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文化探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文化探讨
  • 李宗桂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花城出版社
  • ISBN:978753606353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13页
  • 文件大小:83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文化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文化探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当代文化的价值重构和意义追寻3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建设3

一、经济全球化不可能消解文化的民族性3

二、理性看待民族主义7

三、坚持并增强文化的民族性9

文化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14

一、“文化全球化”是事实判断14

二、文化全球化从属于文化多元化16

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21

一、文化民族性的内涵和特点21

二、文化时代性的内涵和特点24

三、文化世界性的内涵和特点26

四、文化民族性、时代性、世界性之间的关系28

人文精神建设的若干难题31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取向和人文取向的悖反31

二、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冲突33

三、民族文化素质现状与人文精神建设目标的距离35

四、对传统资源的现代价值的认知差距37

五、思维偏向对文化建设的损毁39

六、人文精神载体的整体缺失41

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和时代意义44

一、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古典时期44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近代转型和当代创发46

三、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49

从文化批判与价值重构看中国文化的发展52

一、文化批判、价值重构与文明复兴52

二、文化批判与价值重构的近现代历程54

三、价值重构的现代精神方向58

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66

一、民族文化素质是多元开放系统66

二、人文精神的价值指向69

三、民族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的关系72

四、如何重建人文精神73

五、新型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75

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78

一、新型文化价值目标的探索78

二、新历程中的诸多磨难84

三、唯政治化思维的泛滥88

四、改革开放后的探索92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98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文化98

二、日益繁荣的大众文化102

三、体系建构中的高雅文化104

当代中国的活文化109

一、物质文化的迅猛发展109

二、制度文化的积极建设111

三、思想文化的重大变迁113

现代新型文化体系的模式和特征118

一、一体三元的多维文化观118

二、立足现实依托传统的古今融合论119

三、以我为主兼取众长的中外互补说122

四、创造转化充满活力的文化发展观125

道德体系与文化价值体系127

一、新时期道德体系建设之理论审视127

二、道德体系在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29

三、建设以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新型价值体系137

提升软实力重在文化民生140

一、绝对不可忽视精神生命的安顿问题140

二、应当充分重视公民的文化权利142

改革开放与价值嬗变145

一、商品经济带来观念变革145

二、现代精神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148

三、新形势下的文化情结与失落心理150

通识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大陆为例154

一、通识教育的理念及大陆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154

二、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156

三、通识教育的功能和本质161

世纪之交文化研究的特点和趋势165

一、各是其是,非其所非165

二、多元并举,分途发展167

三、重建学术规范,重建学术风气169

中国文化的发展前景174

一、中国文化前景的不同见解174

二、二十一世纪不能归结为中国文化的世纪175

三、中国文化会走向世界,但不会成为中心178

十年来的文化发展与精神困扰180

一、国内外的文化生态180

二、思想文化建设的不俗成就181

三、发展进程中的精神困扰187

中篇 现代意识中的文化传统193

中国现代化的文化努力——以三个“文化宣言”为中心193

一、三个“文化宣言”的主要内容和价值主题194

二、现代新儒家“文化宣言”的价值204

三、三个“文化宣言”的思想同异208

四、三个“文化宣言”对中国文化发展路向的启迪212

优秀文化传统与中华民族凝聚力215

一、优秀文化传统的特定内涵和精神价值215

二、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价值225

三、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230

时代精神与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234

一、时代精神与传统思想文化关系繁复234

二、深层结构中的价值归趋235

三、理性对待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241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表现243

