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
  • 刘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37220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1

(一)关于人学研究现状1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状况2

(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状况4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6

(一)研究的基本思路6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7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11

(一)历史经验追问的解释性价值11

(二)理论探索追求的前瞻性价值12

(三)当下教育实践的导向性价值14

第一章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及其意义16

一、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必然性16

(一)从人学兴起的大趋势来看其历史必然性16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来看其历史必然性19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24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普及化、现实化和社会化24

(二)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和科学化27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整体性、总体性提高29

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33

(一)掌握基本理论,熟知马克思主义人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33

(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33

(三)调查研究法35

(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36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38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联38

(一)“现实的人”及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的关注点38

(二)对人的深刻理解与正确把握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43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48

二、对我党我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历史考察52

(一)毛泽东对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探索和贡献52

(二)邓小平对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58

(三)江泽民对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62

(四)科学发展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导作用65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67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68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劳动解放理论,是解决好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课题的实践依据72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主体性的再认识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价值平台73

第三章 “人的主体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78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主体性”的理论界说78

(一)“主体”、“客体”与“对象”79

(二)“人”、“主体的人”与“客体的人”80

(三)“实践主体”、“价值主体”、“意识主体”82

(四)“人的主体性”、“人的对象性”与“人的受动性”85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双重属性87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客体之争及其症结88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分及其意义90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双重属性92

(四)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双重属性95

三、发挥人的主体性,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96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历史轨迹97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主客体模式创新100

(三)“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103

(四)“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106

第四章 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动力108

一、人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动力之源109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需要的本质的科学揭示109

(二)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深层根源112

二、人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现实基础116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对利益本质的科学揭示116

(二)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的直接现实基础119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的需要和利益的意义123

(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的需要和利益,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的本质123

(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的需要和利益,有助于正确把握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动机125

(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的需要和利益,有助于增强教育的接受程度127

(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人的需要和利益,有助于引导人们追求和实现真善美的统一129

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动力131

(一)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动力开发原则131

(二)在激活需要和实现利益激励中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动力135

第五章 人的价值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145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价值的理解145

(一)人的价值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146

(二)人的价值实现的条件、过程及其评价148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两个向度151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152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155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关系157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与人的价值的实现160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160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161

(三)人的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机统一性165

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价值实现的作用167

(一)引导价值实现方向167

(二)校正价值评价尺度172

(三)规范价值实现途径176

第六章 人的塑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182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及对人塑造的模式182

(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审视183

(二)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关于人的塑造模式的分析透视186

二、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成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化和系统化190

(一)时代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开放性191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拓展195

三、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内容体系的确立与理想人格塑造模式的构建201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与理想人格塑造模式之间的联系201

(二)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为目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208

第七章 人的思想运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方法215

一、思想的内涵与运动本质215

(一)思想的定义215

(二)思想运动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17

(三)思想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218

二、思想运动的过程、形式和基本规律219

(一)思想运动的具体过程219

(二)思想运动的具体形式222

(三)思想运动的基本规律224

三、遵循思想运动的规律,确立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228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实践为基础,为思想运动的发生提供强大动力229

(二)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灌输原则,为思想运动的展开提供坚实基础231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疏导方针,促进思想运动沿正确方向转化234

(四)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交往为手段,引导和促进思想运动的正确发展237

第八章 “现实的人”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241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241

(一)“现实的人”是自然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41

(二)“现实的人”是社会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44

(三)“现实的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与精神环境的关系248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具有制约作用250

(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导向、渗透、规范、示范功能250

(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约教育主体的工作思路和内容253

(三)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约教育客体的接受性255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制约教育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方式257

三、“现实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具有能动作用258

(一)尊重环境258

(二)把握环境260

(三)创设环境262

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263

(一)优化社会大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263

(二)优化自身小环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267

(三)优化网络环境,主动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269

第九章 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271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依据及其历史考察271

(一)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271

(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273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思路的历史考察276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价值导向283

(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人学理论基础284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看,提升人的主体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289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结构层次看,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293

三、确立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96

(一)培养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人296

(二)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301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中努力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03

附录一:与该课题研究相关的阶段性成果308

附录二:主要参考文献310

后记31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