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CAD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CAD](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904054.jpg)
- 郝丽娜,刘兴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6639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0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31页
- 主题词:计算机仿真-高等学校-教材;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CAD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计算机仿真技术概述1
1.1 计算机仿真的概念1
1.1.1 系统、模型和仿真1
1.1.2 计算机仿真的特点6
1.1.3 计算机仿真的过程与步骤7
1.2 计算机仿真的分类9
1.3 计算机仿真涉及的主要技术12
1.3.1 计算机硬件技术12
1.3.2 计算机软件技术14
1.3.3 仿真数据库技术15
1.3.4 仿真模型库技术16
1.3.5 数据预处理技术16
1.3.6 可视化技术17
1.4 计算机仿真的应用17
1.4.1 在系统分析中的应用18
1.4.2 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18
1.4.3 作为系统观测器18
1.4.4 作为系统预测器19
1.4.5 作为系统训练器19
1.5 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趋势19
1.5.1 仿真技术的新进展19
1.5.2 仿真技术的发展趋势22
练习题23
第2章 数学建模方法24
2.1 系统建模的基本要求24
2.2 数学模型的分类24
2.3 系统数学模型的作用26
2.4 系统模型的可信性26
2.5 系统建模的途径与应用27
2.5.1 机理建模方法27
2.5.2 经验建模方法30
2.5.3 数据建模方法31
2.5.4 神经网络建模47
2.6 常用的数学模型62
2.6.1 线性连续系统常用的数学模型62
2.6.2 线性离散时间系统常用的数学模型69
2.6.3 线性离散时间系统模型转换70
2.7 连续系统数学模型的实例71
练习题80
第3章 连续系统的数值仿真算法81
3.1 微分方程数值解的基本思想81
3.1.1 微分方程的离散化81
3.1.2 微分方程的递推化82
3.2 连续系统数值积分法的基本原理82
3.3 单步数值积分法84
3.3.1 欧拉法84
3.3.2 改进欧拉法88
3.3.3 数值积分法的几个基本概念90
3.3.4 龙格-库塔(RK积分)法92
3.4 线性多步法97
3.4.1 线性多步法公式的泰勒级数展开法导出98
3.4.2 线性多步法公式的数值积分法导出101
3.5 数值积分法稳定性分析105
3.5.1 数值解法稳定性的含义105
3.5.2 数值解法稳定性的分析106
3.5.3 数值算法中的“病态”问题108
3.6 数值积分法的选择与计算步距的确定108
3.6.1 数值积分方法的选择因素108
3.6.2 积分步长的确定109
3.6.3 计算机仿真主流程110
3.7 数值积分法的MATLAB函数110
3.8 离散相似法113
3.8.1 离散相似法基本原理113
3.8.2 离散相似法的步骤117
练习题119
第4章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120
4.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概述120
4.1.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要素121
4.1.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原理123
4.1.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124
4.2 离散事件系统的建模方法126
4.2.1 实体流程法126
4.2.2 Petri网法127
4.3 离散事件系统的仿真方法137
4.3.1 事件调度法的原理140
4.3.2 事件调度法的仿真策略140
4.3.3 事件例程举例141
4.3.4 队列系统的仿真141
4.4 随机数与随机变量145
4.4.1 随机数的产生145
4.4.2 随机变量的产生147
4.5 输入数据分析151
4.5.1 分布类型的辨识151
4.5.2 分布参数估计152
4.6 仿真的输出分析154
4.6.1 终态仿真与稳态仿真154
4.6.2 终态系统的输出分析154
4.6.3 稳态仿真的输出分析156
4.7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举例157
练习题175
第5章 建模与仿真的VV&A177
5.1 引言177
5.2 建模与仿真的VV&A177
5.2.1 VV&A的概念177
5.2.2 VV&A的基本原则178
5.2.3 VV&A的工作过程179
5.2.4 模型文档180
5.3 模型校核方法182
5.4 仿真模型验证的主要技术方法183
5.4.1 可用于模型验证的软件验证方法183
5.4.2 模型验证的常用方法介绍184
5.5 仿真可信度186
5.5.1 仿真可信度的概念186
5.5.2 模型/数据对仿真可信度的影响187
5.5.3 仿真算法对仿真可信度的影响187
5.5.4 仿真可信度与VV&A的关系187
第6章 先进仿真技术189
6.1 分布式仿真189
