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工作人员常见犯罪及防范策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工作人员常见犯罪及防范策略
  • 鲁正清著 著
  • 出版社:
  • ISBN:97872220910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金融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金融工作人员常见犯罪及防范策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预防金融工作人员犯罪的必要性认知1

一、金融海啸爆发的深刻警示2

(一)贪婪成性犯的罪4

(二)追逐暴利造的孽7

(三)超前消费惹的祸13

(四)疏于监管铸的错16

二、维护金融安全的客观需要21

三、控制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26

四、维护员工权益的有效手段32

第二章 金融工作人员犯罪基础知识35

一、刑法基础理论35

(一)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35

(二)我国刑法的基本范畴37

二、金融犯罪知识40

(一)学习金融犯罪知识的重要性40

(二)金融犯罪41

(三)金融犯罪的分类44

(四)金融工作人员犯罪的岗位环节表现49

第三章 金融工作人员常见犯罪53

一、典型的金融工作人员犯罪53

(一)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53

(二)金融工作人员受贿罪57

(三)受贿罪62

(四)金融工作人员挪用资金罪69

(五)金融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73

(六)背信运用受托财产罪77

(七)违法发放贷款罪80

(八)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85

(九)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90

(十)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94

(十一)对违法票据承兑、付款、保证罪97

(十二)职务侵占罪101

(十三)贪污罪104

二、与金融工作人员犯罪相关的金融犯罪108

(一)伪造货币罪108

(二)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113

(三)持有、使用假币罪117

(四)变造货币罪120

(五)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123

(六)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批准文件罪127

(七)高利转贷罪131

(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35

(九)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142

(十)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147

(十一)妨害信用卡管理罪150

(十二)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156

(十三)洗钱罪161

(十四)集资诈骗罪170

(十五)贷款诈骗罪176

(十六)票据诈骗罪183

(十七)金融凭证诈骗罪187

(十八)信用证诈骗罪192

(十九)信用卡诈骗罪196

第四章 金融工作人员犯罪的现实性特征202

一、腐败程度加深,涉案层级攀升202

二、团伙作案明显,犯罪手段隐蔽214

三、内外勾结作案,犯罪动机贪婪222

四、涉外因素增强,携款潜逃增多241

五、涉案金额巨大,危害后果严重246

第五章 金融工作人员犯罪的规律性原因263

一、社会性原因263

(一)体制不顺264

(二)机制不灵268

(三)政策不稳272

(四)规制不全274

二、管理性原因279

(一)管理不到位279

(二)教育不贴切285

(三)监督不给力289

(四)制度不落实294

三、个体性因素297

(一)人生价值扭曲298

(二)心理状态失衡300

(三)侥幸心理作祟303

(四)法律意识淡漠304

第六章 金融工作人员犯罪的防控性对策311

一、压缩一个空间312

(一)转变防控观念,提高防控意识313

(二)坚持标本兼治,完善防控机制313

(三)拓宽防控领域,提高防控能力315

(四)改善防控手段,完善防控措施316

二、构筑两条防线318

(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心理防线319

(二)提高法律意识,筑牢法制防线325

三、建立三个支点329

(一)安全预警系统支点329

(二)人事教育系统支点330

(三)案件查处系统支点332

四、做到四个结合336

(一)依法经营与规范管理结合336

(二)内部控制与外部防范结合336

(三)完善制度与落实责任结合338

(四)科学防治与重在治本结合338

五、落实五项措施339

(一)责任约束治源头340

(二)强化管理固根基341

(三)执行制度作保障348

(四)监督制约最关键353

(五)心理调适不可少359

结语370

参考文献372

后记37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