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小说法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小说法程
  • 哈米顿著;华林一译;吴密校订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27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小说法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译例1

马太斯原序1

第一章 稗史之目的1

稗史为表现真理之工具1

实事与稗史中之事实2

真理与事实2

寻求真理3

三种必经之程序4

轻重之不同4

稗史之为艺与化学6

稗史与实际6

稗史与历史8

稗史与传记8

传记历史及稗史9

真实之稗史9

谎妄之稗史10

稗史中违反真理轻微之过失11

违反真理重大之过失12

偶遇事实之无用13

所造人物之独立13

稗史较平常报告之事实为真实14

例外与定律15

真实为不朽惟一之条件16

稗史之道德与不道德16

智慧之能力18

智慧与定法18

普通经验与特殊经验19

广泛经验与精深经验19

能经验之性情20

好奇与同情21

第二章 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21

表现真理之二法21

作家非写实则浪漫22

郭劳福不当之分别23

第二不完善之分别24

第三不完善之分别25

卜立之反面定义26

真正之分别在方法而不在材料27

科学的发明与美术的表现28

霍桑之明证28

哲学的程式29

归纳与演绎29

写实派作家之归纳方法30

浪漫派作家之演绎方法30

写实主义亦如归纳的科学为近世之出品31

写实主义之所长32

浪漫主义之所长33

写实主义之受制33

浪漫主义之自由34

二法无分优劣36

写实主义之流弊37

浪漫主义之流弊38

第三章 叙事文之性质39

已论材料继论方法39

为文四法40

(一)辨论法40

(二)解说法40

(三)描写法41

(四)叙事法为稗史自然方法41

连贯与连续41

人生为时间的美术为论理的43

叙事能力44

叙述故事之快乐45

叙述故事而无快乐46

发达叙事能力之方法46

事实二字之意义47

如何使事实发生47

重动作之叙事文50

重人物之叙事文50

结论51

第四章 结构52

叙事文为提炼之人生52

叙事文之合一53

确定之目标54

分析的构造与总合的构造55

结构之重要55

初简之叙事法56

直接的事实与间接的事实56

荡子体58

结构之定义59

组织之复杂60

主结61

始中终61

副结构62

散漫之叙事文与紧密之叙事文63

故事叙述之多寡63

叙述故事始于何处66

论理的蝉联与时间的连续66

系结与解结67

结上接下67

第五章 人物68

人物须有使阅者识知之价值68

阅者个人程度性质之不同69

稗史中重大人物有普遍之兴味70

公性71

个性71

寓意稗史之弊病71

描写过实之人物之弊病72

不变的人物与变的人物73

直接与间接表现人物性质之方法74

二法又可各分为数法74

(甲)直接表现人物性质之方法75

(一)论说法75

(二)描写法76

(三)心理分析法77

(四)其他人物评论法79

(乙)间接表现人物性情之方法80

(一)以言语表现法80

(二)以动作表现法82

(三)以对于其他人物之影响表现法83

(四)以环境表现法85

第六章 环境86

图画史上背景之进化87

(一)第一时期87

(二)第二时期88

(三)第三时期88

稗史史上之环境有相似之进化89

(一)第一时期89

(二)第二时期89

(三)第三时期90

(甲)环境有助于动作90

(乙)环境有助于人物91

环境与人物感情之融合91

以人情强傅实物之谎谬92

环境与人物感情之违反93

环境之反嘲94

美术的应用与哲学的应用94

(一)环境为动作之动机94

(二)环境于人物之影响97

环境为稗史中之主人98

气候之作用98

浪漫环境与写实环境100

爱伦波之浪漫环境101

伊略脱之写实环境102

气象与土色102

结论103

第七章 叙事文之述法104

述法之重要104

述法分二类第一身称与第三身称105

(甲)第一类述法之重分106

(一)由主要人物叙述法106

(二)由不甚重要之人物叙述法109

(三)由若干人物叙述法110

(四)书札法111

(乙)第二类述法之重分111

(一)无限制之述法112

(二)有限制之述法113

(三)极严密之述法115

叙述之语气别为二非个人的语气与个人的语气115

(一)非个人的语气115

(二)个人的语气116

述法为构成全故事之一元素118

述法为叙事文之主人119

第八章 叙事文之主重处120

主形质与副形质120

美术以主重示二者之分别120

示主重之法121

(一)以篇末为主重处121

(二)以篇端为主重处123

(三)以段节示主重法124

以位置示主重申论124

(四)以轻重相称示主重法126

(五)以轻重倒置示主重法126

(六)以反复申言示主重法127

(七)以反对示主重法128

(八)以极峯示主重法130

(九)以惊奇示主重法131

(十)以迟延示主重法132

(十一)以摹仿动作示主重法133

第九章 史诗戏剧与小说134

稗史为普通之名词135

散体叙事文与韵体叙事文135

稗史三体137

(甲)史诗体137

(乙)戏剧体141

(一)演员于戏剧之影响141

(二)剧场于戏剧之影响143

(三)观众于戏剧之影响143

重编为戏剧之小说146

(丙)小说体146

第十章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147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147

长篇小说与中篇小说149

短篇小说为独立之一体149

爱伦波之名言150

马太斯之定则151

短篇小说之定义153

此定义之解释153

(一)独一之叙事文感应153

(二)最经济之法154

(三)最能动人之力154

故事之篇幅短者非短篇小说155

短篇小说之篇幅长者156

卜立之批评157

长篇小说作家与短篇小说作家159

短篇小说较长篇小说为有美术161

短篇小说几尽为浪漫的162

第十一章 短篇小说之构造162

构造短篇小说最佳之方法惟一162

短篇小说构造之问题163

篇端之位置164

篇末之位置166

爱伦波乌鸦之分析167

李奇亚之分析168

浪子回头之分析174

短篇小说之文笔177

第十二章 文笔178

构造与文笔178

文笔可觉不可知179

文笔为绝对之物179

语言感人分二途179

实例180

谐声字181

追忆字182

缀音之排置182

史梯芬孙论文183

声律183

字母之排置183

文笔为优美之艺术185

文笔与稗史185

谓文笔为偶得者之谬论188

文笔祇可直觉188

方法与材料189

内容与外形189

二者之融合193

作者之人格194

结论1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