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采矿工程设计全书 第4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采矿工程设计全书 第4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17/34780047.jpg)
- 金朝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
- ISBN:7900108750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1926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采矿工程设计全书 第4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采矿工程设计常用技术资料1
第一章 工程设计常用公式、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3
第一节 常用力学公式3
第二节 常用符号及计量单位换算43
第二章 采矿制图与图纸编号49
第一节 采矿制图49
第二节 图纸编号74
第三章 矿井开采抗震设计资料83
第一节 简述83
第二节 井巷工程震害与采矿抗震设计的有关规定88
第四章 煤的性质、分类及用途91
第一节 煤的性质91
第二节 煤的分类及用途110
第五章 采矿常用工程材料131
第一节 第一节钢铁材料131
第二节 石、砂材料185
第三节 注浆材料191
第四节 水泥及水泥砂浆202
第五节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210
第二篇 矿区整体设计225
第一章 矿区整体设计依据与设计内容227
第一节 计划任务书及设计的审批决定227
第二节 地质报告231
第三节 整体设计内容237
第二章 矿区井田划分及尺寸计算238
第一节 井田划分的原则238
第二节 井田划分的方法242
第三节 井田尺寸的规定及计算公式250
第三章 矿区规模设计与生产年限259
第一节 矿区规模一般规定及依据259
第二节 矿区生产年限及储量动用系数261
第一节 井田开拓及井筒(平硐)位置264
第二节 矿井建设顺序264
第四章 矿井布置与建设顺序设计264
第三篇 井田开拓271
第一章 井田开拓方式设计273
第一节 立井开拓方式273
第二节 斜井开拓方式278
第三节 平硐开拓方式283
第四节 综合开拓方式286
第五节 多井筒分区域开拓方式288
第二章 井口位置和数量确定291
第一节 井口位置和井筒数量291
第二节 井口坐标计算、提升方位角及井筒方位角296
第三节 井口标高及洪水位标高308
第三章 井田境界与水平划分311
第一节 井田境界311
第二节 水平划分319
第一节 主要巷道布置326
第四章 巷道布置与采区划分326
第二节 采区划分与接替计划332
第五章 井田开拓方案分析比较337
第一节 方案比较内容337
第二节 方案比较法344
第三节 方案比较实例351
第四篇 采煤方法及采掘机械设备363
第一节 矿井高产高效开采新技术概述365
第一章 现代采煤方法总论365
第二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分类371
第二章 采煤基本方法373
第一节 缓及倾斜煤层长壁垮落采煤法373
第二节 放顶煤采煤法387
第三节 急斜煤层采煤法437
第四节 充填采煤法460
第三章 水力采煤法468
第一节 水力采煤的生产系统468
第二节 水力落煤与水力采煤方法473
第三节 水力采煤评价及其发展趋势479
第四章 “三下一上”采煤法485
第一节 建筑物下采煤485
第二节 铁路下采煤524
第三节 水体下采煤542
第四节 承压含水层上采煤554
第五节 上行式开采569
第五章 采煤机械设备选用578
第一节 滚筒采煤机578
第二节 刨煤机594
第三节 MLS3-170型采煤机597
第六章 掘进机械设备选用624
第一节 巷道掘进机械624
第二节 立井掘进机械691
第七章 支护机械设备选用757
第一节 井巷支护机械757
第二节 单体液压支柱765
第五篇 采区巷道布置与采区车场设计789
第一章 采区巷道布置与设计791
第一节 采区布置设计依据及要求791
第二节 采区上山的布置793
第三节 煤层群区段集中平巷的布置及层间联系方式798
第四节 采(盘)区参数802
第五节 煤层群开采顺序809
第二章 近水平、缓及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813
第一节 巷道布置类型813
第二节 采区(盘区)巷道布置814
第三节 倾斜长壁开采巷道布置833
第四节 跨多上山(石门)连续开采巷道布置838
第五节 急倾斜煤层采区巷道布置840
第三章 综采采区巷道布置849
第一节 综采对采区巷道布置的要求849
第二节 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方式850
第二节 巷道布置分析852
第一节 巷道布置类型图示852
第四章 水砂充填采煤法采区巷道布置852
第五章 水力采煤的采区巷道布置860
第一节 水力采煤采区的巷道布置类型图示860
第二节 水力采煤采区巷道布置的特点861
第六章 危险煤层采区巷道布置863
第一节 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863
第二节 有煤与沼气突出危险煤层的采区巷道布置875
第七章 采区车场形式及设计要求881
第一节 采区车场形式881
第二节 轨道线路设计基础893
第八章 采区各车场设计905
第一节 采区中部车场线路设计905
第二节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911
第三节 采区上部车场线路设计919
第六篇 井筒设计923
第一节 井筒平面布置925
第一章 立井井筒平面设计与装备布置925
第二节 钢丝绳罐道941
第三节 刚性罐道的计算948
第四节 罐道与罐道、罐道与罐道梁的连接957
第二章 立井井筒结构设计973
第一节 沉井法结构设计973
第二节 立井钻井法井壁结构设计986
第一节 支护类型及支护材料1026
第三章 立井井筒支护设计1026
第二节 立井地压计算1032
第三节 井筒锚喷支护设计1039
第四章 斜井井筒设计1054
第一节 设计的主要原则1054
第二节 斜井井筒浅部地压估算1055
第三节 斜井井筒浅部支护计算1056
第五章 斜井井筒装备布置1058
第一节 轨道1058
第二节 水沟1068
第三节 管线敷设1070
第七篇 矿井硐室设计1077
第一章 立井硐室设计1079
第一节 休息硐室1079
第二节 硐室支护计算1081
第二章 斜井硐室设计1131
第一节 装载硐室及煤仓1131
第二节 信号硐室1144
第三节 清理撒煤硐室1144
第三章 井底硐室设计1148
