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细胞生物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易静,汤雪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19210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19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细胞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医学细胞生物学概论3

第一章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3

第一节 细胞和细胞生物学3

一、从发现细胞到创立细胞学说经过了100多年3

二、细胞学描述细胞形态、结构、活动和化学成分4

三、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诠释细胞生命活动本质5

第二节 细胞的起源与进化6

一、膜包围的原生质团成为原始细胞6

二、原核细胞进化后出现真核细胞8

三、真核细胞集合体演变为由不同特化细胞组成的多细胞生物9

第三节 细胞生物学在医学发展中的作用10

一、细胞是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10

二、细胞结构功能的异常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1

三、细胞生物学知识和技术愈来愈多地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1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特征14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14

一、水提供了细胞内化学反应的基本环境14

二、主要的有机小分子有单糖、脂肪酸、氨基酸和核苷酸15

三、主要的生物大分子是多糖、脂质、蛋白质和核酸19

第二节 细胞的结构特征26

一、质膜是由膜脂、膜蛋白和膜糖组成的细胞界膜26

二、细胞质由细胞器、细胞骨架和充满各种分子的水凝胶组成27

三、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遗传信息开始表达的场所30

第三节 细胞的功能特征31

一、所有细胞都具有相同的基本功能31

二、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基本的生命活动32

第三章 细胞的研究方法35

第一节 观察细胞、细胞器和大分子——显微镜技术35

一、光学显微镜技术始终是细胞研究的主要手段37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用于观察细胞超微结构39

三、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提供原子尺度的分辨率42

第二节 观察和分析大分子——细胞化学技术43

一、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内外蛋白质定位最简便而强大的手段44

二、原位杂交技术用于观察特异核酸分子的定位46

第三节 分析细胞及其大分子——分析细胞学技术48

一、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能测得单个细胞上特异分子的相对含量和特定的细胞亚群48

