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信用证法律和重要案例点评 2002年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信用证法律和重要案例点评 2002年度
  • 金赛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8254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173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1218页
  • 主题词:信用证-法规-研究-中国-2002;信用证-案例-研究-中国-2002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信用证法律和重要案例点评 2002年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2002年度信用证法律和案例回顾3

给最高法院信用证司法解释起草和修改的3

几点分析和建议3

1.信用证纠纷案件的审理范围和法律适用3

详细目录3

目 录3

第一部分:2002年度信用证法律和案例回顾3

给最高法院信用证司法解释起草和修改的3

几点分析和建议3

1.信用证纠纷案件的审理范围和法律适用3

1.1 信用证不是合同3

1.2开证行的付款义务8

2.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8

2.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8

1.3信用证项下的汇票问题8

3.关于信用证纠纷案件10

3.1 信用证纠纷和其他有关的纠纷10

3.关于信用证纠纷案件10

4.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适用11

4.1 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制定的其他意见11

3.2严格意义上的信用证纠纷11

和出版物的适用11

4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适用11

4.4信用证下各个环节的准据法适用问题12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12

4.5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分行开立的备用12

信用证的有效性12

4.2统一惯例之外的问题的法律适用12

4.3 中国法上谁有资格以及如何解释12

4.6 备用信用证适用的准据法13

4.7 履约保函和独立保函的法律适用13

5.跟单信用证的审单标准和严格相符原则14

5.跟单信用证的审单标准和严格相符原则14

5.1 审查单据的标准14

5.2统一惯例之外规定的审单标准14

5.5 审单标准不能弹性太大15

5.3 中国本地的银行标准实务15

5.4单据之间的一致问题15

5.6最近美国法的明确立场16

5.7 学理和美国法对实质性相符标准的否定17

5.8英国法采用的审单标准19

5.9新加坡判例采用的审单标准21

5.10加拿大判例采用的审单标准22

6.开证行的独立审单义务和联系开证申请人放弃不符点23

6.开证行的独立审单义务和联系开证申请人放弃不符点23

7.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欺诈例外24

7.1 欺诈为第三人所为时欺诈例外的适用24

7.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欺诈例外24

6.2对开证行责任的限制24

6.1开证行的拒付权利24

7.2倒签提单是否构成信用证欺诈?25

7.3开证行兑付交单将促成欺诈得逞时的处理26

7.5最高法院最新判例的立场:实质性欺诈26

7.4信用证欺诈的种类26

7.6美国判例:什么是实质性欺诈?27

7.7美国最新判例:法官判断是否存在实质性28

欺诈时考虑的因素28

7.8 英国少数判例也要求实质性欺诈29

7.9欺诈的严重性30

8.2通过信用证欺诈例外豁免的四个测试31

8.3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和中国国内法的要求31

8.必须被信用证欺诈例外豁免的几种情形31

8.1 欺诈例外的豁免是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要害31

8.必须被信用证欺诈例外豁免的几种情形31

8.4善意测试是国内法的要求32

8.5美国法和新加坡判例要求中间行善意行事32

8.6 中间行对欺诈知晓的测试33

8.7延期付款信用证项下发生欺诈时的问题34

9.冻结或止付信用证的条件35

9.冻结或止付信用证的条件35

9.1各国判例的要求35

9.2临时禁令和中间救济措施36

9.3 中国法没有临时禁令和其他中间救济措施37

9.4必须列明申请冻结信用证时须符合的条件37

9.5 英国法上的利益平衡考虑和便宜的比较40

9.6证明欺诈的举证责任和举证要求43

9.7英国在证明欺诈问题上的举证要求43

