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地水土保持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地水土保持 第2版
  • 王冬梅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750388920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农业用地-水土保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地水土保持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农地水土保持的涵义与范围1

1.1.1 农地水土保持的涵义1

1.1.2 农地水土保持的范围1

1.1.3 农地水土保持遵循的原则3

1.1.4 农地水土保持的主要内容4

1.2 农地水土保持的重要性5

1.2.1 农地水土保持是全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5

1.2.2 我国农地水土保持的紧迫性9

1.3 我国农地水土保持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6

1.3.1 我国农地水土保持的历史16

1.3.2 我国农地水土保持现状20

1.4 国外农地水土保持的成就与经验25

1.4.1 北美洲的夏季休闲和保持耕作25

1.4.2 澳大利亚的草粮轮作27

1.4.3 印度的农地水土保持经验28

1.4.4 国际经验及其意义30

第2章 农地水土保持的理论基础35

2.1 农业生态学与农地水土保持35

2.1.1 生态学35

2.1.2 生态农业原理38

2.2 生态农业原理与水土流失区农业发展的战略40

2.2.1 水土流失地区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40

2.2.2 建设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的指导方略41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农地水土保持的指导41

2.4 土地合理利用44

2.4.1 土地利用的涵义44

2.4.2 土地构成要素及其特性调查44

2.4.3 农用土地适宜性评价51

第3章 水—土壤—作物—大气系统59

3.1 土壤保水机制59

3.1.1 土壤水分的保持60

3.1.2 土壤水分的类型61

3.1.3 土壤水分的有效性63

3.1.4 土壤水分含量的表示方法64

3.1.5 土水势和土壤水吸力66

3.1.6 土壤水分运动70

3.1.7 土壤水分季节性变化规律73

3.1.8 土壤水分平衡74

3.1.9 土壤—植物—大气之间的水分关系75

3.2 作物的水分利用77

3.2.1 根系吸水机制77

3.2.2 作物的田间耗水量及水的有效利用78

3.3 作物生产与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82

3.3.1 作物生产力83

3.3.2 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95

第4章 农业用地土壤退化类型及其防治原理101

4.1 土壤退化的类型101

4.1.1 土壤退化的定义101

4.1.2 土壤退化的类型101

4.2 水蚀及其防治原理102

4.2.1 坡面水蚀102

4.2.2 土壤水蚀影响因素及其机制103

4.2.3 防治原理110

4.3 风蚀及其防治110

4.3.1 风蚀的形式110

4.3.2 土壤风蚀的因素111

4.3.3 农田风蚀的防治115

4.4 盐渍化及其防治原理116

4.4.1 盐渍化土地的类型和特点116

4.4.2 盐渍土的形成117

4.4.3 盐渍化土地发展的原因119

4.4.4 农耕地盐渍化特征及防治措施121

4.5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125

4.5.1 土壤污染的概念125

4.5.2 土壤污染的危害126

4.5.3 土壤污染的防治127

4.6 干旱及其防治128

4.6.1 干旱的概念及分类129

4.6.2 干旱的形成130

4.6.3 抵御干旱的方法131

第5章 农地水土保持农艺措施133

5.1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134

5.1.1 水土保持耕作的定义134

5.1.2 水土保持耕作的任务135

5.1.3 水土流失区土壤耕作的主要技术措施136

5.1.4 水土保持耕作的种类139

5.2 水土保持栽培技术措施171

5.2.1 水土保持栽培技术措施的重要性171

5.2.2 水土保持栽培技术的种类172

5.3 土壤培肥204

5.3.1 土壤培肥的关键205

5.3.2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210

5.3.3 土壤培肥的途径217

5.4 抗旱作物品种的选用及抗旱保苗技术226

5.4.1 抗旱品种及其特征226

5.4.2 抗旱能力鉴定的方法227

5.4.3 选用抗旱作物品种应注意的事项230

5.4.4 抗旱播种及保苗技术231

第6章 农地水土保持工程措施236

6.1 梯田236

6.1.1 梯田的种类237

6.1.2 水平梯田、反坡梯田、坡式梯田的构筑239

6.1.3 隔坡梯田251

6.1.4 波浪式梯田的设计与应用254

6.2 山边沟与改良山边沟257

6.2.1 山边沟257

6.2.2 改良山边沟260

6.2.3 山边沟的改进与应用263

6.3 农地安全排水工程264

6.3.1 分水沟264

6.3.2 截水沟265

6.3.3 排水沟268

6.3.4 草沟270

6.3.5 L形侧沟272

6.3.6 农地沉砂池273

6.4 坡地节水灌溉与径流农业276

6.4.1 节水灌溉277

6.4.2 径流农业291

第7章 农地水土保持林草措施295

7.1 复合农林业的基本概念295

7.1.1 什么是复合农林业295

7.1.2 复合农林业的起源与发展296

7.1.3 复合农林业的类型及结构特征296

7.1.4 复合农林业常见实践方式302

7.2 复合农林业的基本原理303

7.2.1 复合农林业的树种结构原理303

7.2.2 复合农林业的树种选择原理305

7.2.3 复合农林业的生态学原理306

7.2.4 复合农林业中的经济分析307

7.2.5 复合农林业的作用308

7.2.6 复合农林业的实践考虑310

7.3 农林复合系统的结构设计313

7.3.1 结构设计的内容与方法314

7.3.2 组分结构设计315

7.3.3 空间结构设计317

7.3.4 时间结构设计319

7.4 复合农林业在我国农地水土保持中的应用321

7.4.1 黄土区复合农林的类型321

7.4.2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经营模式322

7.5 草类在农地水土保持中的应用326

7.5.1 种草在农地水土保持中的意义和作用327

7.5.2 应用实例333

7.5.3 排水系统防蚀339

7.6 农林复合经营系统主要模式339

7.6.1 桐(泡桐)农系统模式342

7.6.2 桑田复合型模式344

7.6.3 林药复合型模式345

7.6.4 胶园复合型模式350

第8章 坡地农场规划352

8.1 规划的目的352

8.2 规划原则与方法353

8.2.1 主要设施项目及规划标准353

8.2.2 设施布置原则353

8.2.3 各种设施的配合布置354

8.3 作业程序355

8.4 编制规划报告书356

8.5 农地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步骤356

8.6 农地水土保持措施的配合应用357

8.7 农地水土保持措施应用实例357

8.7.1 东北黑土区农地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及成效357

8.7.2 黄土高原农地水土保持技术综合应用359

8.7.3 红壤丘陵区农地水土保持技术应用361

8.7.4 风蚀严重地区农地水土保持技术应用362

参考文献3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