二、图像分析技术常用于大分子的定位和半定量分析51

第四节 分析和操作细胞和细胞器——细胞结构成分的离心分离技术52

一、离心分离技术根据细胞结构组分的大小和密度将它们分开52

二、选择合适方法获得相对纯净的细胞结构组分53

第五节 分析蛋白质——以膜蛋白为例的研究方法以及蛋白组学55

一、多种方法用于膜蛋白研究55

二、蛋白组学从整体角度研究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细胞内蛋白质特性59

第六节 操作细胞及其大分子——细胞培养和细胞工程技术60

一、培养细胞存在一定的生命期和不同的生长方式60

二、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细胞的分离、培养、传代、冻存和复苏61

三、细胞工程技术可以操作细胞、细胞器、基因和蛋白质62

第二篇 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67

第四章 细胞核与染色体67

第一节 核被膜67

一、核被膜和核孔使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既有分隔又有沟通67

二、核被膜使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发生在不同的区室70

三、在细胞有丝分裂时核膜解聚并重新形成71

第二节 染色质和染色体72

一、染色质与染色体具有相近的化学组成和不同的形态72

二、DNA分子上排列着遗传信息表达和遗传物质复制所需要的特殊序列74

三、染色体蛋白质负责DNA分子的包装和基因表达的调控77

四、DNA分子经历逐级的有序包装78

五、DNA分子的包装形式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82

六、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功能是承载细胞的遗传信息87

第三节 细胞核的功能87

一、遗传物质在细胞分裂之前的特定时段发生复制87

二、DNA损伤修复可以不断进行92

三、遗传信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表达94

第四节 核仁98

一、核仁具有独特的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98

二、核仁的功能是合成、加工核糖体rRNA和装配核糖体99

第五节 细胞核与疾病102

一、染色体畸变造成染色体病102

二、许多遗传性疾病是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102

三、核纤层病是核纤层蛋白的基因突变的结果103

四、细胞核的多种异常与肿瘤有关103

第五章 细胞质106

第一节 核糖体106

一、核糖体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核糖核蛋白复合体亚基组成107

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在核糖体上进行108

第二节 蛋白酶体112

一、泛素-蛋白酶体构成细胞内一个不依赖溶酶体的蛋白质降解系统113

二、蛋白酶体对靶蛋白的识别降解依赖于靶蛋白的多聚泛素化修饰113

第三节 内质网115

一、内质网由互相连续的囊状、管状和泡状膜结构组成115

二、糙面内质网参与新生肽链合成、修饰、折叠以及膜脂的合成117

三、糙面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质量控制121

四、光面内质网功能复杂繁多122

第四节 高尔基体123

一、高尔基体是由扁平膜囊、小泡和大泡组成的复合结构123

二、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加工和分选125

第五节 溶酶体129

一、溶酶体是富含各种酸性水解酶的囊泡129

二、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细胞的各种消化作用132

三、溶酶体功能失调与许多疾病有关134

第六节 过氧化物酶体135

一、过氧化物酶体是富含各种氧化酶的囊泡135

二、过氧化物酶体利用分子氧参与多种物质的氧化代谢136

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可以调控基因表达137

第七节 线粒体138

一、线粒体是由两层特化单位膜围成的细胞器138

二、线粒体是动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的主要场所140

三、线粒体呼吸链副产品活性氧能调控细胞活动146

四、线粒体在哺乳动物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47

五、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148

六、线粒体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多由线粒体DNA的改变引起149

第八节 细胞骨架150

一、微管是由微管蛋白二聚体和相关蛋白质组装而成的管状结构151

二、微管的主要功能是维持间期细胞形状和细胞器定位,并在分裂期形成纺锤体介导有丝分裂154

三、微丝是由肌动蛋白和相关蛋白组装而成的细丝状结构156

四、微丝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形状和表面结构并介导细胞运动159

五、中间丝是由中间丝蛋白构成的绳状纤维161

六、中间丝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形状和强度164

第六章 质膜168

第一节 质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168

一、脂质双层构成膜的骨架170

二、膜蛋白穿越或联结于脂双层,承担着多种功能角色174

三、膜糖类位于膜的非胞质一侧,其功能是识别和保护179

四、脂筏是质膜上富含鞘磷脂、胆固醇和特定膜蛋白的斑块182

第二节 质膜的主要功能182

一、膜运输蛋白介导小分子穿膜运输,而大分子的运输依赖膜泡形成183

二、膜受体接收和转导细胞外信号184

三、黏附分子及其表面糖链提供了细胞识别和细胞黏附的基础185

四、连接蛋白介导细胞连接和组织构建186

第七章 细胞连接、细胞黏附与细胞外基质188

第一节 细胞连接188

一、细胞连接可分为紧密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三大类188

二、紧密连接封闭了相邻上皮细胞间隙,并将上皮细胞的质膜分隔为顶部和底侧部189

三、锚定连接将细胞骨架与相邻细胞的骨架成分或细胞外基质锚定在一起191

四、通讯连接是在相邻细胞之间形成信号交流的连接装置193

第二节 细胞黏附196

一、细胞黏附基于一对细胞黏附分子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结合196

二、钙黏素家族是一类依赖Ca2+的黏附分子,主要介导同型细胞间的黏附197

三、选择素家族也是一类依赖Ca2+的黏附分子,主要介导血流中异型细胞间的黏附199

四、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是一类不依赖Ca2+的糖蛋白,可介导同型或异型细胞黏附200

五、整合素家族是最重要的细胞外基质受体,以异二聚体介导细胞与基质或其他细胞的黏附202

第三节 细胞外基质204

一、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四种纤维蛋白以及多种糖胺聚糖和蛋白聚糖204

二、基膜是上皮和其他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特化结构211

三、结缔组织中含有特别大量的细胞外基质212

四、细胞外基质与细胞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212

第四节 细胞连接、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与疾病215

一、细胞连接蛋白和黏附分子以及细胞外基质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215

二、黏附分子亚型改变反映细胞的分化表型,并与肿瘤细胞行为相关216

第三篇 细胞的物质运输、信号转导与基因表达调控221

第八章 小分子物质的穿膜运输221

第一节 穿膜运输的原理221

一、绝大多数小分子物质的穿膜运输由膜运输蛋白介导221

二、膜运输蛋白分为转运体和通道两类222

三、膜运输蛋白的活性和数目受到多种因素调控224

第二节 转运体蛋白介导的运输224

一、转运体介导运输的特点是与所运物质结合并可进行偶联运输224

二、单一转运体介导全身细胞对葡萄糖等亲水小分子的被动运输226

三、偶联转运体通过同时运输一对物质实现葡萄糖等亲水小分子的主动运输227

四、ATP驱动泵保障了大多数离子的跨膜浓度差229

五、ABC运输蛋白超家族成员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多样的功能233

第三节 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234

一、通道介导运输的特点是快速的、被动的、选择性的和门控的235

二、电压和递质门控的离子通道是神经元和肌细胞生理功能的基础235

三、水通道介导水的穿膜和跨上皮运输240

第九章 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和运输243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选信号和在细胞内运输的方式243

