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上
  • 吕振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7025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初版序1

修订版序1

修订版再版代序1

第一编 导言3

第一章 研究的方法3

第二章 中国政治思想之史的流变7

第二编 商朝奴隶制度时代的巫教神学和“八卦”哲学第一章 巫教神学的两重世界观13

一 “人”的阶级和“神”的阶级13

二 “神间”的“天”与“帝”和人间的“帝”与“王”17

三 巫教僧侣的职分和巫教18

第二章 由奴隶制到封建制变革时代的政治学说——“周易”21

一 卦辞、爻辞、“易卦”、“易传”之出世时代21

二 由神学的宇宙观到辨证的宇宙观23

三 由唯物主义再降到唯心主义24

第三编 初期封建主政治思想的演化29

第一章 作为初期封建主政治学说的“洪范”29

一 “洪范”的时代29

二 “洪范”所表现的“神权”和王权之统一的思想31

第二章 随着西周的没落而来的政治思想的演化35

一 西周的没落和“敬天”思想之动摇35

二 作为统治者阶级统治武器的“礼”与“刑”的产生37

三 由“敬天”到“重民”思想转化的社会内容42

第四编 初期封建制上升时期政治思想各流派第一章 没落封建主集团的政治学说——老聃的复古主义49

一 “老子”成书的时代及老聃的社会身分49

二 老聃的辩证观的唯心主义认识论52

三 老聃的政治学说56

第二章 封建主集团的政治学说——“集大成”的孔子(丘)学61

一 孔丘的身分和其身分观念61

二 作为孔丘思想出发点的“仁”64

三 孔丘时代的政治问题和其对策68

四 “正名”、“礼治”和“伦理”的社会观70

甲 正名主义70

乙 “礼治”72

丙 “德”和“刑”75

丁 “伦理”的社会观77

五 孔丘所倡导的政治运动80

六 曾参对孔丘学说的解释86

第三章 新兴地主-商人政治思想的萌芽91

第五编 初期封建制矛盾发展时期政治思想各流派第一章 作为农民阶级政治学说的墨子98

一 墨翟的年代、阶级性及其著作98

二 墨翟的唯物主义认识论100

三 “兼爱”和“互利”104

四 “尚贤”和“尚同”111

五 墨翟的宗教思想和其所领导的政治运动114

六 墨派的发展和消亡120

甲 宋钘对墨翟的继承121

乙 墨翟的唯物主义的发展——告不害的性无善恶论123

丙 许行对墨翟的政治学说的发展124

丁 墨派的消亡126

第二章 新兴封建地主阶层的政治学说127

一 杨朱的“为我”主义127

二 申不害、慎到、邹衍对杨朱的继承133

甲 申不害133

乙 慎到136

丙 邹衍140

三 作为封建地主阶层在政治上初步表演的商鞅的封建改制论143

第三章 没落封建主的政治学说——庄周的出世主义152

一 庄周传略及其著作152

二 庄周的认识论153

三 庄周的政治论162

第四章 没落期封建领主的政治学说165

一 孟轲的社会两阶层调和论165

甲 孟轲的年代及其社会身分165

乙 孟轲的人性论——性善论167

丙 社会论上之孔丘“伦理”说的新发挥172

丁 孟轲的政治学说174

二 荀卿的封建制度改组论182

甲 荀卿生平及其社会身分182

乙 “性恶”与“伪”183

丙 社会论——“群”与“分”188

丁 政治论——“法后王”与贤能政治191

第五章 统一封建阶级各学派的韩非学说198

一 韩非传略及其学说产生的社会条件198

二 “参验”主义的认识论200

三 政治论上的三条原理——法、术、势204

四 利己主义的经济论213

第六编 专制主义的封建制初期政治思想各流派及其演变第一章 由初期封建制到专制主义封建制转换期之封建地主政治学说的演变——由“吕氏春秋”到“淮南子”221

一 “吕氏春秋”所代表的政治思想221

甲 吕不韦传略及“吕氏春秋”的著者221

乙 在认识论方面的“吕氏春秋”222

丙 “吕氏春秋”的历史观225

丁 大一统王国的创设与专制主义229

戊 “用民”和农业的经营组织237

二 陆贾和贾谊240

甲 陆贾240

乙 贾谊243

三 “淮南子”所代表的政治思想249

甲 在认识论方面的“淮南子”249

乙 在政治论方面的“淮南子”254

第二章 适应于专制主义封建经济发展而来的董仲舒的政治学说258

一 董仲舒的社会身分及其著作258

二 作为董仲舒认识论的“天人合一”论与“性”说259

三 对孔丘伦理社会观的神学解释266

四 “大一统”与专制主义的政治论268

