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熊志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185367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证据-司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网络证据的收集与保全概述1
第一节 网络证据及其研究价值3
一、网络证据的定义3
二、网络证据研究的重要意义3
三、网络证据的存在形式与类型9
第二节 网络证据与其他证据的关系19
一、网络证据与证据体系19
二、网络证据与物的证据形式20
三、网络证据与人的证据形式21
四、网络证据与电子数据21
第三节 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的基本内涵23
一、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的理论界限24
二、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的联系25
三、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的研究价值26
第四节 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的法律制度27
一、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在证据法律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27
二、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28
三、我国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的现状29
四、完善我国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想31
第五节 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研究的重要意义34
一、有利于证据法学理论的完善34
二、适应和推动司法证明实务的迫切需要35
三、有助于推动证据立法和诉讼法律制度的不断进步35
第二章 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的域外考察36
第一节 国际组织关于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的相关立法之考察与评析36
一、国际组织的相关立法现状37
二、国际组织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现状评析42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之考察43
一、大陆法系国家关于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的概况44
二、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及地区的相关立法与司法实践概况47
第三节 英美法系国家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之考察52
一、英美法系国家网络证据收集与保全法律制度概况52
二、部分国家及地区相关立法与司法实务状况54
第三章 网络证据的收集方法59
第一节 网络证据收集概述59
一、网络证据收集的概念与特征59
二、网络证据收集方法概述61
三、审计信息及其收集63
第二节 网络证据的收集及其方法65
一、网络信息的发现65
二、网络信息的收集69
三、网络证据的生成76
第四章 网络证据的收集程序79
第一节 网络证据收集程序概述79
一、网络证据收集程序的概念79
二、网络证据收集程序的主要内容81
三、网络证据收集程序与相关概念的比较82
四、国内外关于网络证据收集程序之现状考察85
第二节 网络证据收集的主体92
一、确定网络证据收集主体的必要性92
二、网络证据收集主体的特殊要求93
三、网络证据收集主体范围的确定94
第三节 网络证据的收集范围101
一、网络证据收集范围的界定101
二、网络证据中待证事实信息的收集102
三、网络证据审计信息的收集103
四、网络设备的收集104
第四节 网络证据的收集流程104
一、收集程序的启动104
二、收集程序的运行106
三、网络证据的生成109
第五章 网络证据的保全113
第一节 证据保全概述113
一、证据保全立法及其存在的问题113
二、证据保全的合理内涵115
三、证据保全的创新与实践118
四、网络证据保全的特征124
五、网络证据的保全原则126
六、网络证据保全的重要意义127
第二节 网络证据保全对象129
一、网络信息的物质载体129
二、网络证据中的待证事实信息130
三、网络证据的审计信息131
第三节 网络证据保全主体133
一、公证机关134
二、人民法院134
三、证据保全专门机构135
四、鉴定机构135
第四节 网络证据保全方法136
一、网络证据保全方法概述136
二、同一认定保全方法137
三、审计认定保全方法139
第六章 网络证据的运用141
第一节 网络证据运用概述141
一、网络证据运用的定义141
二、网络证据运用的主要内容142
三、网络证据运用的意义144
第二节 网络信息载体审查与待证事实信息的识别145
一、网络信息载体的审查145
二、网络信息载体中信息的识别145
第三节 诉讼中的网络证据运用148
一、网络证据的提交与举示148
二、网络证据信息的法庭审查与鉴定150
三、网络证据的质证、认定与证据事实的形成154
第四节 网络证据运用与待证事实的证明158
一、证明与待证事实的证明158
二、网络证据的运用与待证事实的证明159
三、司法证明活动中的网络证据运用159
第七章 电子邮件证据160
第一节 电子邮件证据概述160
一、电子邮件概述160
二、电子邮件的证据属性分析162
三、电子邮件证据的证据形式164
第二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收集165
一、电子邮件信息的收集165
二、电子邮件信息的固定与电子邮件证据的生成171