9.8美国法上证明欺诈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标准47

9.9加拿大法院要求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标准50

9.10法国法关于证明欺诈的举证标准51

9.11 不能让冻结信用证太容易51

10.法院止付信用证的裁定和诉讼程序中的当事人52

10.2 中国法上的问题52

10.1 在信用证止付诉讼中开证行的地位52

10.法院止付信用证的裁定和诉讼程序中的当事人52

11.对止付信用证裁定的异议和审查54

11.1 由上一级法院严格审查冻结信用证的裁定54

11.对止付信用证裁定的异议和审查54

10.3法院给出详细的冻结信用证的裁决理由54

12.信用证欺诈案件中的第三人问题和实体审查问题55

12.1 不能轻易越过单据审查基础交易55

12.信用证欺诈案件中的第三人问题和实体审查问题55

11.3上级法院审查一审裁定的形式55

11.2对冻结信用证裁定的上诉期限55

自己开立的信用证56

12.3在特别的情形下,开证行可以申请冻结56

而是开证行的财产56

12.2法院冻结的不是开证申请人的钱56

13.1 信用证刑事犯罪问题对信用证制度的冲击57

13.2最近最高法院的判例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原则57

13.审理信用证案件时发现信用证诈骗犯罪问题如何处理57

犯罪问题如何处理57

13.审理信用证案件时发现信用证诈骗57

14.2开证行无权要求开证申请人偿还58

14.1最高法院判例的总结58

14.开证担保人的担保责任问题58

15.进口押汇问题58

15.进口押汇问题58

14.开证担保人的担保责任问题58

垫款的两种情形58

15.1 法院尊重当事人的约定59

15.2法院判决在承认开证行单据上的担保利益59

问题立场不定59

15.3进口押汇的性质59

15.4无法对抗善意第三人59

15.5进口押汇业务中的信托收据问题60

16.其他一些司法解释没有解决的问题:60

16.1信托收据问题60

16.2银行在单据以及单据上代表的担保利益60

16.3 审理信用证案件时涉及的准据法适用和管辖权60

16.其他一些司法解释没有解决的问题60

16.4备用信用证的适用问题61

16.5 本地银行实务的证实和解释问题61

16.6信用证项下各方履行信用证付款义务后的61

代位求偿权61

16.7受益人对单据真实性的保证61

16.8信用证项下权利的转让和让渡62

16.9信用证纠纷的诉讼时效62

16.10 信用证交易中的损失赔偿和合理的62

法律费用赔偿62

16.11 本司法解释是否要为将来国内信用证法律63

发展留下余地63

银行委员会的意见64

1.中国法院如何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64

1.1跟单信用证作为国际惯例被当事人在64

信用证中采用64

1.中国法院如何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64

银行委员会的意见64

中国法院如何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以及64

中国法院如何适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以及64

1.1.1信用证条款规定根据跟单65

信用证统一惯例开立65

1.1.2信用证中没有规定根据统一惯例开立67

1.1.3信用证以SWIFT方式开立68

1.2 案例:纽科案和潮连案判决70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判例)70

2.对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UCP500答复意见的适用72

2.1 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72

2.2银行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答复意见72

2.对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UCP500答复意见的适用72

2.3银行委员会意见的法律地位73

2.4 案例:“上诉人中国光大银行天津分行诉被上诉人唐山汇达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信用证纠纷案”(2002年8月27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74

2.5 简短评论76

3.银行委员会几个Position Paper在77

中国判例中的适用77

3.1 ICC Position Paper77

3.银行委员会几个Position Paper在中国判例中的适用77

3.2案例:“上诉人杉杉西服集团有限公司诉被上诉人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信用证下货款拒付纠纷案”(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000年8月10日判决)79