第一节 主排水系统硐室1148
第二节 运输硐室1157
第三节 井下爆炸材料发放硐室1182
第四章 采区硐室设计1185
第一节 采区煤仓1185
第三节 井底煤仓及箕斗装载硐室1195
第二节 采区绞车房1199
第三节 采区变电所1203
第四节 空气压缩机硐室1205
第八篇 巷道断面与交岔点设计1209
第一章 巷道断面形状选择与尺寸确定1211
第一节 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1211
第二节 拱形、梯形及矩形巷道断面尺寸的确定1213
第二章 巷道规划与布置1222
第一节 封闭拱形巷道断面计算与曲线巷道1222
第二节 水沟与巷道管线布置1227
第三节 轨道铺设1239
第三章 巷道矿山压力观测与控制1252
第一节 采区巷道矿山压力观测1252
第二节 开拓巷道矿山压力观测1260
第三节 巷道矿山压力控制1266
第四章 巷道支护设计1270
第一节 无煤柱护巷1270
第二节 巷道围岩卸压1283
第三节 巷道金属支架1292
第四节 巷道锚杆支护1304
第五节 软岩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其支护技术1325
第六节 锚杆支护质量监测1336
第五章 平巷交岔点设计计算1339
第一节 交岔点分类1339
第二节 交岔点平面尺寸的确定1340
第三节 交岔点墙高及斜率1355
第四节 交岔点支护1357
第五节 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计算1358
第九篇 井底车场设计1361
第一章 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分类1363
第一节 井底车场设计依据及要求1363
第二节 井底车场分类1365
第二章 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1370
第一节 线路布置的要求1370
第二节 井底车场的平面布置1371
第三节 井底车场调车方式1376
第四节 井底车场巷道断面1383
第五节 带式输送机立井井底车场的布置1385
第三章 井底车场坡度设计1394
第一节 坡度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394
第二节 坡度设计1395
第三节 自动滑行计算1397
第四节 斜井井底甩车场双钩串车提升时的游车操车方法1401
第五节 双钩提升暗斜井上部平车场1403
第四章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设计1417
第一节 电机车在井底车场内运行图表的编制1417
第二节 井底车场调度图表的编制1420
第三节 通过能力计算1422
第五章 井底车场设计实例1426
第一节 标准设计索引1426
第三节 设计实例1447
第十篇 井下运输设计1473
第一节 设计技术原则1475
第一章 井下运输设计原则1475
第二节 矿井运输方式和运输设备1476
第二章 大巷煤炭运输设计1479
第一节 大巷煤炭运输方式1479
第二节 大巷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1481
第三节 大巷运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内容和实例1496
第三章 采区煤炭运输设计1499
第一节 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1499
第二节 采区掘进煤的处理1501
第四章 井下辅助运输设计1505
第一节 辅助运输方式1505
第二节 辅助运输方式选择1510
第五章 井下运输设备1524
第一节 轨道运输1524
第二节 带式输送机运输1556
第三节 地下运输辅助设备1568
第十一篇 通风与安全设计1587
第一章 矿井通风系统与通风设计1589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1589
第二节 矿井风量调节1602
第三节 掘进通风设计1604
第四节 矿井灾变通风1611
第二章 矿井通风测算1620
第一节 矿井大气环境检测1620
第二节 矿井风量测算1624
第三节 矿井通风压力测定1631
第四节 矿井通风阻力测定1634
第五节 矿井机械通风设计1639
第三章 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1650
第一节 防治突出技术的理论基础1650
第二节 开采保护层的防突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1651
第三节 预抽煤层瓦斯的防突机理1655
第四节 煤层注水在防突中的作用1661
第五节 震动放炮在石门揭煤过程中的作用分析1668
第六节 水力冲孔防突的作用分析1677
第七节 金属骨架在防突中的作用1680
第八节 深孔松动爆破的作用分析及改进方向1682
第九节 石门揭煤防突新方法的探讨1688
第四章 矿井瓦斯抽放1692
第一节 我国瓦斯抽放的现状1692
第二节 本煤层抽放与合理预抽期1695
第三节 瓦斯抽放布孔方式及交叉钻孔扩孔1716
第五章 矿井煤尘防治1738
第一节 煤尘产生与扩散的控制技术1739
第二节 粉尘浓度检测技术1763
第六章 矿井火灾防治1768
第一节 概述1768
第二节 矿井自然发火(内因火灾)防治技术1770
第三节 矿井外因火灾防治技术1805
第七章 矿井水害防治1809
第一节 底板阻抗突水性能分区及防治水措施1809
第二节 煤层开采地表沉陷及沉陷区积水的防治1817
第一节 概述1850
第八章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1850
第二节 KJ90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1851
第三节 KJ95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1855
第十二篇 计算机在采矿工程设计中的应用1861
第一章 计算机软件开发1863
第一节 软件开发过程1863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1873
第一节 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与软件开发方法1890
第二章 采矿计算机优化设计1890
第二节 煤矿采矿设计软件包1896
第三章 井筒与硐室设计软件1912
第一节 立井井筒设计软件1912
第二节 硐室设计软件1914
第四章 井底及采区车场设计软件1919
第一节 井底车场设计软件1919
第二节 采区车场设计软件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