第三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保全172
一、电子邮件证据的保全对象172
二、电子邮件证据的保全方法173
三、电子邮件证据保全的步骤174
第四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运用175
一、电子邮件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审查175
二、电子邮件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177
三、电子邮件证据在非诉讼中的运用180
第八章 手机短信证据182
第一节 手机短信证据概述182
一、手机短信概述182
二、手机短信的证据属性分析184
三、手机短信证据的证据形式185
第二节 手机短信证据的收集185
一、手机短信信息的收集185
二、手机短信信息的固定与手机短信证据的生成188
第三节 手机短信证据的保全188
一、手机短信证据的保全对象188
二、手机短信证据的保全方法189
三、手机短信证据保全的步骤190
第四节 手机短信证据的应用192
一、手机短信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192
二、手机短信证据在非诉讼中的运用193
第九章 BBS证据195
第一节 BBS证据概述195
一、BBS(电子公告牌)概述195
二、BBS的证据属性分析197
三、BBS证据的证据形式198
第二节 BBS证据的收集199
一、BBS信息的收集199
二、BBS信息的固定与BBS证据的生成201
第三节 BBS证据的证据保全202
一、BBS证据保全的概念和价值202
二、BBS证据保全的对象203
三、BBS证据的保全方法204
第四节 BBS证据的运用205
一、BBS证据应用的特殊性205
二、BBS证据的举示206
三、BBS证据的质证与认证208
第十章 即时通信证据210
第一节 即时通信证据概述210
一、即时通信与即时通信证据210
二、即时通信的证据属性分析211
三、即时通信证据的证据形式212
四、即时通信证据与其他网络证据的关系213
第二节 即时通信证据的收集215
一、即时通信信息的收集215
二、即时通信信息的固定与即时通信证据的生成220
第三节 即时通信证据的保全220
一、即时通信证据的保全对象220
二、即时通信证据的保全方法221
三、即时通信证据保全的步骤222
第四节 即时通信证据的运用222
一、即时通信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审查222
二、即时通信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224
第十一章 电子数据交换(EDI)证据227
第一节 EDI证据概述227
一、EDI在证明中的意义227
二、EDI的证据属性分析233
三、EDI证据的证据形式233
第二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证据的收集235
一、EDI信息的发现235
二、EDI信息的固定与EDI证据的形成238
第三节 电子数据交换(EDI)证据的保全239
一、EDI证据保全的对象239
二、EDI证据保全的方法240
第四节 EDI证据的证据应用241
一、EDI证据的举示241
二、EDI证据的审查与质证242
第十二章 电子签名证据243
第一节 电子签名证据及其证据特征243
一、电子签名概述243
二、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必要性244
三、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可行性245
四、电子签名的证据属性分析245
五、电子签名证据的存在形式247
第二节 电子签名证据的收集247
一、数字签名信息的收集方法及程序247
二、生物特征信息的收集251
三、电子签名信息的提取254
四、电子签名信息的固定255
第三节 电子签名证据的证据保全255
一、电子签名证据保全的对象255
二、电子签名证据保全的方法257
第四节 电子签名证据的应用259
一、电子签名证据与待证事实的证明259
二、电子签名证据的举示260
三、电子签名证据的审查260
四、司法机关对电子签名证据的认定262
第十三章 服务器日志证据263
第一节 服务器日志证据概述263
一、服务器日志概述263
二、服务器日志的证据属性分析265
三、服务器日志证据的证据形式267
第二节 服务器日志证据的收集268
一、服务器日志信息的发现和提取268
二、服务器日志证据的固定与生成272
第三节 服务器日志证据的证据保全273
一、服务器日志证据保全的对象273
二、服务器日志证据的保全方法274
三、服务器日志证据的保全程序275
第四节 服务器日志证据的运用276
一、服务器日志证据客观真实性审查与信息解读276
二、服务器日志证据在诉讼中的运用278
第十四章 蜜阱证据282
第一节 蜜阱证据及其证据属性282
一、蜜阱信息及其在证明中的意义282
二、蜜阱信息及蜜阱证据的形成285
三、蜜阱证据的证据属性288
第二节 蜜阱证据的收集290
一、蜜阱信息及其审计信息的收集290
二、蜜阱证据载体的收集291
第三节 蜜阱证据的保全291
一、蜜阱证据的保全方法291
二、蜜阱证据保全的对象293
三、蜜阱证据的保全程序294
第四节 蜜阱证据的应用294
一、蜜阱证据对待证事实的证明295
二、蜜阱证据的审查与质证296
三、蜜阱证据的认证297
第十五章 网页证据298
第一节 网页证据概述298
一、网页在证明中的作用298
二、网页的证据属性分析300
第二节 网页证据的收集301
一、网页证据的收集301
二、网页证据的固定304
三、网页证据的形成305
第三节 网页证据的保全305
一、网页证据保全的对象305
二、网页证据保全的方法306
第四节 网页证据的应用309
一、网页证据与待证事实的证明309
二、网页证据的举示311
三、网页证据的审查与质证311
四、网页证据的认证312
附录一 电子证据问卷调查实证材料313
(一)电子证据运用现状调查问卷统计(A)313
(二)电子证据运用现状调查问卷统计(B)316
(三)电子证据运用现状调查(C)319
附录二 参考文献322
一、外文文献322
二、中文文献323
(一)著作类323
(二)论文类324
(三)学位论文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