3.2.1 案件事实79

3.2.2案件的焦点81

3.2.3一审法院对证据的认定83

3.2.4一审法院的判决84

3.2.5上诉人的上诉意见84

3.2.6二审法院认定的事实86

3.2.7二审法院的证据认定和判决87

3.2.8 简短评论91

4.中国法院对DOCDEX裁决的态度93

4.1 关于ICC的DOCDEX93

4.中国法院对DOCDEX裁决的态度93

4.2 DOCDEX裁决的几种情形95

4.2.1 DOCDEX裁决是由单方申请作出的裁决,95

另一方没有答复95

4.2.2 DOCDEX裁决是一方提交的,但是另一方96

作出了答复96

4.2.3 DOCDEX裁决是由双方协议提交后作出的裁决,96

双方均提交了材料96

4.2.4 中国法院对DOCDEX可能采取的态度97

5.对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专家以及中国国内97

专家意见的采信97

5.1 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专家的意见和97

国际商会中国委员会97

专家意见的采信97

5.对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专家以及中国国内97

5.2 案例:案例:“上诉人杉杉西服集团有限公司诉被上诉人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信用证下货款拒付纠纷案”(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2000年8月10日判决)98

5.3 简短评论98

6.《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之外问题的法律适用99

6.2案例:最高法院“三和银行案”判决99

6.1 信用证欺诈问题适用中国法上的过错原则99

6.《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之外问题的法律适用99

6.3信用证项下各方的承担责任问题适用中国法101

6.4 案例:“原告山西省晋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诉被告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市府西街分理处、被告泰国盘古银行香港分行信用证项下货款拒付纠纷案”101

6.5 信用证下的票据承兑问题适用中国法101

6.6 案例:“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诉中国农业银行绍兴市分行信用证纠纷案”102

