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7/34389413.jpg)
- 于平安,朱瑞安,喻真烷,孙启才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
- ISBN:15175·286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核反应堆热工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一 反应堆发展概况1
二 反应堆堆型简介2
(一)压水堆2
(二)沸水堆5
(三)重水堆8
(四)气冷堆9
(五)快中子增殖堆10
三 反应堆热工分析的任务12
第二章 堆芯材料的选择和热物性14
一 核燃料14
(一)对核燃料的基本要求14
(二)金属铀与铀合金15
(三)陶瓷燃料15
(四)弥散体燃料19
(一)包壳材料的选择20
二 包壳材料20
(二)锆合金21
(三)不锈钢和镍基合金22
三 冷却剂22
(一)对冷却剂性能的要求22
(二)水和重水23
(三)钠23
(一)对慢化剂性能的要求24
四 慢化剂24
(四)氦气24
(二)石墨25
第三章 反应堆稳态工况下的传热计算27
一 反应堆内功率的产生和分布27
(一)核裂变产生的能量及其在堆芯内的分布27
(二)影响堆芯功率分布的因素31
(三)燃料元件内的功率分布33
(四)核热管因子35
(五)控制棒、慢化剂和结构材料中功率的产生和分布37
(六)在压力管型反应堆内功率的产生和分布39
二 热量从反应堆中输出的过程41
(一)导热42
(二)放热过程44
(三)输热过程49
三 燃料元件的传热计算49
(一)燃料元件的型式及其冷却方式49
(二)棒状燃料元件的传热计算50
(三)积分热导率的概念58
(四)板状燃料元件的传热计算61
(五)管状燃料元件的传热计算63
四 固体慢化剂、结构材料等的传热计算67
(一)固体慢化剂的温度计算67
(二)热屏蔽的温度计算70
五 泊松方程的数值解法73
(一)有限差分法简介73
(二)导热方程的变换75
(三)求解的方法77
二 稳态水力计算基本方程83
第四章 反应堆稳态工况下的水力计算83
一 稳态工况水力计算的任务83
(一)稳定流动的连续性方程84
(二)稳定流动的动量守恒方程84
三 液体冷却剂流动时的压降87
(一)沿等截面直通道流动时的压降87
(二)局部压降92
四 气体冷却剂流动时的压降99
(一)沿等截面直通道流动时的压降99
五 汽-水两相流动及其压降的计算102
(二)局部压降102
(一)汽-水混合物的流动型式和沸腾段长度103
(二)含汽量和空泡份额105
(三)压降计算109
六 一回路内的流动压降117
七 堆芯冷却剂流量的分配118
(一)概述118
(二)压水堆堆芯流量分配的计算119
(一)自然循环的基本概念121
八 自然循环的计算121
(二)自然循环水流量的确定122
九 通道断裂时的临界流动123
(一)单相临界流124
(二)两相临界流126
十 流动不稳定性概述130
(一)水动力不稳定性131
(二)并联通道的管间脉动135
一 引论138
第五章 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原理138
二 反应堆热工设计准则140
三 热管因子及热点因子141
(一)概述141
(二)工程热管及热点分因子的计算及综合148
(三)降低热管因子及热点因子的途径157
四 临界热流量与最小烧毁比158
(一)概述158
(二)某些典型的临界热流量公式的介绍161
(三)影响临界热流量的因素166
(四)水堆燃料元件表面的烧毁比与最小烧毁比167
五 单通道模型的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168
(一)概述168
(二)单通道模型反应堆热工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168
(三)堆热工设计中需要科研实验解决的问题176
六 子通道模型的反应堆稳态热工设计181
(一)概述181
(二)质量守恒方程183
(三)热量守恒方程184
(四)轴向动量守恒方程185
(五)横向动量守恒方程186
七 反应堆热工设计最优化及热工参数的选择188
(一)核电站(或动力装置)设计最优化与堆热工参数的选择188
(二)蒸汽发生器的工作条件,q-t图190
(三)核电站一回路和二回路热工参数间的关系和参数选择192
(二)裂变瞬发功率的衰减195
(一)停堆后的功率195
第六章 反应堆动态热工分析195
一 动态过程中反应堆功率的计算195
(三)衰变功率的衰减197
二 动态工况下燃料元件温度场的计算200
三 表征冷却剂热工水力状态的基本方程组203
(一)冷却剂在通道中作一维流动时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203
(二)用平均参数表示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207
(三)表征两相流用的平均参数209
(一)反应堆的功率调节方案211
四 反应堆的功率调节211
(二)功率调节时的过渡过程213
五 反应堆的安全问题214
(一)安全分析的任务214
(二)反应堆的事故216
(三)反应堆的安全保护217
六 反应堆冷却剂流量丧失事故218
(一)概述218
(二)冷却剂流量随时间的变化220
(三)堆芯热工水力特性分析226
(一)概述229
七 压水堆的冷却剂丧失事故229
(二)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安全措施230
(三)事故发生后的工况231
(四)燃料元件包壳和冷却剂之间的传热工况234
(五)冷却剂状态的特征解法235
(六)冷却剂状态的控制容积解法240
(七)锆-水反应243
(八)安全壳内气体压力的计算244
(一)沸水堆的冷却剂丧失事故247
八 其它型式反应堆的冷却剂丧失事故247
(二)钠冷快堆的冷却剂丧失事故248
(三)气冷堆的冷却剂丧失事故249
附录Ⅰ 核燃料的热物性251
附录Ⅱ 一些包壳材料的热物性252
附录Ⅲ一些冷却剂的热物性253
附录Ⅳ一些固体慢化剂的热物性261
附录Ⅴ 热工分析中常用单位的换算261
参考文献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