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峡水库运行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机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峡水库运行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机制](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0423322.jpg)
- 郭劲松,李哲,方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51461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三峡水利工程-影响-生态环境-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三峡水库运行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水库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进展1
1.1 水库与人类社会发展1
1.2 水库主要生态过程与基本特征8
1.2.1 水库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及其同流域的关系8
1.2.2 水库生态系统的物理生境13
1.2.3 水库的化学、生物过程与生态系统发育、演化17
1.2.4 水库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23
1.3 水库生态学研究进展与本书总体构架26
1.3.1 湖沼学发展的回顾与简述26
1.3.2 水库生态学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30
1.3.3 本书总体构架与内容设置34
主要参考文献37
第2章 三峡水库及其典型支流澎溪河概况40
2.1 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总体特征概述40
2.1.1 三峡工程简况40
2.1.2 三峡水库生态系统特征42
2.2 三峡水库典型支流澎溪河流域基本情况52
2.2.1 区位与水系52
2.2.2 地形地貌与地质特征53
2.2.3 气候气象特点54
2.2.4 水文径流特征55
2.2.5 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57
2.2.6 流域行政区划与社会发展现状58
2.2.7 澎溪河流域污染负荷现状60
2.3 澎溪河流域在三峡库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62
主要参考文献66
第3章 澎溪河水文与总体水动力特征67
3.1 2003~2012年成库10年澎溪河流域降雨、径流过程67
3.2 澎溪河回水区总体水动力模型构建70
3.2.1 HEC-RAS模型基础与应用现状70
3.2.2 澎溪河回水区一维水动力模型构建72
3.3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回水区总体水动力特征76
3.3.1 典型时断河道水力学特征76
3.3.2 水体滞留与更新交换特点79
主要参考文献84
第4章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水体光热特征86
4.1 澎溪河流域光合作用有效辐射基本特点86
4.2 澎溪河真光层深度估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91
4.2.1 澎溪河真光层深度的时空变化特点91
4.2.2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水体光学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99
4.3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水温及其垂向分布特征107
4.3.1 湖泊、水库垂向垂向水温结构研究背景简述107
4.3.2 澎溪河水体表层水温与水气温差变化特征109
4.3.3 澎溪河垂向水温结构的逐月与昼夜变化过程112
主要参考文献119
第5章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关键生源要素动态121
5.1 澎溪河消落带/淹没区土壤营养物调查121
5.1.1 背景121
5.1.2 开县消落带受淹前土壤氮磷含量调查122
5.1.3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主要消落带土壤氮磷含量与赋存形态125
5.1.4 澎溪河主要淹没区底泥氮磷含量调查133
5.1.5 澎溪河消落带/淹没区土壤氮、磷含量总体特征134
5.2 水中关键生源要素赋存形态与时空变化138
5.2.1 澎溪河回水区水体氮素的时空变化过程138
5.2.2 澎溪河回水区水体磷的时空变化过程146
5.3 营养盐相对丰度变化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150
5.3.1 关键生源要素的化学计量关系与限制性评价150
5.3.2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关键生源要素产汇特点151
5.3.3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关键生源要素动态对藻类群落的影响156
主要参考文献159
第6章 澎溪河藻类群落动态及其对生境的响应161
6.1 三峡支流水华现象及其研究进展161
6.1.1 成库后三峡库区支流水华特征概述161
6.1.2 三峡支流富营养化与水华研究进展165
6.2 澎溪河回水区藻类群落动态167
6.2.1 澎溪河回水区藻类物种调查与藻种名录167
6.2.2 澎溪河回水区藻类生物量变化172
6.2.3 澎溪河回水区藻类群落演替过程(2007~2009年)175
6.2.4 澎溪河回水区藻类群落多样性与演替速率(2007~2009年)183
6.3 藻类群落的生境选择学说与生态功能分组186
6.3.1 藻类群落的生境选择学说186
6.3.2 澎溪河回水区的藻类功能分组(2007~2009年)193
6.4 藻类群落演替的宏观生态模式与水华形成机制199
6.4.1 梯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藻类生态研究中的运用199
6.4.2 基于功能分组的生境变化-藻类群落演替梯度分析201
6.4.3 澎溪河回水区水华成因分析210
6.4.4 澎溪河回水区藻类群落季节演替的宏观生态模式216
6.5 澎溪河回水区藻类原位生长试验研究219
6.5.1 基于藻类原位生长试验预测藻类群落演替与水华的总体思路219
6.5.2 不同生长策略藻种的原位生长试验研究221
6.5.3 流速对藻类生长影响的原位生态槽试验研究232
主要参考文献238
第7章 澎溪河水-气界面CO2、CH4通量研究242
7.1 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研究简述242
7.2 水库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方法245
7.2.1 水库温室气体产汇路径与监测245
7.2.2 水-气界面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技术现状248
7.2.3 三峡水库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方案的总体设计249
7.2.4 水库温室气体通量主要监测方法的改进、比较与适用性252
7.3 澎溪河温室气体通量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262
7.3.1 澎溪河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方案262
7.3.2 澎溪河温室气体通量时空特点264
7.3.3 澎溪河典型库湾气泡释放通量和消落带土-气温室气体通量271
7.4 水库运行下澎溪河温室气体通量估算283
7.5 澎溪河水体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及其影响因素291
主要参考文献307
第8章 澎溪河回水区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特点311
8.1 富营养化与水华311
8.2 澎溪河回水区营养状态与初级生产力结构312
8.2.1 营养状态评价与长序列分析312
8.2.2 澎溪河回水区初级生产力结构调查314
8.3 澎溪河回水区富营养化与水华成因的探讨320
主要参考文献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