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判例刑法学 第2版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判例刑法学 第2版 下
  • 陈兴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5035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714页
  • 文件大小:105MB
  • 文件页数:730页
  • 主题词:刑法-判例-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判例刑法学 第2版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1

第1节 以盗窃为目的放火烧毁货物列车行为之定性研究1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1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3

三、罪名分析6

四、裁判理由的评判9

五、结论17

第2节 以报复特定人为目的的爆炸行为之定性研究17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18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19

三、公共危险的司法判断20

四、爆炸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竞合23

五、裁判理由的评判29

第3节 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之定性研究30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30

二、涉案罪名的法理分析31

三、肇事后被害人是否死亡的认定38

四、交通肇事后误以为死亡而遗弃的定罪44

五、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定罪45

六、犯罪形态的界定50

第2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51

第1节 利用资金优势等方式操纵证券市场行为之定性研究51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52

二、证券犯罪的一般性论述55

三、操纵证券市场罪的法理分析58

四、裁判理由的评判62

第2节 合法贷款后采用欺诈手段拒不还贷行为之定性研究74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74

二、裁判理由77

三、理论分析79

四、拒不还贷行为的定性82

五、从裁判理由引发的思考85

第3节 使用伪造的银行存单作抵押骗取贷款行为之定性研究90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90

二、争议及其理由93

三、涉案罪名的法理分析95

四、裁判理由的评判100

五、结论103

第4节 擅自制作网络游戏外挂出售牟利行为之定性研究104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104

二、非法经营罪的法理分析107

三、裁判理由的评判121

第5节 协助他人掩饰毒品犯罪所得行为之定性研究128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128

二、洗钱罪的法理分析129

三、裁判理由的评判137

第3章 侵犯人身权利罪148

第1节 教唆或者帮助他人自杀行为之定性研究148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148

二、争议及评析151

三、理论分析156

四、进一步的思考161

第2节 故意杀人后取财行为之定性研究163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164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166

三、理论分析167

四、补论174

第3节 婚内强奸行为之定性研究175

一、婚内无奸的法理分析175

二、白俊峰强奸案:婚内无奸之判例180

三、王卫明强奸案:婚内无奸之例外184

第4节 杀害被绑架人行为之定性研究190

一、王建平绑架案的案情及诉讼过程191

二、绑架罪加重构成的法理分析192

三、杀害被绑架人的理解199

四、王建平绑架案裁判理由的评判201

五、绑架杀人未遂的处理:以吴德桥绑架案为例的分析206

六、补记215

第5节 虐待过程中故意伤害致死行为之定性研究216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216

二、涉案罪名的法理分析218

三、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之关系223

四、虐待过程中故意伤害行为的定性227

第4章 侵犯财产罪230

第1节 拘禁他人并向其勒索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230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230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233

三、绑架罪的沿革及特征235

四、绑架罪与抢劫罪之区分238

五、裁判理由的评判241

第2节 盗窃虚拟财产行为之定性研究244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244

二、虚拟财产的现实背景246

三、虚拟财产的特征251

四、虚拟财产的认定252

五、虚拟财产的性质258

六、走向电磁数据保护的司法径路263

七、结语273

第3节 窃取被司法机关扣押的本人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273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273

二、窃取本人财物行为之定性276

三、陆惠忠案的评判279

四、王彬案的评判287

五、叶文言盗窃案的评判291

六、进一步的引申298

第4节 利用柜员机故障恶意取款行为之定性研究302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302

二、民事不法抑或刑事犯罪315

三、侵占罪之非议324

四、诈骗罪之质疑330

五、盗窃罪之论证335

六、余论345

第5节 捡拾存折后猜配密码冒名取款行为之定性研究346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346

二、分歧意见及裁判理由348

三、捡拾存折行为的性质351

四、本案存折的性质358

五、取款行为之定性362

六、补记365

第6节 犯罪的掩盖行为与掩护行为之定性研究367

一、何起明案的案情及诉讼过程368

二、何起明案的分歧意见及裁判理由368

三、相关罪名的法理分析370

四、何起明案裁判理由的评判377

五、犯罪掩盖行为与掩护行为的定性:以陈平案与刘勤记案为例的分析379

第7节 故意毁坏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385

一、朱建勇案的案情及裁判理由385

二、朱建勇案裁判理由的评判387

三、孙静案的案情及裁判理由400

四、孙静案裁判理由的评判402

第8节 事后抢劫行为之定性研究410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411

二、事后抢劫的性质414

三、事后抢劫的构成418

四、事后抢劫的共犯430

第9节 侵占基于业务活动而管理的单位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433

一、职务侵占罪的一般性论述433

二、张珍贵职务侵占案:主体之认定438

三、赵某盗窃案: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444

四、贺豫松职务侵占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449

五、职务便利与工作便利的混合453

第10节 彩票销售人员不交纳投注金购买彩票行为之定性研究455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456

二、分歧意见及理由458

三、罪名分析:需排除的罪名462

四、罪名分析:待论证的罪名469

五、补论471

第5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473

第1节 明知他人杀人后帮助毁灭证据行为之定性研究473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474

二、争议及裁判理由475

三、立法沿革分析476

四、包庇罪与帮助毁灭证据罪的区分481

五、裁判理由的评判485

第2节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之引诱行为之定性研究487

一、引言:罹难律师来信487

二、案情及诉讼过程488

三、裁判理由490

四、理论分析492

五、引诱是否包括诱导性询问之辨析497

六、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之立法完善500

七、余论:没有答案的回信501

八、补记502

第3节 聚集多人进行斗殴造成重伤行为之定性研究504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505

二、聚众斗殴行为的认定511

三、聚众斗殴首要分子的认定518

四、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转化定罪518

五、余论524

第4节 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行为之定性研究526

一、案情527

二、快播公司经营模式的性质530

三、快播公司主管人员的监管义务539

四、快播公司主管人员不履行义务的刑事责任545

第6章 贪污贿赂罪563

第1节 利用企业改制侵吞公共财物行为之定性研究563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564

二、主体分析566

三、主体演变572

四、行为定性589

五、数额认定595

第2节 承包租赁经营中挪用公款行为之定性研究598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599

二、挪用公款罪的法理分析604

三、裁判理由的评判610

第3节 以与请托人合办公司获取利润名义收受贿赂行为之定性研究616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616

二、变相受贿行为的司法解释620

三、潘玉梅、陈宁受贿案的法理分析623

四、结语632

第4节 没有事前约定的事后受财行为之定性研究633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633

二、争议及其理由635

三、理论分析637

四、观点辩驳640

五、裁判理由的评判649

第5节 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之定性研究651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一般性论述651

二、刘忠伟私有国有资产案:从贪污罪到私分国有资产罪652

三、杨代芳贪污案:从私分国有资产罪到贪污罪660

四、李祖清私分国有资产案:国有资产的界定666

第7章 渎职罪676

第1节 超越职权出具鉴证书造成财产损失行为之定性研究676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676

二、罪名分析679

三、裁判理由的评判685

第2节 工程监管失职造成桥梁垮塌行为之定性研究690

一、案情及诉讼过程690

二、罪名分析695

三、裁判理由的评判702

四、补记707

附录Ⅰ 案名索引708

附录Ⅱ 主题索引710

附录Ⅲ 案名与主题复合索引7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