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耕地价值评价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唐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15266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53页
- 主题词:耕地-价值-评价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耕地价值评价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3
1.2.1 研究目的3
1.2.2 研究意义3
1.3 研究内容4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5
1.4.1 研究思路5
1.4.2 研究方法5
1.5 创新之处5
第2章 耕地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8
2.1 基本概念界定8
2.1.1 耕地和耕地资源8
2.1.2 耕地功能和耕地收益9
2.1.3 耕地价值和耕地价格9
2.1.4 土地评价与耕地价值评价10
2.2 耕地价值观10
2.2.1 无价值论11
2.2.2 效用价值论11
2.2.3 价格价值论11
2.2.4 二元价值论11
2.2.5 生产要素价值论12
2.3 耕地价值评价的理论基础13
2.3.1 土地肥力和生产力理论13
2.3.2 地租理论14
2.3.3 区位理论16
2.3.4 外部性理论16
2.3.5 产权理论17
2.3.6 福利经济理论18
2.3.7 生态经济理论19
2.4 耕地价值评价文献回顾20
2.4.1 国外耕地价值评价研究述评20
2.4.2 国内耕地价值评价研究现状述评24
2.4.3 国内外耕地价值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28
第3章 耕地价值评价实践及问题分析30
3.1 耕地价值评价实践30
3.1.1 国外耕地价值评价实践30
3.1.2 国内耕地价值评价实践32
3.2 我国耕地价值评价理论与实务存在的问题32
3.3 现有耕地价值评价的不良后果36
第4章 耕地价值评价的理论框架39
4.1 耕地价值评价目标39
4.1.1 保护耕地,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39
4.1.2 促进耕地有序流转,实现耕地高效利用39
4.1.3 为耕地补偿提供标准,以充分发挥耕地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40
4.1.4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缩小城乡差距40
4.2 耕地价值评价前提40
4.2.1 耕地具有价值40
4.2.2 耕地产权明晰41
4.2.3 正常市场条件41
4.2.4 价值的可辨认性41
4.3 耕地价值评价的原则42
4.3.1 科学性原则42
4.3.2 公平性原则42
4.3.3 主导因素原则42
4.3.4 合理利用原则43
4.3.5 综合分析原则43
4.3.6 可行性原则43
4.4 耕地价值评价内容43
4.4.1 耕地经济价值44
4.4.2 耕地资源社会价值45
4.4.3 耕地资源生态价值45
4.5 耕地价值评价的方法46
4.5.1 耕地经济价值评价方法46
4.5.2 耕地社会价值评价方法48
4.5.3 耕地生态价值评价方法48
4.5.4 耕地价值评价方法选择与改进49
4.6 耕地价值评价的程序52
4.6.1 明确评价目标52
4.6.2 界定评价内容52
4.6.3 选择与改进评价方法52
4.6.4 制订调查方案53
4.6.5 收集基础数据53
4.6.6 价值评价与修正53
第5章 重庆市耕地经济价值评价54
5.1 耕地的分类与基本特征54
5.1.1 耕地的分类54
5.1.2 耕地的基本特征55
5.2 重庆市耕地利用现状与问题56
5.2.1 重庆市耕地概况56
5.2.2 重庆市耕地利用现状57
5.2.3 重庆市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9
5.3 耕地的经济价值影响因素分析63
5.3.1 自然质量因素64
5.3.2 利用方式因素64
5.3.3 资本因素64
5.3.4 劳动因素64
5.3.5 技术因素65
5.3.6 供求因素65
5.3.7 区位因素65
5.3.8 政策因素66
5.3.9 风险因素66
5.4 重庆市耕地经济价值模型设计与实证研究66
5.4.1 耕地经济价值模型构建66
5.4.2 问卷设计与抽样调查72
5.4.3 数据来源与说明74
5.4.4 模型估计与检验91
5.4.5 模型重构与检验96
5.4.6 模型应用101
第6章 重庆市耕地社会价值评价108
6.1 问卷设计与调查108
6.1.1 调查目的108
6.1.2 CVM前期准备工作108
6.1.3 问卷调查的设计109
6.1.4 引导技术与调查问题110
6.1.5 问卷测评与实地调查111
6.2 耕地社会价值调查基本信息统计113
6.2.1 受访者对耕地社会价值的认知状况分析113
6.2.2 受访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他信息统计116
6.2.3 其他信息描述性统计118
6.2.4 受访者WTP和WTA描述性统计118
6.2.5 农村受访者受偿意愿分布122
6.3 受访者平均WTP和WTA的计算及经济学验证124
6.3.1 变量的选择与定义124
6.3.2 支付卡下WTP和WTA的计算及经济学验证126
6.3.3 二分式下WTP和WTA的计算及检验131
6.4 重庆市耕地资源社会价值估算及结果比较137
第7章 重庆市耕地生态价值评价139
7.1 问卷设计与调查139
7.1.1 前期准备与预调查139
7.1.2 CVM问卷设计140
7.1.3 问卷调查过程143
7.2 受访者基本社会经济特征统计144
7.3 重庆市城乡居民对耕地生态功能及耕地保护的认知状况147
7.4 耕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的分析149
7.4.1 被调查者WTP和WTA的一般统计分析149
7.4.2 平均WTP和WTA计算和经济学验证158
7.5 城乡居民的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166
第8章 重庆市耕地资源收益预测与综合价值评价168
8.1 耕地收益预测168
8.1.1 耕地收益灰色系统预测168
8.1.2 重庆市耕地资源收益动态仿真预测178
8.1.3 预测结果比较与选择203
8.2 重庆市耕地综合价值评价207
8.2.1 耕地综合价值评价207
8.2.2 重庆市耕地综合价值构成与变迁分析209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213
9.1 研究结论213
9.1.1 耕地经济价值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互为因果关系,耕地利用方式和技术因素对耕地经济价值具有关键性影响213
9.1.2 重庆市耕地经济价值呈上升态势,但耕地总体利用水平较低213
9.1.3 重庆市耕地的社会价值增长缓慢,耕地社会价值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态势214
9.1.4 重庆市耕地的生态价值巨大,城乡居民的单项生态功能支付意愿差异较为明显214
9.1.5 家庭收入对城乡居民的支付意愿影响十分明显,但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与受偿意愿相差甚远215
9.1.6 耕地价值系统具有动态性,传统方法大大低估了耕地价值216
9.2 政策建议216
9.2.1 加强高新农业科技的运用与推广,提高耕地利用方式和技术水平,显著增加耕地的经济效益216
9.2.2 逐步建立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大量转移农村人口,实现耕地的规模化经营216
9.2.3 尽快建立耕地流转估价方法和标准体系,促进耕地的有序流转,实现耕地的高效利用217
9.2.4 以合理的耕地补偿标准为基础,建立和完善耕地补偿制度,充分实现耕地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217
附录Ⅰ 耕地价值问卷调查前言219
附录Ⅱ 农村耕地经济价值调查表220
附录Ⅲ 耕地非市场价值引导与认知调查225
附录Ⅳ 耕地社会价值调查228
附录Ⅴ 耕地生态价值调查230
附录Ⅵ 被调查者基本特征及调查效果232
附录Ⅶ 双边界二分式下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EVIEWS样本程序233
参考文献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