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方医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方医学概论
  • 颜焜荧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 ISBN:957638333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159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方医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汉方医学之病候论1

A.伤寒理论之病候论1

1)八纲(倾向分类法)1

a)阴阳(概略的)1

b)表里(病位的)1

c)热寒(病性的)2

d)实虚(病势的)2

2)六经(病期分类法)3

a)太阳病——表证3

b)少阳病——里热虚证3

c)阳明病——里热实证3

d)太阴病——里寒证3

e)少阴病——寒虚证3

f)厥阴病——虚证3

B.温病理论之病候论4

1)六淫(热寒之病因)4

2)四伤(实虚之病因)4

3)三焦(病位之补足)5

4)四要(病期之修正)5

Ⅱ.汉方医学之诊断论10

A.伤寒理论之诊断论10

(1)主诉主体之问诊10

1)身黄11

2)疼痛11

3)沈重11

4)痉急11

5)汗·血12

6)动悸12

7)呼吸12

8)苦满12

9)烦躁12

10)呕吐12

11)饮食13

12)尿·便13

13)寒热13

(2)脉状主体之切诊14

a)八纲14

b)六经15

B.温病理论之诊断论16

a)望诊16

b)闻诊18

c)问诊18

d)切诊19

Ⅲ.汉方医学之药物论21

药效和病候之关系21

A.伤寒理论之药物论25

1)药物和症候25

a)表里25

b)热寒25

c)实虚26

2)药物与方剂31

a)单味31

b)配合32

c)零方32

B.温病理论之药物论33

1)药气和病候33

a)药向(表里)33

b)药性(热寒)33

c)药味(实虚)34

2)药效和病因35

a)六淫(热寒)35

b)四伤(实虚)35

c)归经(经络)36

C.常用药物分类37

1)依对证效果分类37

2)依效用分类44

Ⅳ.汉方医学之方剂论50

A.伤寒理论之方剂论50

1)伤寒论之方剂50

a)零方50

b)基方52

c)变方56

2)金匮要略之方剂61

a)零方61

b)基方62

c)变方63

B.温病理论之方剂论65

1)宋·元之方剂65

a)零方65

b)基方65

c)变方66

2)温病之方剂(清)68

a)基方68

附注Ⅰ.经方之重要方剂70

经方之基本方剂70

①卫分之方剂71

②气分之方剂72

③营分之方剂74

④血分之方剂76

C.重要方剂功能分类79

Ⅴ.汉方医学之治疗论81

A.八法的运用81

1)汗法81

2)吐法82

3)下法82

4)和法82

5)温法83

6)清法83

7)补法84

8)消法84

B.病名别治疗篇85

1)喘息85

2)血压异常85

3)肺结核86

4)胃肠病86

5)肝脏病87

6)糖尿病88

7)肥胖症88

8)失眠症89

9)神经痛89

10)妇人病90

11)皮肤病91

12)荨麻疹93

Ⅵ.汉方医学之辨证论94

A.证候分类94

1)六经辨证94

2)八纲辨证95

3)三焦辨证96

4)四要辨证97

5)脏腑辨证98

B.治法分类100

1)伤寒理论治法100

a)太阳证101

b)阳明证102

c)少阳证103

d)太阴证104

e)少阴证105

f)厥阴证106

2)温病理论治法107

a)上焦温病证107

b)中焦温病证108

c)下焦温病证109

Ⅶ.中药之炮制法111

一、炮制的目的111

二、炮制的方法112

(一)净选112

(二)切制113

(三)炮炙114

表1.各种药材炮制法118

三、重要中药之炮制及药效121

表2.根、根茎类121

表3.种子、果实类124

表4.草类、叶类125

表5.花类、皮类126

表6.藤木类、树脂类、菌类、其他127

附录128

中国历史年表128

本草系统图129

中国历代主要本草一览表130

常用中药八纲(证)分类132

表Ⅰ诸病主药(万病回春)137

表Ⅱ常见病名参照手册141

中国医学体系147

食养1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