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曾一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习出版社
- ISBN:978751470775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文化研究-西方国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媒介文化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关于西方媒介文化理论1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文化变革1
一、关于文化的观念变迁1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6
第二节 媒介文化理论的形成12
一、何为媒介文化12
二、西方媒体文化的发展概要16
第三节 我国媒介文化研究现状18
第四节 媒介文化理论研究的当代意义22
第一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25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25
一、文化保守主义的传媒批判25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31
三、《启蒙辩证法》对“文化工业”的反思35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媒介的批判38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体文化批判38
二、技术统治时代的来临43
第三节 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批判者和抒情诗人45
一、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反思45
二、震惊体验与新美学的建立49
第四节 今日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当代性问题52
一、批判理论的发展52
二、当代批判理论的新特征53
第二章 文化研究学派的媒介文化研究60
第一节 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60
一、英国文化研究的兴起背景60
二、文化研究的文化观64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媒体文化67
一、文化与社会67
二、意识形态的再发现73
三、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78
第三节 英国文化研究理论的发展81
一、文化研究的发展路径81
二、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研究86
第四节 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与文化霸权88
一、文化研究中的意识形态问题88
二、文化霸权与协商性政治95
第三章 美国的媒介文化研究101
第一节 芝加哥学派的媒介文化批评101
一、传播与共享:芝加哥学派的媒体观101
二、符号互动理论下的个人与社会104
三、移民报刊的作用107
第二节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媒体研究111
一、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形成111
二、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研究的分歧116
第三节 美国的媒介与文化研究118
一、作为文化的传播118
二、理解大众文化120
三、流行文化的媒介实践124
第四节 建构批判性的美国媒介文化理论127
一、媒介环境学派的媒介批评127
二、构建批判的美国媒介文化研究129
第四章 大众传媒与公共领域理论133
第一节 哈贝马斯和他的公共领域理论133
一、公共领域与交往理性133
二、政治的解放和人的解放138
第二节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142
一、公共舆论的形成142
二、理想的共同体与终极标准145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传媒和知识分子148
一、自由的公众与理性交流148
二、媒体的启蒙与控制150
三、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衰落153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的“电子民主”156
一、公共领域理论的局限性156
二、互联网政治与电子民主158
三、全球化与“流离公共领域”的出现162
第五章 后现代主义的媒介文化批判164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与媒介文化理论164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164
二、对现代理论的批判167
第二节 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171
一、世界的“拟像化”171
二、拼贴与怀旧风的泛滥175
三、建构一种认知绘图美学177
第三节 波德里亚和费瑟斯通的消费社会批判179
一、西方消费观念的变迁179
二、仿真——超现实的幻象182
三、日常生活的审美化186
第四节 融合文化与数字乌托邦192
一、媒介融合的时代192
二、迷思在赛博空间196
第六章 女性主义的媒介文化理论199
第一节 女性主义、性别再现与媒介文化199
一、女性主义理论的形成200
二、女性与媒介203
第二节 刻板印象的形成与凯奇的“封面女郎”研究206
一、女性刻板印象的形成206
二、不断变化的女性形象207
第三节 穆尔维的电影批评与卡普兰的电视剧研究210
一、视觉利比多:窥视欲望的起源210
二、父权社会体制下和“窥视的幻象”214
三、摄影机前后的女性219
第四节 批判的社会理论与批判的女性主义221
一、女性主义与批判的社会理论221
二、新兴的数字科技与社会性别建构224
第五节 电子人宣言——赛博女性主义的兴起225
一、人机合体美女出现的可能225
二、“电子人”与未来社会图景226
第七章 大众媒体与青年亚文化理论231
第一节 从青年文化到青年亚文化231
一、芝加哥学派的青少年犯罪现象研究232
二、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233
第二节 大众传媒与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240
一、大众传媒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240
二、仪式的抵抗与符号的游击战242
第三节 美国青年反文化运动的“媒介镜像”245
一、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245
二、大众传媒与青年学生的政治运动248
第四节 从反主流文化到赛博文化253
一、反主流与主流的合流253
二、数字乌托邦的建立254
第五节 全球消费与数字时代的“后亚文化”257
一、后亚文化时代的来临257
二、新媒介环境下的“虚拟亚文化”261
第八章 全球化语境下当代媒介文化问题263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的来临263
一、何为全球化263
二、全球化与本土化267
第二节 流动的全球文化与媒介帝国主义268
一、大众传媒与全球化268
二、媒介帝国主义的兴起272
第三节 去西方化媒介研究的诉求276
一、超越全球化理论276
二、去西方化的媒介实践280
第四节 香港和台湾的媒介文化研究284
一、香港的媒介文化研究284
二、台湾的媒介文化研究291
三、超越西方文化霸权293
结语 重建批判的媒介文化理论297
参考文献300
索引311
后记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