6.7案例:四川高院“四川新湖商社纠纷案”103

6.8 国际商会在信用证项下承兑汇票问题上103

的明确意见103

中国法院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的国际私法问题105

1.信用证纠纷适用的准据法问题105

中国法院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的国际私法问题105

1.信用证纠纷适用的准据法问题105

1.1 当事人有约定105

1.1.1 尊重当事人的约定105

1.1.1.1 江苏高院的判例:适用当事人约定的105

苏格兰法律105

1.1.1.2 广东高院的判例:适用当事人约定的107

香港法107

1.1.1.3 广东高院的判例:适用当事人约定的108

1.1.2 广东高院的判例:当事人约定的108

中国大陆法律108

准据法被否定108

1.2 当事人的默示意思表示109

1.3最密切联系地原则110

1.3.1 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10

1.3.2重庆高院的判例:交易与香港法110

有密切联系110

无最密切联系111

1.3.3 广东高院的判例:交易与中国法111

1.4信用证独立性对法院考虑适用准据法的影响114

2.信用证纠纷的法院管辖权问题116

2.1 信用证的特殊管辖权:最高法院的116

最新司法解释116

2.信用证纠纷的法院管辖权问题116

2.2 当事人在信用证中对管辖法院有约定时118

2.2.1 当事人有约定,尊重当事人的约定118

2.2.2案件当事人有约定,但是经合法传唤不到庭118

2.3 案件的当事人在信用证中对管辖法院无约定时119

2.3.1 广东高院的判例:最密切联系地原则119

2.3.2江苏高院的判例:受益人所在地应是信用证120

合同的履行地之一120

2.3法院对信用证欺诈案件的管辖权:122

最高法院指导性判例122

2.4信用证案件的仲裁管辖和诉讼管辖的冲突122

2.4.1 基础合同中有仲裁条款,但是仲裁条款由于122

约定不明无效的情形122

2.4.2 基础合同中有有效仲裁条款的情形123

2.5信用证案件不方便法院管辖问题125

2.5.1 广东高院的判例125

2.5.2最高法院的判例125

2.5.3最高法院的立场126

决定管辖权的影响127

2.6.1 基础合同约定的管辖法院不一定对127

信用证纠纷有管辖权127

2.6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对审理法院127

2.6.2 一个信用证约定的管辖法院并不导致其他信用证也由同一法院管辖128

2.7信用证案件中的第三人制度:129

最高法院的重要案例129

2.6.3 信用证项下争议涉及法院对案件的管辖权时,信用证项下的连接因素和基础合同项下的连接因素相互独立的特点会影响法院对管辖权的判断129

2.8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划分问题133

2.9.1太原中院的判例134

2.9.2北京高院的判例134

2.9 中国法院对外国开证行的管辖权134

2.9.3上海高院的判例135

2.9.4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院的判例135

2.10 中国法院对外国开证行在中国分行的管辖权136

2.10.1 外国银行中国分行的诉讼主体资格问题136

2.10.2.1 中国开证银行在海外的分行被137

外国受益人或中间行起诉137

2.10.2 对等原则的适用137

2.10.2.2 对等原则:中国法的基本原则139

2.10.2.3北京高院适用对等原则的判例139

2.11.1 最高法院的判例:发生信用证实质性欺诈时140

对议付行有管辖权140

2.11 中国法院对信用证交易中间行的管辖权140

2.11.2法院对议付行有管辖权141

2.11.3法院对转证行有管辖权142

2.12非排他性管辖权142

2.13 起诉缺乏诉因和缺少法律关系143

司法协助公约144

3.1.1 中国与该外国有双边的或多边的144

3.送达问题144

3.1 向外国银行或其他当事人的送达问题144

3.送达问题144

3.1.2 1965年的《海牙公约》145

3.2 向外国银行的中国分支机构送达问题147

3.2.1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147

3.2.2 几个判例148

3.3 向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当事人的送达问题148

3.3.1 最高法院和香港特区终审法院关于148

诉讼文本送达的双方安排148

3.3.2.1一般原则151

司法文书送达的安排151

3.3.2 中国大陆和澳门特区之间的关于民商事151

3.3.2.2司法文书的送达152

3.3.3无法送达的案例153

中国法上信用证议付问题:案例和实务154

1.中国关于信用证以及信用证议付的法律规定154

1.1 中国没有信用证的专门法律154

1.2 中国没有关于信用证议付的专门法律规定154

1.3 中国的司法解释也没有关于信用证议付的规定154

1.中国关于信用证以及信用证议付的法律规定154

