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词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认知词汇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0379786.jpg)
- 陈建生,夏晓燕,姚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1722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75页
- 主题词:词汇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认知词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基本理论题解1
第一节 英语词汇研究回顾2
第二节 英语词汇研究历史分期4
第三节 认知词汇学的哲学基础8
第四节 认知词汇学的方法论11
第五节 认知词汇学的心理学基础13
第六节 认知词汇学的语言观16
第二章 词汇理据性研究24
第一节 认知词汇学理据观24
第二节 词汇理据性的认知机制27
一、命题激活机制28
二、意象图式机制29
三、隐喻映射机制30
四、转喻映射机制31
第三节 词汇理据性的表现32
一、拟声理据33
二、拟象理据35
三、语音理据38
四、形态理据40
五、语义理据49
第三章 词汇组织56
第一节 词汇对称系列57
一、汉语中的对称结构57
二、英语中的对称结构59
三、词汇绝对对称系列61
四、词汇相对对称系列65
第二节 词汇体系69
一、分支词汇体系70
二、非分支词汇系列73
第四章 词义范畴化与非范畴化79
第一节 范畴化80
一、基本范畴80
二、上位范畴83
三、下位范畴85
四、词义扩展87
第二节 非范畴化94
一、新事物的出现95
二、词语感情色彩改变95
三、模糊和精确的转化96
四、句法功能转变97
第三节 再范畴化101
第五章 词汇的多义性103
第一节 一词多义现象104
一、词义的认知性105
二、词义的有理性108
三、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110
第二节 一词多义的形成机制111
一、认知隐喻理论112
二、一词多义的隐喻形成机制115
第三节 一词多义的途径119
一、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119
二、一词多义的隐喻延伸途径124
第六章 语法化130
第一节 语法化的来源130
一、语法化理论的兴起130
二、语法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131
三、广义和狭义的语法化132
四、语法化的动因134
五、语法化的特征136
第二节 语法化的认知机制138
一、语法化过程138
二、语法化的认知模式140
第三节 语法化的分类145
一、词类语法化145
二、构词语法化151
三、语篇语法化154
四、语用功能语法化155
五、命题图式与时体标记156
第七章 词汇化158
第一节 词汇化的认知机制159
一、词汇化的概念整合机制160
二、词汇化模式161
第二节 词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66
一、认知需要166
二、民族文化差异166
三、语言模式的差异167
第三节 主要词汇化类型167
一、音系词汇化167
二、形态词汇化168
三、语义词汇化174
四、句法结构词汇化176
第八章 词汇的逻辑意义183
第一节 内部命题逻辑184
一、合取关系184
二、析取关系185
三、否定关系187
第二节 外部概念逻辑188
一、蕴含关系188
二、等值关系197
三、衍推关系198
第三节 语篇连贯逻辑199
一、小句的语义关系199
二、小句的语义连贯201
第九章 词汇的意象意义204
第一节 意象204
一、选择变量205
二、视角变量206
三、凸显变量207
四、加细程度变量207
第二节 意象意义208
一、范畴化与意象意义209
二、语法功能与意象意义212
第十章 词义的联想与搭配218
第一节 词义的观念论和联想论218
第二节 词义的联想方式220
一、词汇网络联想220
二、词义原型联想231
三、词汇交际义联想238
第三节 词汇的搭配245
一、词汇共现245
二、词汇选择限制253
第十一章 词的使用与理解258
第一节 注意种族贬义词汇用法258
一、传播媒介促进贬义词汇发展260
二、种族贬义词的内部形式变化261
三、种族贬义词的外部特征描述262
四、种族贬义词汇的非范畴化过程263
第二节 注意性别歧视词汇用法267
一、两性语言交际中的性别原型268
二、性别歧视词汇272
三、性别歧视谚语276
第三节 注意俚语词汇用法278
一、现代美国俚语279
二、美国俚语生成的宏观模式282
三、美国俚语生成方式287
第四节 注意地域性词汇用法290
一、美国英语词汇291
二、新西兰英语词汇297
三、加拿大与澳大利亚英语词汇302
第十二章 构式与词汇305
第一节 构式压制306
一、构式与词汇互动306
二、构式与词汇的误配312
第二节 词汇压制315
一、名词压制316
二、动词压制319
三、副词压制321
四、形容词压制325
第十三章 习语331
第一节 习语的认知机制332
一、概念隐喻机制333
二、概念转喻机制335
三、概念整合机制336
四、常规知识337
第二节 习语意义的构建339
一、影响习语理解的主要因素340
二、习语的特性342
第三节 习语的来源344
一、来源于历史事件344
二、来源于地理环境、生存空间的影响345
三、来源于风俗习惯345
四、来源于宗教文化346
五、来源于童话、神话和寓言故事346
六、来源于文学作品347
七、来源于体育运动347
八、来源于动植物、人名、地名等347
第四节 习语的分类348
一、成语348
二、典故350
三、谚语352
四、俚语354
参考文献357
后记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