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共和国领袖的政治智慧 卷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共和国领袖的政治智慧 卷1
  • 卢瑞莲,张云英,刘高志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54381627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66MB
  • 文件页数:205页
  • 主题词:党和国家领导人-生平事迹-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共和国领袖的政治智慧 卷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科学预测的智慧1

第一节 任弼时被人称赞为“我们党的骆驼”。骆驼无言,却是“沙漠之舟”,有预测风云的特殊本领1

第二节 蒋介石到军官教育团训话:我实行的三民主义是“最革命的主义”。朱德告诫学生:要防止扒手强夺革命果实6

第三节 南昌起义失败后的残余部队能重振雄风,完全得力于朱德坚忍不拔的革命毅力和卓越的政治远见10

第四节 “红旗到底打得多久?”针对党内存在的悲观情绪,毛泽东却能在困难中看到曙光13

第五节 针对“亡国”和“速胜”两种论调,毛泽东明确指出: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会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20

第六节 和谈破裂,中共代表被迫撤回延安。周恩来断言:我们还会回来的!23

第七节 谈判中国民党坚持中共退出苏北,社会上“苏北难民”要求“还乡”。周恩来料定:苏北必是敌军的重要进攻方向28

第八节 面对来势汹汹的430万国民党反动军队,毛泽东出语惊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32

第九节 孤军插入敌人腹地能否站稳脚跟,邓小平运筹帷幄,成竹在胸35

第十节 刘少奇对革命发展各个历史阶段的准确预测,充分展示了他的远见卓识40

第十一节 陈云有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对执政以后的党内状况不能盲目乐观42

第十二节 人们对周恩来关于苏联和东欧命运的预言感到迷惑不解,今天那番神奇的话却得到了应验46

第十三节 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和平,一个是发展49

第二章 善于决断的智慧53

第一节 千钧一发之际,是周恩来的果断与魄力,才打响了第一枪53

第二节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把余下的部队带到农村去,有人认为这是“山大王思想”56

第三节 前有拦敌,后有追兵,几百人的“败军”何去何从?朱德决定放弃正规战,上山打游击58

第四节 任弼时果断否决了浦东农民的暴动计划,一场无谓的流血牺牲得以避免61

第五节 南昌城头响起了纪念起义三周年的枪声却不打南昌,长沙城外汇集了红军英豪又撤围长沙65

第六节 由于俞、李的失败,形势变得十分严峻。邓小平当机立断,即刻举行兵变70

第七节 毛泽东认识到,事情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于是他果断决定率领红一、三军团迅速脱离险区北上75

第八节 “二·二”事件的猝然发生令形势变得万分危急,周恩来镇静果断的作风又使局面转危为安81

第九节 在敌强我弱的严重形势下,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决定撤离竹沟,避免被动挨打84

第十节 山雨欲来,皖东上空一时战云密布,刘少奇决定狠狠打一场反磨擦战斗90

第十一节 蒋介石亮出黄河战略:一个拳头打山东,一个拳头打陕北;毛泽东还他一个黄河战略:先拖住这两个拳头,然后对准他的胸膛插一刀95

第十二节 冒着大风雪赶到七道江的陈云拍板:“我们不走了,都留在南满!”100

第十三节 胡宗南大军直扑延安,书记处兵分两路,毛泽东开始转战陕北104

第十五节 为民族大计,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亲赴山城109

第十六节 三大战役环环相扣,毛泽东的足智多谋,体现得淋漓尽致114

第十七节 是和国民党划江而治,还是决一雌雄?毛泽东的回答是:“宜将剩勇追穷寇!”120

第十八节 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决断。陈云善于在比较中进行科学决策124

第十九节 是否出兵朝鲜是毛泽东一生中最难做出的决断之一,毛泽东反复思考后才下了最大的决心127

第二十节 处决刘青山、张子善,“有功之臣”被杀,一时震动全国133

第二十一节 “大跃进”实质上是大冒进,周恩来“当机立断”,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137

第二十二节 回乡调查的共和国主席态度坚定:“食堂要解散!”142

第二十三节 邓小平巧用毛泽东的“三条重要指示”,大刀阔斧搞整顿146

第二十四节 经济要加快发展,军队要提高战斗力,邓小平作出了百万大裁军的惊世之举151

第三章 抓住中心的智慧156

第一节 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只提军事问题,不谈政治问题,这正是他善于抓住中心的一着高棋156

第二节 抓住了民族矛盾这根主线,就赢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162

第三节 西安兵谏,蒋介石被扣,与之有灭亲之仇的毛泽东却坚决主张:“放!”167

第四节 皖南事变没有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归功于毛泽东非凡的政治策略1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