一、蛋白质的定向运输是在人工合成分泌蛋白中发现的244

二、蛋白质的分选信号可以是信号肽、信号斑,也可以是加工修饰形式244

三、蛋白质根据分选信号以三种方式在亚细胞区室间运输245

四、蛋白质根据分选信号决定在合成完毕后运输还是在合成过程中运输247

第二节 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门控运输247

一、进出细胞核的蛋白质分别具有核输入信号和核输出信号作为分选信号248

二、门控运输需要核输入(出)受体对分选信号的识别和与核孔复合体的结合248

三、门控运输需要Ran GTP酶提供能量249

第三节 蛋白质进入细胞器的穿膜运输250

一、蛋白质穿膜进入线粒体的不同亚区室251

二、新生肽链以共翻译转运的形式穿膜运输到内质网腔内或内质网膜上254

第四节 细胞内蛋白质的小泡运输257

一、运输小泡是高度特异的,因而小泡运输是高度靶向性的258

二、胞吞途径是从细胞表面经由内体到溶酶体的小泡运输途径261

三、生物合成-分泌途径是从内质网经由高尔基体到细胞外的小泡运输途径265

第十章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270

第一节 细胞通讯与信号转导的原理270

一、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通讯中一方细胞接收信号并对信号作出应答的过程270

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主要由一系列蛋白质及其复合物构成273

第二节 一些主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279

一、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可引起广泛的细胞效应279

二、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途径主要介导生长因子促进细胞存活和增殖的过程284

三、酪氨酸激酶偶联受体信号途径主要介导细胞因子调控免疫和造血的过程290

四、有些信号转导途径依赖潜在基因调节蛋白的降解改变292

五、细胞内受体作为转录因子直接调控基因表达295

第三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特点和调节296

一、细胞信号转导有一些重要特性296

二、细胞信号转导需要负性调节298

第十一章 细胞的基因表达调控302

第一节 基因表达概述302

一、相同DNA在不同类型细胞中产生不同蛋白质组302

二、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过程中基因表达存在多步调控303

第二节 转录调控304

一、转录调控蛋白通过结合到调节性DNA序列而控制转录304

二、原核和真核细胞都使用阻抑蛋白和激活蛋白调控基因转录305

三、真核生物中染色质结构参与调控转录的开启与关闭308

第三节 RNA加工、运输、定位、降解调控309

一、RNA的构象、加工和运输可以成为调控因素309

二、RNA降解和RNA干扰可以影响mRNA水平311

第四节 翻译和翻译后调控313

一、翻译起始受到蛋白因子调控和非翻译区的影响313

二、微小RNA与mRNA结合是真核细胞抑制翻译的重要机制314

三、翻译后的修饰以及折叠和降解可以对蛋白质水平、活性和功能进行调控314

第五节 产生特异细胞类型的分子机制316

一、真核细胞对基因表达进行组合调控316

二、基因表达的稳定模式能够被传递到子代细胞317

第四篇 细胞增殖、分化与死亡323

第十二章 细胞增殖323

第一节 细胞周期323

一、细胞周期由四个阶段组成324

二、细胞分裂包含细胞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两个核心事件325

第二节 细胞周期的运转和调控332

一、细胞周期的驱动力是周期蛋白-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复合物332

二、细胞周期运转依靠几种cyclin-Cdk复合物依次活化和失活推动334

三、细胞周期检查点通过监控细胞状态阻止细胞周期进程339

第三节 细胞周期与医学341

一、促进细胞增殖有利于组织再生341

二、抑制细胞增殖可以治疗肿瘤342

第十三章 细胞分化345

第一节 细胞的分化能力345

一、细胞分化的潜能随分化进程逐渐受限345

二、成体中已分化细胞的分化状态仍可以改变346

第二节 细胞分化与个体发育和组织更新347

一、胚胎发育是受精卵细胞连续分化的结果347

二、成体干细胞的分化是组织更新的基础348

第三节 哺乳动物干细胞和祖细胞的特征354

一、干细胞具有形态和增殖方面的特征354

二、干细胞的标记和分化细胞的抗原标记可用于检测和分析354

三、体内的祖细胞与干细胞相似而又不同356

第四节 细胞分化的调控356

一、细胞分化是基因差异性表达的结果356

二、细胞质成分可影响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组的选择性表达358

三、细胞外的环境因素可调节核内特定基因的表达359

第五节 细胞分化与疾病及其治疗362

一、细胞分化与肿瘤发生和治疗相关362

二、干细胞及其分化细胞可被用于治疗364

第十四章 细胞死亡369

第一节 细胞死亡的类型369

一、非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被动的细胞死亡形式370

二、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主动结束其生命活动的过程370

第二节 细胞凋亡373

一、细胞凋亡的概念突显了细胞死亡方式的主动性和可控性373

二、细胞凋亡是进化上的普遍现象374

三、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意义体现在个体发育、组织更新、损伤修复等过程中375

四、细胞凋亡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征378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调控信号381

一、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受细胞外信号调控382

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被看作细胞内信号途径,却可被细胞内外多种因素激活382

三、内质网也可以介导细胞凋亡384

四、溶酶体与细胞凋亡关系复杂385

第四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386

一、细胞凋亡的抑制与肿瘤发生和肿瘤发展有关,诱导凋亡可用于肿瘤治疗386

二、细胞凋亡过度可能导致免疫性疾病387

三、细胞凋亡发生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神经退行性病变等疾病387

索引3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