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赵歆冬,丁怡洁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0246596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1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284页
- 主题词:混凝土结构-高等学校-教材;砌体结构-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混凝土及砌体结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绪论1
1.1 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1
1.2 钢筋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1
1.3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2
1.4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发展2
1.4.1 混凝土结构发展概况2
1.4.2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3
1.4.3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趋势3
1.5 砌体结构的一般概念5
1.5.1 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发展5
1.5.2 砌体结构的特点及应用范围6
1.6 本书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学习方法6
1.6.1 本书的主要内容7
1.6.2 本书的特点及学习方法7
小结8
复习思考题8
2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9
2.1 钢筋的物理力学性能9
2.1.1 钢筋的成分、级别和品种9
2.1.2 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性能10
2.1.3 钢筋的冷加工13
2.1.4 钢筋的选用原则13
2.2 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14
2.2.1 混凝土的强度14
2.2.2 混凝土的变形18
2.2.3 混凝土的选用原则22
2.3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22
2.3.1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22
2.3.2 粘结强度及影响因素23
2.3.3 钢筋的锚固和连接24
小结27
复习思考题27
3结构设计方法29
3.1 结构设计的要求29
3.2 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及抗力30
3.2.1 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效应30
3.2.2 结构抗力31
3.3 荷载与材料强度取值31
3.3.1 荷载代表值的确定31
3.3.2 材料强度标准值的确定33
3.4 工程结构设计计算方法33
3.4.1 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计算方法33
3.4.2 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34
3.5 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37
3.5.1 结构的设计状况37
3.5.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38
3.5.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39
小结41
复习思考题41
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2
4.1 概述42
4.1.1 受弯构件的受力特点和配筋形式42
4.1.2 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43
4.2 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性能试验研究45
4.2.1 试验方案45
4.2.2 适筋梁正截面受力的三个阶段45
4.2.3 正截面受弯的三种破坏形态48
4.3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48
4.3.1 基本假定48
4.3.2 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形49
4.3.3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和最小配筋率50
4.4 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2
4.4.1 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52
4.4.2 基本公式的应用53
4.4.3 计算系数及其应用56
4.5 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7
4.5.1 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58
4.5.2 双筋矩形截面的计算方法59
4.6 T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62
4.6.1 T形截面受压翼缘的计算宽度62
4.6.2 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64
4.6.3 T形截面的计算方法66
小结69
复习思考题69
5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71
5.1 概述71
5.1.1 受压构件的分类71
5.1.2 受压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71
5.2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73
5.2.1 轴心受压普通箍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74
5.2.2 轴心受压螺旋箍筋柱正截面受压承载力76
5.3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分析78
5.3.1 破坏形态78
5.3.2 大、小偏心受压破坏的界限80
5.3.3 附加偏心距ea和初始偏心距e80
5.3.4 偏心受压构件的二阶效应80
5.4 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83
5.4.1 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83
5.4.2 截面设计85
5.4.3 截面复核91
5.5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92
5.5.1 基本公式及适用条件92
5.5.2 截面设计93
5.5.3 截面复核95
小结96
复习思考题97
6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98
6.1 概述98
6.2 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98
6.3 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受拉承载力计算99
6.3.1 小偏心受拉(e0≤h/2-as)99
6.3.2 大偏心受拉(e0≤h/2-as)101
小结103
复习思考题103
7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04
7.1 概述104
7.2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力分析104
7.2.1 梁斜截面受力分析104
7.2.2 梁沿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106
7.2.3 影响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107
7.3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08
