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 增订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 增订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68/34564483.jpg)
- 张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16004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404页
- 主题词:宪法-权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 增订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中国宪法学的法解释学转向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范围:基本权利规范分析框架的建立4
第三节 研究方法6
一、法教义学方法6
二、比较解释方法13
三、案例实证方法17
第四节 内容概要18
附录1形式法治与法教义学21
附录2宪法文本下的价值冲突与技术调和28
第二章 “基本权利一国家义务”的对应关系35
第一节 “权利—义务”的对应关系35
第二节 基本权利与国家义务的性质37
一、基本权利:“主观权利”还是“客观法”37
二、国家义务:“宪法义务”还是“政治义务”38
三、基本权利的生成过程理论39
第三节 宪法文本之规定40
一、西方宪法之规定40
二、社会主义宪法之规定42
第四节 原理43
一、国家—社会二元论及其变迁44
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48
第五节 “基本权利—国家义务”对应关系的松动50
一、基本权利的第三人效力理论51
二、国家行为理论53
第六节 “基本权利一国家义务”对应关系的坚持56
第三章 基本权利规范分析框架的革新60
第一节 传统框架:基本权利的分类60
第二节 二分法的崩溃62
一、基本权利分类的相互叠加62
二、“自由权—社会权”二分法的相对化66
第三节 框架的革新:基本权利的功能体系68
一、“元研究”的必要性68
二、基本权利的功能体系69
三、基本权利规范内涵分析的逻辑地图70
附录3 基本权利的体系思维72
第四章 基本权利的防御权功能与国家的消极义务113
第一节 防御权功能的概念与界定113
一、防御权功能的概念与特征113
二、防御权功能与类似概念的区分和界定115
第二节 我国宪法规定所体现的防御权功能120
第三节 防御权功能的地位122
一、防御权功能在西方宪法中的地位123
二、防御权功能在社会主义宪法中的地位125
第四节 国家各机关的消极义务127
一、立法机关的消极义务127
二、行政机关的消极义务143
三、司法机关的消极义务147
附录4 纪念鲁道夫·赫斯集会案150
附录5 机动车限行、财产权限制与比例原则169
第五章 基本权利的受益权功能与国家的给付义务184
第一节 受益权功能的概念与分类184
一、受益权功能的概念与界定184
二、受益权功能的法律特征187
三、受益权功能的分类188
第二节 国家给付义务的概念与地位188
一、给付义务的基本概念及其与消极义务的关系188
二、给付义务的法律特征189
第三节 消极受益权功能与司法救济义务191
一、消极受益权功能191
二、国家的司法救济义务193
第四节 积极受益权功能与物质给付义务201
一、积极受益权功能201
二、国家的物质给付义务202
第五节 各国家机关对给付义务之分担211
一、行政机关211
二、立法机关213
三、司法机关215
第六章 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功能与国家的保护义务217
第一节 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217
一、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的起源218
二、基本权利双重性质理论的基本内容224
第二节 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功能的内容229
一、制度性保障229
二、组织与程序保障231
三、保护义务235
第三节 我国宪法规定所体现的客观价值秩序功能239
一、我国宪法规定所体现的制度性保障以及组织与程序保障功能240
二、我国宪法规定所体现的保护义务功能241
三、我国宪法规定所体现的扩散作用241
四、对宪法规范“纲领性”的重新阐释242
第四节 国家保护义务的概念与地位244
一、国家保护义务的基本概念244
二、国家保护义务的特征245
三、国家保护义务在国家义务体系中的地位247
第五节 主观权利与客观价值秩序的相互关系251
一、主观权利与客观法之区分251
二、主观权利与客观法之联系255
第六节 国家各机关对国家保护义务的分担260
一、立法机关:履行“宪法委托”的义务261
二、行政机关保护行政与计划行政262
三、司法机关:法律的合宪性解释263
附录6 学术自由的组织保障265
第七章 基本权利的构成、限制、竞合与冲突289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相互关系289
第二节 基本权利构成与限制的“外部理论”与“内部理论”290
一、外部理论290
二、内部理论291
三、外部理论与内部理论的效果比较291
四、外部理论与基本权利功能292
第三节 基本权利的竞合292
一、非真正的基本权利竞合(法条竞合)293
二、真正的基本权利竞合(想象竞合)294
第四节 基本权利的冲突294
一、基本概念与界定294
二、基本权利冲突问题的范围296
三、基本权利冲突的规范结构299
四、解决基本权利冲突的相关理论300
五、解决基本权利冲突的模式选择306
附录7 “近亲属证人免于强制出庭”之合宪性限缩315
附录8 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341
参考文献365
初版后记386
增订版后记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