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写作学通用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写作学通用教程](https://www.shukui.net/cover/18/35021235.jpg)
- 谢志礼,张杰主编;白静野,王锡渭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15844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188MB
- 文件页数:501页
- 主题词:汉语-写作学-师范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写作学通用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写作本体论3
第一章 绪论3
一、写作及相关概念3
二、写作的文化功能6
三、写作学与师范院校写作教学9
四、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特点15
五、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要求19
基础训练一 观察概说24
第二章 写作要素论27
一、写作主体27
二、写作客体30
三、写作载体36
四、写作受体(读者)40
基础训练二 景物观察45
第三章 写作运动系统论50
一、写作运动系统分析50
二、主体运动模式分析52
基础训练三 人物观察(一)59
第四章 写作规律论64
一、写作规律研究概述64
二、写作规律的宏观分析69
三、写作规律的微观分析83
基础训练四 人物观察(二) 人体语言在观察和写作中的运用94
第二编 主体智力素养论105
第五章 认识机制105
一、认识机制的内涵及构成要素105
二、认识机制的功能106
三、认识机制的建构108
基础训练 五事件的观察111
第六章 情感机制114
一、情感机制的内涵114
二、情感机制的多层次形态分析114
三、情感在写作中的地位、作用115
四、形象、情感、认识的关系分析116
基础训练六 场面的观察与描写117
第七章 审美机制122
一、审美机制的内涵122
二、审美机制的作用分析122
三、审美理解能力简析124
文体系列训练之一 散文概述126
第八章 思维机制136
一、思维机制的相关概念解析136
二、思维形式的内涵、分类137
三、思维方式的内涵、分类139
文体系列训练之二 叙事散文(一) 单一事件叙写训练141
第九章 心理机制149
一、主体心理层次分析149
二、客体心理层次分析149
三、读者(受体)的阅读心理过程分析150
文体系列训练之三 叙事散文(二) 复合事件叙写训练151
第十章 智力素养的内部规律及培养156
一、智力素养的运动规律156
二、思维机制的中介性和统摄性156
三、智力素养的整体分析156
四、主体智力素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解析157
五、主体智力素养的建构性(亦即运动性、动态性)157
六、智力素养与能力素养发展的同步性和互为因果性158
文体系列训练之四 叙事散文综合训练 叙事散文形式创新原则159
第三编 主体能力素养论165
第十一章 观察 主体能力素养的传统阐释(一)165
一、观察的内涵165
二、观察的对象167
三、观察中其他参与因素分析169
四、写作教学中观察力培养的地位和作用171
五、观察的分类和观察力的培养174
文体系列训练之五 写人散文(一) 单一事件写人181
第十二章 感受 主体能力素养的传统阐释(二)185
一、感受的内涵185
二、感受的特点187
三、感受在写作中的地位及作用188
四、感受与观察的关系190
五、感受能力的培养要求192
文体系列训练之六 写人散文(二) 复合事件写人194
第十三章 通感 主体能力素养的当代解构(一)198
一、通感相关理论概述198
二、通感的分类203
三、通感在写作中的作用分析208
四、通感运用例析211
文体系列训练之七 写人散文(三) 单一事件写人223
第十四章 叙述 主体能力素养的传统阐释(三)227
一、叙述理论的传统阐释227
二、传统叙述理论的重新审视228
三、叙述的进行229
文体系列训练之八 写人散文(四) 复合事件写人238
第十五章 描写 主体能力素养的传统阐释(四)242
一、描写的内涵242
二、描写分类概说243
三、描写常见分类解析243
文体系列训练之九 写人散文综合训练250
第十六章 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 主体能力素养的当代解构(二)253
一、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的内涵253
二、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与叙述、描写的关系分析254
三、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的特点分析255
四、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的作用256
五、客观写实型表达方式对叙述与描写的涵盖258
文体系列训练之十 抒情散文(一) 具象式抒情文的写作260
第十七章 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 主体能力素养的当代解构(三)266
一、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的内涵266
二、抒情与议论的传统阐释267
三、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与抒情、议论的关系分析268
四、主观写意型表达方式的运用269
文体系列训练之十一 抒情散文(二) 抽象式抒情文的写作272
第四编 文体写作论281
第十八章 文体写作训练的理论透视281
一、写作学课程形态的演进分析281
二、写作学教材与文体写作的演进分析283
三、写作训练模式的演进分析286
四、实战视角下的文体写作训练分析287
文体系列训练之十二 议论散文的写作292
第十九章 文体写作的通变 散文——新闻(一):消息的写作299
一、消息概说300
二、消息的写作模式建构303
三、消息写作的常见技法309
第二十章 文体写作的通变 散文——新闻(二):通讯的品系分化及流变315
一、通讯的内涵315
二、通讯的分类315
三、通讯的特点316
四、通讯写作与散文写作的区别与联系317
五、通讯的嬗变317
六、专访与人物专访318
第二十一章 文体写作的通变 散文——新闻(三):报告文学的品系分化及流变323
一、报告文学的内涵323
二、报告文学的特点323
三、报告文学的写作325
四、报告文学和散文的异同326
五、报告文学的嬗变326
六、特写与大特写328
七、新闻访谈(电视访谈)332
第二十二章 散文写作的拓展(一) 散文诗的写作336
一、散文诗的内涵336
二、散文诗的特点337
三、散文诗的分类与写作341
第二十三章 散文写作的拓展(二) 电视散文的写作344
一、电视散文的概念344
二、电视散文的分类345
三、电视散文的主要特征347
四、电视散文创作的要求352
第二十四章 文体训练拓展:摄影文学359
一、摄影文学界说359
二、摄影文学的分类360
三、摄影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365
第二十五章 常见文体训练点设计369
一、散文写作强化训练369
二、小说写作训练点设计376
三、诗歌写作训练点设计382
附一 基础训练七:写作语言运用概述393
附二 基础训练八:散文写作语言训练442
附三 基础训练九:写作语言系列训练462
写作学理论研究与精品课程的同步建构及双重整合(代后记)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