中国法上信用证议付问题:案例和实务154

2.2最高法院的文件规定如何适用统一惯例155

2.中国法和中国法院如何界定信用证议付155

1.4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议付的判例155

2.中国法和中国法院如何界定信用证议付155

2.1 中国法规定如何适用统一惯例155

2.3最高法院的判例如何适用统一惯例156

2.4 中国法院将按照统一惯例来解释信用证议付156

3.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有关信用证议付的案例回顾157

颂佳公司案157

3.1最高法院1996年判决的指导性判例:157

3.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有关信用证议付的案例回顾157

三和银行案158

3.2最高法院2000年判决的指导性判例:158

3.3新疆高院1997年判决的指导性判例:161

新兴公司案161

3.4四川高院2001年判决的案例:新湖商社案163

百利多公司案165

3.5厦门海事法院1999年判决的案例:165

3.6 绍兴中院2000年判决的案例:中行诉农行案167

4.其他值得注意的法律和实务问题169

4.1 在统一惯例下,议付行对开证行的169

权利和义务是什么?169

4.其他值得注意的法律和实务问题169

提高议付行的地位?170

4.3信用证下关于汇票的规定是否会170

议付服务给受益人?170

4.2议付行是否有义务通知开证行他已经提供170

4.5 当议付行提供议付服务给受益人时,将信用证项下171

名义起诉开证行吗?171

权益让渡给议付行是否很重要?171

4.4如果开证行未能付款,议付行能以自己的171

4.6 在前述2-6问题中,在中国法上议付行的172

法律地位是什么?172

5.国际商会和其他国家判例关于“付出对价”的解释173

5.国际商会和其他国家判例关于“付出对价”的解释173

5.1 争论的核心问题:什么是“议付”以及173

什么是“付出对价”173

5.2各国的判例各不相同175

5.3 国际商会本身的解释和澄清:Position paper 2176

6.结论177

6.结论177

中国备用信用证和独立担保法律:实务和问题180

1.引言:备用信用证的巨大交易量和法律不明确180

1.1 国际间备用信用证的巨大交易量180

1.2 中国国内备用信用证的巨大交易量180

中国备用信用证和独立担保法律:实务和问题180

1.引言:备用信用证的巨大交易量和法律不明确180

2.备用信用证和独立担保的成文法、司法解释以及181

指导性案例181

2.备用信用证和独立担保的成文法、司法解释以及181

指导性案例181

2.1 中国没有关于备用信用证的专门法律和181

指导性判例181

2.2 中国《担保法》关于独立担保的规定:附属性的182

担保和独立性的担保182

2.3中国法院关于独立保证的两种司法实践:承认独立担保或不承认独立担保183

2.4 中国法上备用信用证的法律性质:担保交易或184

非担保交易184

2.5 国际经济活动或国内经济活动:适用中国的186

《担保法》或国际惯例186

判例中将如何适用187

3.《担保法》以及国际惯例在中国国内187

3.《担保法》以及国际惯例在中国国内判例中将如何适用187

3.1 当事人对准据法以及国际惯例的适用有约定时187

3.2 当事人对准据法以及国际惯例的适用无约定时188

3.3适用哪一个国际惯例:UCP v.ISP98,188

URDG v.UN Convention188

标准合同条款189

4.最高法院关于《担保法》司法解释的解释存在的问题189

4.1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和立法意图不一致189

3.4 法院如何适用ISP98或URDG:国际惯例或者189

4.最高法院关于《担保法》司法解释的189

解释存在的问题189

实务冲突带来的风险190

4.2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与银行190

4.4 司法解释和法院的多数司法实践冲突192

4.3最高法院司法解释限制当事人的订约自由192

5.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造成的其他具体法律问题193

5.1 主体问题对备用信用证和独立193

保函有效性的影响193

5.1.1 开证行为外国金融机构,受益人为国内金融机构或非金融机构,适用国际惯例193

5.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造成的其他具体法律问题193

5.1.2 开证行是一家外国金融机构,受益人为中国金融机构,适用中国《担保法》194

5.1.3 开证行是一家外国金融机构的中国分支机构或分行,受益人是中国的金融机构,适用国际惯例194

5.1.4开证行是一家外国金融机构的中国分支机构,且该机构已经获得了人民银行的外币业务经营许可证,受益人是中国的金融机构,适用国际惯例194

5.1.5 开证行是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受益人为境内法人或非法人,适用国际惯例194

