“批判”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经验教训135

第二节 全面发展问题的讨论138

一、问题的提出和争论的发展138

二、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146

三、关于全面发展问题讨论的思考148

第三节 “量力性原则”和“母爱”问题上的论争150

一、对“量力性原则”的“批判”及影响151

二、在“母爱”问题上的论争及影响155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左”倾教育思潮165

第一节 “左”倾教育思潮的表现与特征166

一、“左”倾教育思潮的主要表现166

二、“左”倾教育思潮的重要特征191

第二节 “左”倾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193

一、“左”倾教育思潮的出现193

二、“左”倾教育思潮的系统化196

三、“左”倾教育思潮的恶性发展202

第三节 “左”倾教育思潮的危害与教训209

一、“左”倾教育思潮的危害209

二、“左”倾教育思潮泛滥的教训215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邓小平教育思想220

第一节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221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形成221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发展235

三、邓小平的主要教育论著241

第二节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245

一、以战略眼光认真抓教育246

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52

三、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257

四、尊重教师,提高教师水平,鼓励人们终身从事教育事业266

第三节 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特点与历史地位271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特点271

二、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274

第五章 新时期若干教育理论问题的探讨282

第一节 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282

一、教育本质问题讨论的背景282

二、教育本质观的交锋286

三、教育本质问题讨论的积极成果295

第二节 新时期教育方针的讨论297

一、教育方针的历史回顾297

二、争论的焦点299

三、教育方针讨论的积极意义307

第三节 教育功能问题的讨论312

一、教育功能问题讨论的背景313

二、全面认识教育功能316

第六章 改革传统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320

第一节 从改革教育体制到改革教育思想321

一、问题的提出321

二、教育思想含义的讨论326

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界说329

第二节 正确评价传统教育思想332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特点332

二、传统教育思想的弊端335

三、传统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关系337

第三节 树立现代教育观339

一、新时期的人才观339

二、科学的教学观346

三、现代的教师观351

第七章 新中国教育学的变化与发展357

第一节 凯洛夫教育学的传进357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列宁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371

第三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苏联及美国教育家新思想的介绍和研究378

第四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自编的《教育学》教科书406

第五节 教育学发展的前景416

结语421

人名与专业术语索引425

参考文献4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