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竞争法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竞争法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472568.jpg)
- 曾宪义,王利明总主编;徐孟洲,孟雁北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8273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反不正当竞争-经济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竞争法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竞争法基础理论5
第一章 竞争和竞争相关理论5
第一节 竞争概述6
一、竞争的概念与特征6
二、竞争的种类8
三、竞争的功能9
四、竞争与竞争法10
第二节 竞争理论10
一、现代竞争理论的产生11
二、最佳竞争强度理论13
三、竞争自由理论13
四、芝加哥学派的竞争理论14
五、新产业组织理论15
第三节 市场规制理论16
一、市场规制及其特征16
二、市场规制理论的发展17
三、市场规制与竞争秩序19
第二章 竞争法的概念、原则与地位22
第一节 竞争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23
一、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23
二、竞争法的调整对象24
第二节 竞争法的立法模式25
一、法群式立法模式26
二、法典式立法模式26
三、我国竞争法的立法模式29
第三节 竞争法的基本原则30
一、保护竞争主体平等竞争地位的原则30
二、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原则31
三、社会整体利益优先的原则32
第四节 竞争法的作用34
一、竞争法作用的相关学说34
二、各国(地区)竞争法的立法目的34
三、竞争法的作用35
第五节 竞争法的地位37
一、竞争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37
二、竞争法与相关法的关系38
第三章 竞争法的历史沿革42
第一节 各国竞争法的历史沿革43
一、美国竞争法43
二、德国竞争法49
三、日本竞争法52
四、其他国家的竞争法54
第二节 我国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56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产生和发展56
二、我国反垄断法的产生和发展56
三、我国台湾地区竞争法58
第三节 国际竞争法的产生与发展59
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60
二、欧盟竞争法60
三、联合国《控制限制性商业惯例的多边协议的公平原则和规则》62
四、世界贸易组织法中的竞争法律制度62
五、竞争法的国际化趋势63
第四章 竞争主体66
第一节 竞争主体概述67
一、各国(地区)竞争法对竞争主体的称谓67
二、我国竞争法对竞争主体的称谓68
第二节 经营者69
一、普通商事企业69
二、特殊企业71
三、个人72
第三节 经营者团体73
一、行业协会与竞争73
二、竞争法对行业协会维护竞争行为的鼓励74
三、竞争法对行业协会反竞争行为的制约75
第四节 除国务院以外的行政主体75
一、行政主体概述75
二、除国务院以外的行政机关76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78
第五章 竞争法的执法机构和执法程序80
第一节 竞争法的执法机构81
一、西方主要国家(地区)竞争法的执法机构81
二、我国竞争法的执法机构85
第二节 竞争法的执法程序87
一、西方主要国家竞争法的执法程序87
二、我国竞争法的执法程序90
三、竞争法实施的司法程序92
第二编 反垄断法97
第六章 反垄断法总论97
第一节 垄断和垄断行为概述98
一、垄断和垄断行为的概念98
二、垄断行为的传统分类99
三、垄断行为和限制竞争行为的比较100
第二节 反垄断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102
一、反垄断法的概念102
二、反垄断法的调整对象103
三、我国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104
第三节 反垄断法的特征105
一、国家干预性106
二、社会本位性106
三、经济政策性106
第四节 反垄断法实施的原则107
一、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的由来107
二、本身违法原则108
三、合理原则110
第五节 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权112
一、国际法确定管辖权的基本原则112
二、美国反垄断法的域外管辖权——“效果原则”113
三、欧盟竞争法的域外管辖权114
四、适用域外管辖权面临的司法障碍及解决路径115
五、我国《反垄断法》对域外管辖权的规定117
第七章 垄断协议行为规制120
第一节 垄断协议行为概述120
一、垄断协议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20
二、垄断协议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122
三、反垄断法规制垄断协议行为的理念126
四、各国(地区)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制128
第二节 横向垄断协议行为130
一、横向垄断协议行为概述130
二、固定价格行为131
三、限制数量行为133
四、市场划分协议行为134
五、联合抵制交易行为134
六、限制购买或者开发新技术与新产品行为135
第三节 纵向垄断协议行为136
一、纵向垄断协议行为概述136
二、限制转售价格行为137
第四节 垄断协议豁免制度138
一、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的概念139
二、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的具体情形139
三、各国(地区)反垄断法关于垄断协议豁免制度的规定140
第八章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制145
第一节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制度概述145
一、独占、寡占与市场效果146
二、结构主义立法和行为主义立法147
三、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度的宗旨148
第二节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148
一、市场支配地位概述148
二、各国(地区)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150
三、我国竞争法对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152
四、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标准和方法154
第三节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及法律规制155
一、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概述156
二、剥削性定价行为及法律规制158
三、掠夺性定价行为及法律规制160
四、附条件交易行为及法律规制162
五、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及法律规制163
六、滥用经济优势行为的法律规制164
第九章 经营者集中行为规制167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行为法律规制概述168
一、经营者集中的界定168
二、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具体表现169
三、各国(地区)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的规制171
四、我国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行为的法律规制177
第二节 控制经营者集中的标准178
一、我国对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178
二、各国反垄断法规定的控制经营者集中的审查标准179
三、反垄断法对经营者集中控制的豁免制度181
第三节 控制经营者集中的程序182
一、经营者集中的申报182
二、经营者集中的审查183
三、经营者集中的审查决定186
四、违反申报义务的法律后果189
第十章 行政性垄断行为规制191
第一节 行政性垄断行为规制概述192
一、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概念192