5.1.6开证行为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受益人为境内外195

资金融机构或其分支机构,适用国际惯例195

5.1.7 开证行为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受益人为境内外195

资金融机构,适用中国《担保法》195

5.1.8《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中有关195

外资金融机构的主体界定195

5.3 当事人的约定能否超越最高人民的司法解释规定196

国际经济活动196

5.2如何认定交易性质:国内经济活动或196

6.2最高法院应该改变立场197

6.1 备用信用证和独立担保交易存在巨大的197

6.结论197

面临的法律风险197

5.4 备用信用证开证行的担保责任和受益人197

6.结论197

6.3 司法实践应尊重银行实务和当事人的约定197

法律上的不确定性197

1.英国198

1.1 2001年英国高院最新判例:倒签提单不能容忍198

1.英国198

倒签提单是否构成信用证欺诈?198

倒签提单是否构成信用证欺诈?198

1.2 1998年上议院判例:作出欺诈雇员的雇主的责任200

租船人的责任201

1.3 1998年伦敦商业法院判例:倒签提单时船东和201

证欺诈须是实质性的201

1.4 英国高院个别判例也要求信用201

2.美国202

2.美国202

2.1 以前判例的立场202

2.1.1 1968年纽约法院案例:倒签提单202

构成信用证欺诈202

2.1.2 1979年德州巡回上诉法院案例:倒签提单构成203

欺诈应给予禁令救济203

2.1.3重要判例的立场:欺诈必须十分严重以至于污染了整个交易才能给予禁令救济203

2.2.1 UCC第5-109条的规定205

欺诈必须是“实质性的”205

2.2 1995年修改后的UCC第5-109条的立场:205

2.2.2 UCC第5-109条的官方解释206

欺诈规定的意义207

2.2.3 UCC第5-109条关于实质性207

违反保证210

2.2.4信用证受益人对单据真实性的保证:210

2.2.5什么是信用证的“实质性欺诈”211

2.2.6英国和美国在认定信用证欺诈问题上的异同213

2.3倒签提单是否构成信用证欺诈:美国法院的215

3.中国判例215

基本思路215

3.中国判例215

3.1较早判例中中国法院的立场:倒签提单构成欺诈215

3.2上海二中院2000年判例:提单倒签装运日期217

不构成信用证欺诈217

3.2.1 案件事实和各方争执点217

3.2.2法院的一审判决221

3.2.3 简单评论222

3.3太原中院2001年案例:开证行能否以受益人提交的225

提单中倒签了装运日期拒付或申请止付信用证225

3.3.1案件的主要事实225

3.3.2 太原中院的一审判决226

3.3.3简单评论226

3.4 山东高院2001年判决:倒签提单的证明227

3.4.1 法院查明的案件事实227

3.4.2法院二审判决228

3.4.3简单评论230

3.5最高法院2000年底新判例:信用证欺诈的231

实质性标准231

3.5.1最高法院的裁决231

3.5.2 简单评论232

4.结论234

4.结论234

信用证开证保证金的法律性质:司法解释和判例236

1.咨询邮件236

1.咨询邮件236

信用证开证保证金的法律性质:司法解释和判例236

2.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能否对信用证开证保证金采取冻结和扣划措施问题的规定》238