第三章 贵族地主自救运动的指导原理——刘歆的复古主义275

一 刘歆传略、阶级性及其时代275

二 谶纬说和“复古改制”的理论根据277

三 复古的政治论281

第四章 地主阶级内部各派思想的升沉与其统一286

一 今古文学派的对立与调和286

二 关于政治论上的各派见解290

三 调和各派之荀悦的折衷论293

第五章 农民派的政治学说296

一 王充的批判主义296

甲 王充传略296

乙 作为认识论的唯物主义298

丙 唯物主义的政治论305

二 在农民阶级实际运动中所表现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纲领311

甲 在“太平清领书”中所表现的农民的政治教条311

乙 “太平道”、“五斗米道”的政治运动及其空想社会主义的纲领313

第七编 矛盾斗争扩大期中的各派政治思想322

第一章 矛盾扩大期中地主阶级各派思想的演变322

一 反映地主阶级颓废思想的儒、道学的合322

二 回光一忽的傅玄反清谈的儒术论329

三 各部族集团间矛盾与道、儒学和佛学的对立333

四 反映阶级内部统一的王通儒佛道三教合一论338

第二章 在矛盾斗争扩大期中作为农民派政治学说的鲍敬言的无政府主义342

第八编 地主阶级经济复兴时代的各派政治思想第一章 随着地主阶级社会秩序重新安定而来的礼制和刑法的制定352

第二章 反映地主阶级内部冲突之世俗大地主的政治学说——韩愈、李翱的排佛论358

一 韩愈的政治学说358

二 李翱的政治学说364

三 儒道思想的统一与对立367

第三章 寺院僧侣地主和中间诸阶层的政治思想371

一 寺院哲学的“入世”主义倾向371

二 中小地主阶层的政治学说——柳宗元的三教调和论373

第四章 作为农民阶级意识形态的吕才的道学论377

第九编 封建主义衰落期的各派政治思想(一)第一章 代表地主阶级意识形态之理学的发展388

一 展开形而上的理学端绪之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张载的复古主义388

甲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388

乙 张载的封建复古论394

二 周张哲学的初步发挥——二程哲学402

甲 二程传略402

乙 “心”一元论的认识论403

丙 二程的政治论408

三 司马光的保守主义411

甲 司马光传略及其政党411

乙 司马光的政治论413

第二章 地主阶级内部的分化和朱陆两学派的对立419

一 朱熹的折衷主义419

甲 朱熹传略419

乙 作为朱熹哲学之认识论的“理”、“气”二元论421

丙 折衷主义的政治论427

二 和朱熹派相对立之陆九渊的保守主义430

甲 陆九渊传略430

乙 作为认识论的主观唯心主义431

丙 保守主义的政治论435

第三章 中小地主及中间诸阶层的政治思想和主张440

一 代表中小地主及中间诸阶层之王安石的政治理论及其政策440

甲 王安石传略440

乙 王安石前驱者李觏思想的要旨441

丙 王安石“新法”的主要内容446

二 反映初期自由商人集团一些要求的叶适、陈亮学说453

甲 叶适的批判主义453

乙 陈亮的功利主义463

第四章 在元朝统治下社会矛盾的扩大和各派政治思想468

一 充任元朝统治者统治工具的寺院哲学468

二 不绝如缕的汉族地主阶级的理学471

三 表现农民阶级意识形态的“妖道”476

第十编 封建主义衰落期的各派政治思想(二)第一章 地主阶级政治思想的演变和其消沉486

一 随着地主经济暂时安定而来的政治思想各流派486

甲 吴与弼、胡居仁的中小地主阶层的政治学说486

乙 薛瑄的大地主阶层的政治学说490

丙 代表地主阶级内部之统一倾向的陈献章的政治学说492

二 集大地主集团哲学之大成的王阳明学说496

甲 王阳明传略496

乙 认识论上的主观唯心主义497

丙 保守主义的政治论502

丁 作为阳明哲学之正统派的王学右派——王汝中、钱德洪的一派509

三 表现临于没落期的地主阶级政治思想的陆桴亭、李中孚学说511

第二章 农民派的政治思想的发展515

一 反映农民阶级一些思想情况和要求的王学左派——王艮的政治学说515

二 “异端之尤”的王学左派另一代表者李贽的政治学说519

三 随着封建农村的崩溃而来作为农民派政治学说的颜元的唯实主义523

第三章 萌芽状态中的市民政治思想526

一 黄宗羲、唐甄的非君论——市民民主思想的萌芽526

二 王夫之的经济欲望论533

三 作为市民思想来考察的龚自珍和魏源学说5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