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856272.jpg)
- 周振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10652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产业政策形成的基本逻辑:争辩中的思考7
1.1 产业政策形成的逻辑必然性7
1.2 产业政策形成的逻辑基点12
1.3 产业政策:现代经济增长过程的产物17
第二章 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21
2.1 产业政策神化:一种危险倾向21
2.2 产业政策在政策体系中的导向作用27
2.3 产业政策发挥导向作用的前提条件31
2.4 产业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33
第三章 产业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几组变量37
3.1 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灵魂38
3.2 经济体制模式:产业政策的骨架39
3.3 一国的经济环境对产业政策的影响41
3.4 产业发展状况与产业政策48
3.5 产业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和逻辑顺序50
第四章 产业政策的核心:促进创新54
4.1 产业结构变动的决定因素55
4.2 创新:产业结构有序发展的主动因59
4.3 创新的政策思想含义67
第五章 产业政策基调:协调69
5.1 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本质:结构的聚合质量69
5.2 提高产业结构聚合质量的关键:协调73
5.3 非均衡协调的政策思想78
第六章 产业政策模式的分析与评价82
6.1 两种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模式82
6.2 不同类型产业政策模式的决定和功效86
6.3 我国产业政策模式的转换91
第七章 产业政策目标:选择的有效性96
7.1 产业政策目标的设计97
7.2 产业政策目标的认同102
7.3 产业政策目标的有效选择108
第八章 产业政策手段的选择与配合112
8.1 产业政策手段的重新认识112
8.2 产业政策手段选择的随机性特点118
8.3 产业政策手段的最佳选择123
第九章 产业政策调节方式130
9.1 产业政策的计划调节方式131
9.2 产业政策的市场调节方式135
9.3 产业政策两种调节方式的有机配合138
第十章 产业政策的组织机构:类型比较及评价143
10.1 美、日产业政策机构形成的历史背景144
10.2 美、日产业政策机构组织方式的各自特点146
10.3 美、日产业政策组织机构的评价150
10.4 我国产业政策组织机构的重建:初步设想155
第十一章 产业政策效应分析158
11.1 产业政策效应偏差:正常与非正常的定义158
11.2 我国产业政策效应偏差实证分析166
11.3 产业政策效应偏差的深层原因及其对策172
12.1 产业政策体系的立论依据178
第十二章 产业政策体系概述178
12.2 产业政策体系的统一性184
12.3 不同层次产业政策的配套运用188
第十三章 产业结构政策(上):选择基准新假说193
13.1 历史的启示:选择基准在政策实践中失效193
13.2 选择基准失效的原因分析196
13.3 选择基准对我国的影响,理论困惑与政策缺陷199
13.4 新的选择基准的提出202
第十四章 产业结构政策(中):战略产业的扶植培育206
14.1 政策依据:主导产业政府206
14.2 政策思想:争取动态比较优势210
14.3 政策措施选择212
14.4 政策难点及其解决办法215
第十五章 产业结构政策(下):衰退产业的援助和调整220
15.1 衰退产业:结构有序变动的产物220
15.2 援助和调整政策的目标与指导思想224
15.3 援助和调整政策的原则与标准228
15.4 援助和调整政策的措施及其配合方式231
第十六章 产业组织政策:两难的选择236
16.1 产业组织的基本要求:规模经济236
16.2 产业组织的活力:有效竞争244
16.3 我国近阶段产业组织政策重点251
第十七章 产业关系政策:一个被忽视的内容260
17.1 产业关系的本质:利益关系260
17.2 产业关系调整的前提:利益关系明朗化264
17.3 产业关系调整政策:目标与手段269
第十八章 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产业政策构想274
18.1 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政策要求及其制约因素274
18.2 产业政策新设计:原则性构想283
18.3 新产业政策面临的困扰及其出路287
主要参考文献293
后记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