7.3.1 受力分析108
7.3.2 仅配有箍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09
7.3.3 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10
7.3.4 公式的适用范围110
7.3.5 板类构件的受剪承载力111
7.4 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112
7.4.1 计算截面确定112
7.4.2 设计计算步骤112
7.5 钢筋混凝土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和钢筋构造要求117
7.5.1 抵抗弯矩图118
7.5.2 纵筋的截断119
7.5.3 钢筋的构造要求120
小结122
复习思考题122
8受扭构件扭曲截面承载力计算125
8.1 概述125
8.2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25
8.2.1 素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125
8.2.2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126
8.2.3 纯扭构件的受扭承载力126
8.3 矩形截面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28
8.3.1 剪扭承载力相关性128
8.3.2 矩形截面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29
8.3.3 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29
8.4 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30
8.4.1 截面尺寸限制条件及构造配筋要求130
8.4.2 弯剪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31
小结131
复习思考题132
9混凝土结构适用性及耐久性133
9.1 概述133
9.2 裂缝宽度计算133
9.2.1 裂缝的形成、分布及开展过程133
9.2.2 平均裂缝间距134
9.2.3 平均裂缝宽度136
9.2.4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136
9.3 受弯构件变形验算137
9.3.1 混凝土受弯构件变形计算的特点137
9.3.2 短期刚度B e137
9.3.3 受弯构件刚度B138
9.3.4 受弯构件挠度计算138
9.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139
9.4.1 影响结构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139
9.4.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140
小结141
复习思考题141
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142
10.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142
10.2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143
10.3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143
10.3.1 先张法143
10.3.2 后张法144
10.4 锚具144
10.5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146
小结147
复习思考题147
11混凝土楼盖结构148
11.1 概述148
11.2 单向板肋梁楼盖149
11.2.1 单向板与双向板149
11.2.2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确定149
11.2.3 单向板肋梁楼盖计算简图150
11.2.4 折算荷载152
11.2.5 单向板肋梁楼盖内力的弹性理论计算方法153
11.2.6 单向板肋梁楼盖内力的塑性理论计算方法154
11.2.7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158
11.3 双向板肋梁楼盖163
11.3.1 双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确定163
11.3.2 双向板肋梁楼盖内力的弹性理论计算方法163
11.3.3 双向板肋梁楼盖内力的塑性理论计算方法165
11.3.4 双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要求166
11.4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166
11.5 楼梯179
11.5.1 梁式楼梯179
11.5.2 板式楼梯181
小结181
复习思考题182
12单层厂房结构183
12.1 概述183
12.2 单层厂房结构的组成和布置184
12.2.1 结构组成184
12.2.2 结构布置185
12.3 构件选型及截面尺寸确定189
12.3.1 柱189
12.3.2 屋面板190
12.3.3 屋面梁和屋架191
12.3.4 天窗架和托架192
12.3.5 吊车梁192
12.3.6 基础192
12.4 排架内力分析193
12.4.1 排架的主要荷载及传力路径193
12.4.2 计算简图195
12.4.3 荷载计算196
12.4.4 内力分析199
12.4.5 内力组合200
12.5 单层厂房柱、基础设计201
12.5.1 柱设计201
12.5.2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204
小结205
复习思考题206
13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07
13.1 概述207
13.2 结构体系207
13.2.1 框架结构体系207
13.2.2 剪力墙结构体系208
13.2.3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209
13.2.4 筒体结构体系209
13.3 结构布置210
13.3.1 结构布置的原则210
13.3.2 结构的总体布置211
13.3.3 结构布置的一般要求213
13.4 结构设计计算的特点及要求215
13.4.1 结构设计计算的特点215
13.4.2 结构计算的一般原则215
13.4.3 结构的设计要求216
小结216
复习思考题217
14砌体结构设计218
14.1 砌体结构材料218
14.1.1 砌块218
14.1.2 砂浆219
14.1.3 块材及砂浆的选材219
14.2 砌体及其力学性能220
14.2.1 砌体种类220
14.2.2 无筋砌体的强度和变形性能221
14.3 无筋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226
14.3.1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26
14.3.2 受拉、受弯和受剪构件承载力计算231
14.4 混合结构房屋设计232
14.4.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232
14.4.2 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234
14.4.3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236
14.4.4 刚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计算237
14.4.5 刚性方案房屋承重横墙计算240
14.5 混合结构房屋其他构件设计241
14.5.1 钢筋混凝土雨篷241
14.5.2 过梁242
14.6 墙体的构造要求和防止墙体开裂的措施244
14.6.1 圈梁244
14.6.2 墙、柱的一般构造要求245
14.6.3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措施246
小结248
复习思考题248
附录250
附录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附表250
附录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附表257
附录3 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系数表258
附录4 双向板计算系数表265
参考文献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