6.1.1 分布式仿真的概念189
6.1.2 分布式仿真协议190
6.1.3 分布式仿真的发展及相关技术191
6.2 协同仿真194
6.2.1 协同思想的由来194
6.2.2 协同仿真的概念195
6.2.3 协同仿真的应用和开发196
6.3 虚拟现实197
6.3.1 虚拟现实的概念197
6.3.2 虚拟现实的基本特征199
6.3.3 虚拟现实系统的构成与分类200
6.3.4 虚拟现实的建模技术201
6.3.5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基础203
6.3.6 虚拟现实的发展204
6.3.7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206
6.3.8 可视化工具VTK208
6.4 半实物仿真与dSPACE实时仿真系统213
6.4.1 dSPACE的开发流程214
6.4.2 dSPACE系统特点215
6.4.3 dSPACE软件环境介绍216
6.5 MATLAB实时仿真工具216
6.5.1 Real-Time Workshop仿真原理与功能217
6.5.2 Simulink环境下的实时仿真与实时控制218
练习题222
第7章 MATLAB与连续系统仿真224
7.1 MATLAB语言简介224
7.1.1 MEX文件224
7.1.2 MAT文件225
7.1.3 编译器简介225
7.2 Simulink功能介绍225
7.2.1 Simulink常用模块组介绍226
7.2.2 Simulink常用模块集介绍232
7.3 Simulink模型的建立232
7.4 Simulink中的基本操作233
7.5 Simulink系统仿真环境的设置236
7.6 S函数模块及其应用242
7.6.1 S函数概述242
7.6.2 用MATLAB语言编写S函数的方法243
7.6.3 用C语言编写S函数的方法244
7.6.4 S函数的有关概念245
7.6.5 S函数举例247
7.7 系统设计实例250
7.8 VC与MATLAB混合编程255
7.8.1 MATLAB与VC混合编程的实现方法255
7.8.2 振动控制工具箱函数在VC中的调用258
练习题268
第8章 离散系统仿真CAD及应用269
8.1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语言269
8.2 GPSS及GPSS/H离散仿真工具与应用269
8.2.1 GPSS仿真语言概述269
8.2.2 GPSS的语言元素272
8.2.3 GPSS的基本模块及其定义语句273
8.2.4 GPSS/H的标准输出报告278
8.2.5 GPSS/H应用示例——自选商场购物模型281
8.2.6 GPSS应用示例——一家电修理部模型285
8.3 ProModel软件与应用287
8.3.1 ProModel软件简介287
8.3.2 ProModel的基本仿真元素288
8.3.3 ProModel建模仿真的步骤289
8.3.4 ProModel软件的安装290
8.3.5 ProModel模块291
8.3.6 ProModel软件的基本操作291
8.3.7 ProModel基本建模元素的创建296
8.4 ProModel仿真应用实例299
8.4.1 ATM系统299
8.4.2 理发店仿真实例302
8.4.3 家具厂仿真实例307
8.4.4 堵塞问题仿真313
8.5 ProModel的输出模块315
练习题322
第9章 机械系统协同仿真CAD及应用324
9.1 仿真软件环境与接口实现324
9.1.1 仿真环境简介325
9.1.2 接口实现328
9.1.3 利用ADAMS和MATLAB进行联合仿真328
9.2 天线系统的协同仿真329
9.2.1 仿真要求329
9.2.2 主要步骤及仿真结果329
9.3 仿生腿设计中的协同仿真343
9.3.1 构造ADAMS机械系统样机模型344
9.3.2 控制系统建模346
9.3.3 协同仿真分析350
9.4 协同仿真中的注意事项353
练习题354
第10章 冷连轧仿真模型库系统355
10.1 冷连轧系统概述355
10.2 冷连轧仿真模型库需求分析359
10.3 冷连轧仿真模型库系统功能设计360
10.3.1 系统功能结构360
10.3.2 系统数据结构361
10.4 冷连轧仿真模型库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361
10.4.1 面向对象的软件层次化模块化体系结构361
10.4.2 运用可重用技术的动态仿真系统363
10.5 冷连轧仿真模型库系统的软件实现365
10.5.1 仿真系统硬件组成365
10.5.2 仿真平台366
10.5.3 领域模型库的开发375
10.6 冷连轧仿真模型库系统应用评价379
第11章 铁水运输调度智能仿真系统381
11.1 铁水运输调度系统概述381
11.2 仿真需求分析382
11.3 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382
11.3.1 研究内容382
11.3.2 实施方案384
11.4 仿真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385
11.4.1 仿真系统的组成及框架结构385
11.4.2 仿真系统的Petri网建模387
11.4.3 仿真系统的调度机制392
11.4.4 仿真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393
11.4.5 仿真系统的数据结构设计403
11.4.6 运行环境和开发工具406
11.4.7 人工干预过程的实现407
11.5 仿真结果及分析411
11.5.1 仿真条件设定411
11.5.2 仿真方案的确定412
11.5.3 仿真系统性能指标统计及分析413
11.6 仿真系统综合评价417
参考文献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