二、行政性垄断行为的特征193
三、行政性垄断行为的危害194
第二节 行政性垄断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194
一、地区垄断194
二、部门垄断195
三、强制联合限制竞争195
四、行政强制交易行为196
第三节 行政性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196
一、规制行政性垄断行为的几种不同观点196
二、各国(地区)反垄断法对行政性垄断行为的规制197
三、我国竞争立法对行政性垄断行为的规制199
第三编 反不正当竞争法207
第十一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总论207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定208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08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209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211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特征212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212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征212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与一般条款213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213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一般条款214
第四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关系218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区别218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联系219
第十二章 市场混同行为规制221
第一节 市场混同行为概述221
一、市场混同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21
二、“误认”或“混淆”结果的认定223
三、市场混同行为的法律规制225
第二节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226
一、假冒他人注册商标行为的界定227
二、假冒未注册商标行为的法律规制228
第三节 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行为229
一、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行为的界定229
二、知名商品的界定231
第四节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行为234
一、企业名称或姓名234
二、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的行为的构成要件234
三、商标与使用企业名称的冲突235
第十三章 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规制238
第一节 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概述239
一、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的概念239
二、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的特征239
三、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的法律规制240
第二节 虚假或引人误解宣传行为的界定241
一、虚假宣传行为的界定242
二、引人误解宣传行为的界定242
三、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的比较244
第三节 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的表现形式245
一、引人误解或虚假的广告宣传行为245
二、对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246
三、对商品质量的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247
四、对商品产地的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247
五、其他引人误解或虚假宣传行为248
第十四章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规制250
第一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概述251
一、有奖销售251
二、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252
第二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252
一、各国竞争法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252
二、我国法律对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规制253
第三节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表现形式255
一、附赠式有奖销售行为255
二、抽奖式有奖销售行为256
三、我国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256
第十五章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规制259
第一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概述260
一、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及其危害260
二、各国法律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制260
三、我国法律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规制262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界定264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和特征264
二、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265
三、商业秘密与客户名单267
第三节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表现形式268
一、不当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268
二、不当披露、使用、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269
三、合法持有但违反义务或要求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270
四、第三人恶意获取、使用或者披露商业秘密的行为270
五、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71
第十六章 商业贿赂行为规制274
第一节 商业贿赂行为概述275
一、商业贿赂行为的概念275
二、商业贿赂行为的特征276
第二节 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277
一、各国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277
二、我国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法律规制279
第三节 商业贿赂行为的表现形式280
一、商业贿赂行为与回扣行为280
二、商业贿赂行为与佣金行为281
三、商业贿赂行为与附赠行为281
四、其他商业贿赂行为282
第十七章 商业诋毁行为规制284
第一节 商业诋毁行为概述285
一、商业诋毁行为的概念和特征285
二、商业诋毁行为的表现形式286
三、商业诋毁行为的危害287
第二节 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规制287
一、各国对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规制287
二、我国对商业诋毁行为的法律规制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