一、革新进取与因循怠惰243

二、崇德重义与见利忘义246

三、整体为上与个人第一249

四、民胞物与和宗派意识252

儒家文化与当代人文精神建设255

一、儒家文化的合理追求255

二、当代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258

三、儒家文化的正面价值与当今人文精神建设261

和谐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传统265

一、和谐文化的价值内涵265

二、和谐文化的时代精神267

三、和谐文化的历史传统268

下篇 社会现象和文化思潮评论273

“恶搞”背后的文化失落273

一、“恶搞”的种种表现273

二、“恶搞”的文化分析276

都是“泛精英情结”惹的祸279

一、“批于丹现象”是“泛精英情结”的典型表现279

二、“泛精英情结”弥漫社会280

三、我们何必一定要做精英282

国际惯例与民族文化尊严284

一、在中国举行的国际会议拒绝汉语284

二、只用英语并非国际惯例285

三、国际会议语言的使用关涉民族文化尊严287

四、“尊英贬汉”是文化自卑288

五、科学无国界,文化有民族289

从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看文化软实力291

一、核心价值体系体现文化的先进性291

二、“共有精神家园”反映文化的大众性293

“表态文化”折射官员话语模式295

一、“表态文化”是政治文化295

二、“表态文化”的五种类型296

三、“表态文化”的成因及优化之道298

抗震救灾背后的精神支撑300

一、“中华一体”的民族情怀300

二、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301

国民意识良性转变彰显大国心态303

一、从闭锁孤立转为开放包容303

二、从屈辱自卑转为自信豁达304

三、从泛政治意识转为单纯体育文化精神306

四、大国国民心态正在形成307

山寨文化利大于弊309

一、山寨的含义309

二、“山寨文化”是必然现象311

三、山寨文化的特质和社会功能312

文化创新应重视主体的培育314

一、文化创新应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314

二、文化创新的主体是知识分子群体315

三、重视培育知识分子群体318

家族文化的当代价值319

一、家族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成分319

二、家族文化在当代的社会功能320

三、家族文化是崇尚亲情的民间文化322

政坛生态重构:超越单一价值观324

一、一心“向上爬”是单一价值观324

二、单一价值观的成因325

三、单一价值观的偏差及其危害326

四、超越单一价值观327

网络时代谣言传播的特点及其危害329

一、网络谣言的新变化和新特征329

二、网络谣言的危害及其对治之道332

多元趋势下的世界文化变局334

一、文化多元化趋势增强,促进全球化进程334

二、普世价值更多认同,西方文化强势依然存在335

三、文化民族主义高涨,中国文化价值得到更多阐扬337

“语言陷阱”背后的文化生态339

一、什么是“语言陷阱”339

二、“语言陷阱”的几种论调339

三、不良文化生态导致“语言陷阱”343

段子舆情与社会思潮346

一、三种段子346

二、段子文化彰显的社会生态348

不同群体地位变迁的动力逻辑351

一、不同阶层边缘化的表现351

二、边缘化的动因是现代化355

“世界第二”的光环与举国沉稳的理性357

一、国家意识、民族情怀推动现代化进程357

二、“世界第二”后的举国沉稳359

三、举国沉稳反映出价值理性360

病态成功观催生当代迷思363

一、重新反思“成功”363

二、病态成功观的表现364

三、病态成功观的病根365

四、树立健康的成功观366

文化创新与民族精神的培育368

一、文化创新的路径368

二、文化创新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培育371

拓展价值领域 提高人民素质373

一、改革开放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的提高373

二、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376

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自觉意识379

一、核心价值体系的提炼是文化自觉意识的体现379

二、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文化生命所在380

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382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价值383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意义385

弘扬文化民族性 建设共有精神家园388

一、中华文化的民族性388

二、重视民族性,坚持“自主”精神390

三、弘扬民族性,建设共有精神家园391

社会人心是如何变坏的393

一、人心变坏的典型事例393

二、人心变坏的根源何在396

警惕文化血统论的泛滥398

一、什么是文化血统论398

二、文化血统论的恶劣表现399

三、文化血统论的危害402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价值要求405

一、要有严整而又富有吸引力的价值系统405

二、彰显民族优秀文化传统406

三、具备良好的文化形象407

四、有融入并引领世界文明的能力408

后记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