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魏晋南北朝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魏晋南北朝史
  • 何兹全,张国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1391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504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519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魏晋南北朝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三国的鼎立4

第一节 曹操稳占中原4

袁绍占冀州4

曹操在官渡战前的几次胜利6

曹、袁两方的军情8

官渡之战的序幕10

官渡之战和曹操的胜利12

第二节 三国局面的形成17

刘表在荆州17

刘备得诸葛亮18

曹操南征20

孙、刘联合和赤壁之战22

第三节 取益州和争荆州26

刘焉、刘璋在益州26

刘备取成都28

刘备取汉中29

刘孙失和与荆州之争31

第四节 曹魏政局的发展35

“唯才是举”,整饬吏治35

农业经济的恢复39

九品中正制和封国制41

司马氏夺权44

第五节 诸葛亮治蜀及其后的政局51

平定南中51

北伐53

治戎和理民55

诸葛亮死后的蜀汉政局56

姜维的抗战及其失败57

第六节 孙吴对江南的开发。孙吴的灭亡61

征山越、蛮族和夷族61

农田水利的发展63

与夷洲的交通66

孙皓与吴的灭亡67

附:三国世系表70

第二章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东晋十六国的混乱72

第一节 太康时期的小康局面72

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2

对世家地主的优遇74

第二节 多种矛盾的交织和西晋的灭亡77

宗室诸侯王权力之重77

贾后专政和八王之乱78

汉族流民和内迁各族人民的反晋82

第三节 十六国中最早建立的政权和晋在东南的偏安86

成汉的建立87

汉(前赵)的建立89

流民和坞堡组织92

东晋:晋的再建及在东南的偏安95

从前赵到后赵。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短暂统一100

第四节 前燕前秦的对立及前秦的统一北方108

前燕的建立108

前秦的建立和对北方的统一111

前凉的兴亡114

第五节 东晋的北伐和前秦的南征。淝水之战117

东晋的北伐117

前秦的南征。淝水之战123

第六节 淝水战后北方的再分裂130

后燕(附西燕)。北燕和南燕130

后秦。西秦。大夏136

后凉和南凉。北凉和西凉141

第七节 东晋的衰亡146

淝水战后东晋的政局146

孙恩起义150

桓玄的篡位152

刘裕的专权和东晋的灭亡155

附:西晋世系表160

东晋世系表160

十六国简表161

第三章 南北朝的对峙162

第一节 北魏建国的历程162

拓跋力微和拓跋猗卢。拓跋氏的初步发展163

拓跋什翼犍与代国的兴亡167

拓跋珪与北魏的壮大168

第二节 北魏和宋的兴盛时期174

拓跋嗣的南征和宋初的政局174

拓跋焘统一北方的活动178

宋文帝的北伐179

宋元嘉之治181

拓跋焘的南征。瓜步之役184

第三节 宋齐梁初政治权力的攘夺188

门阀大族和寒门庶族间政治权力的更迭189

典签制,朝廷对宗室和地方的控制191

宋文帝兄弟父子之间193

宋孝武帝与同姓王的矛盾196

宋、齐宗室的灾难198

梁武帝的协调政策201

第四节 江南经济的开发、民族间的关系和农民起义203

南北朝的战与和203

南方的民族关系207

户籍整理和反却籍斗争212

第五节 北方的民族关系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217

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217

孝文帝对吏治的改革219

迁都洛阳220

改革风俗的措施223

均田制和三长制的规定224

第四章 从北魏的分裂到隋的统一228

第一节 北方各族人民的起义和北魏的东西分裂228

大起义的历史背景228

以六镇起义开始的各族人民大起义230

北魏的分裂235

第二节 东、西魏的战争237

高欢、宇文泰在东、西魏的掌权237

小关之战和沙苑之战240

河桥、邙山之战和玉璧之守243

第三节 梁朝的衰亡247

梁武帝晚期的腐朽统治247

侯景降梁与侯景之乱249

微弱的后梁254

第四节 北齐北周间国力的升降和突厥的兴起256

东魏、北齐的民族矛盾和错误的民族政策256

东魏、北齐政治的腐败259

西魏、北周转弱为强261

宇文泰在西魏的改革264

周武帝和北周的强大269

突厥的兴起274

第五节 隋代周,灭陈,统一南北278

北周的衰落和隋之代周278

陈的衰腐280

隋灭陈,统一南北283

附:南朝世系表285

北朝世系表287

第五章 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289

第一节 门阀世族的形成289

门阀世族的形成290

门阀世族的特权身分291

门阀世族、豪门大姓的人口荫附和土地兼并294

官府的户口争夺295

第二节 寺院经济的兴盛298

佛教的传入298

佛教寺院之盛及其政治原因300

寺院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压迫303

寺院的特权和北朝的灭佛306

第三节 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308

客和部曲身分的依附化308

奴隶也成为依附民310

依附关系的发展311

逃避税役的僧尼大众及其依附化313

门阀世族及寺院对官府的户口分割315

官府占有下的依附人户317

第四节 民族杂居地区的封建化321

民族杂居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321

北朝的门阀制度327

中原传统文化的传习331

第六章 文化发展的总形势336

第一节 玄学和儒学336

魏晋时期洛阳的玄风及其东渡337

儒学传统地位的继续342

第二节 佛教、道教和无神论思想344

佛经的翻译和佛教思想的传播344

有重要影响的高僧345

道教的形成和发展349

无神论的战斗传统355

第三节 史学361

历史撰述的成就361

历史观点和文献整理370

第四节 文学375

建安文学375

正始文学376

西晋文学378

东晋南朝的玄言诗和山水诗379

永明体383

宫体诗383

南北朝时期的民歌384

文与笔、骈文的发展386

小说387

文学评论389

第五节 艺术393

绘画393

书法396

雕塑397

乐舞398

第七章 中外文化的交流400

中外与华夷 华夷秩序的崩溃与重构400

交通的拓展402

中外人员的往来407

中外物资的交流414

文化的汇集与交融421

佛教的深入、全面传播及其中国化426

三教结构的形成、功能与相互关系447

三教结构的功能分析454

汉字文化圈的基本形成457

附录 大事年表466

后记50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