2.答复238

2.答复238

2.2最高法院“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诉福建省239

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等返还239

开证保证金纠纷上诉案”239

2.2.1案件事实239

2.2.2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241

2.2.3最高法院二审判决243

2.3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金光油籽(宁波)有限公司诉244

中国粮食贸易公司委托合同纠纷案”二审判决244

2.3.1 案件事实244

2.3.2一审法院判决246

2.3.3上诉双方意见247

2.3.4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249

2.3.5法院对本案事实、责任的253

认定及适用法律分析253

2.3.6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最近的内部规定259

3.结论260

3.结论260

1.案件事实263

最高人民法院三和银行案评论263

第二部分:2002年度收集的信用证重要案例评论263

1.案件事实263

最高人民法院三和银行案评论263

第二部分:2002年度收集的信用证重要案例评论263

2.法院判决摘要265

2.1 一审判决265

2.法院判决摘要265

2.2上诉理由266

2.3 二审判决269

3.1 本案几个关键法律问题和二审法院271

3.判决评论271

判决中值得探讨的地方271

3.1.1 一审和二审法院的程序处理问题271

3.1.2二审法院审理本案的实体上的问题271

3.判决评论271

3.2二审法院审理程序上的问题272

3.2.1 发回再审272

3.2.2就本案信用证关系进行审理272

3.3处理本案的基本原则273

3.3.1 第一种选择:按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73

第500号出版物划分责任273

3.3.2 第二种选择:按照过错原则划分责任273

3.4 本案判决实体上问题:议付行没有274

核实单据的义务274

3.4.1 统一惯例没有要求议付行对单据进行核实274

3.4.2 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的针对性意见275

3.4.3 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的另一条针对性意见276

3.5.1 第一个测试:议付行是否从开证行278

获得议付授权278

3.5 合格的议付行和对欺诈例外的豁免:六个测试278

3.5.2 第二个测试:议付行是否履行了合理280

谨慎审查单据的义务280

3.5.3 第三个测试:议付行是否付出对价280

3.5.4 第四个测试:单据是否和信用证281

条件和条款相符281

3.5.5 第五个测试:议付行是否善意行事281

3.5.6 第六个测试:议付行对欺诈的知晓282

3.6.1.1 合理谨慎从善意原则发展而来283

3.6议付行审单时履行合理谨慎的程度283

3.6.1 国际商会283

3.6.1.2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对“合理谨慎”284

的解释284

3.6.2大陆法国家:德国和瑞士285

3.6.2.1 瑞士285

3.6.2.2德国286

3.6.3 普通法国家:美国和英国287

3.6.3.1 美国287

3.6.3.3澳洲289

3.6.3.2 英国289

3.6.4.2 台湾290

3.6.4.1 中国大陆290

3.6.4 中国290

4.结论291

4.结论291

上海高院韩国国民银行案判决评论292

1.案件事实摘要292

1.案件事实摘要292

上海高院韩国国民银行案判决评论292

2.1一审法院判决294

2.两审判决摘要294

2.两审判决摘要294

2.2上诉双方当事人意见295

2.3二审法院的判决296

3.评论298

3.1 信用证的单据交易原则:成文法298

3.1.1 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298

(UCP500)的规定298

3.1.1.1 UCP500第4条的规定298

3.1.1.2 UCP500第13条的规定298

3.1.1.3《跟单信用证操作指南》的解释298

3.评论298

3.1.2.1 UCC1974年版本第5-109条的规定299

第5-108条的规定299

3.1.2.2 UCC1995年版本规定299

(UCC5)的规定299

3.1.2 《美国统一商法典》第5篇信用证篇299

3.1.3 中国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300

3.1.3.1 1989年6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沿海300

地区涉外、涉港澳经济300

工作座谈会纪要》300

3.1.3.2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300

问题的规定》(2002年1月初稿)300

的相关规定300

3.1.3.3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300

的规定》(2002年9月草稿)的相关规定300

3.2.1.1 信用证是单据交易301

3.2信用证的单据交易原则:各国的判例法301

3.2.1美国判例301

[U.S.A.]303

3.2.2 英国303

3.2.3 德国304

3.2.4 中国法院的判例305

3.2.4.1最高法院纽科案判决305

3.2.4.2最高法院的“新湖商社案”裁定305

3.2.4.3 国内其他法院的判例306

SW2d 222(Tex.Civ.App.1981)307

(N.D.Ⅲ.1989)307

3.3.1美国307

3.3 单据表面相符原则:不能深究单据背后内容307

3.3.1.3 Ward Petroleum Corp.v.FDIC,308

903 F.2d 1297,11 U.C.C.Rep.Serv.308

2d 920(10th Cir.1990)308

(Fla.Dist.Ct.App.1993)309

3.3.1.5 Tiposun Hart ve Matbaa Gereclei A.S.v.310

Masonite Corporation et al.,1998 U.S.App.310

Lexis 18560(4thCir.1998)310

3.3.3加拿大311

3.3.2英国311

3.4 信用证的“四角”原则:不能根据信用证之外的312

信息来决定单据是否相符312

3.4.1美国314

3.4.2英国314

3.5合理的审单人315

3.5.1合理的审单人315

3.5.3开证行和审单人不应该被期望知晓特殊的316

贸易或商业惯例316

3.5.3.1 UCC第5-108条的规定和官方评论316

3.5.2有经验的审单人316

3.5.3.2 Axxess,Inc.v.Rhode Island Hospital TrustNational Bank,1991 WL 146869,15 U.C.C.Rep.Serv.2d(Callaghan)1011(D.Mass.1991)317

3.5.4开证行可以使用常识(common sense)317

对单据作出判断317

4.本案的错误317

4.1 本案的错误之一:不能根据信用证单据之外的317

信息决定单据是否相符317

4.本案的错误317

4.2本案的错误之二:更正单据的正确做法319

4.3本案的错误之三:关于装运日期的判决理由错误321

5.结论324

5.结论324

一个信用证议付纠纷案的分析意见325

1.本案案件事实归纳325

1.2.1 M公司申请开证325

1.2信用证交易325

1.1基础合同交易325

1.本案案件事实归纳325

一个信用证议付纠纷案的分析意见325

1.2.2 N银行为M公司开立信用证326

1.2.3荷兰F银行交单索款327

1.3.2信用证被法院裁定停止支付328

法院申请冻结信用证328

1.2.4开证行收到F银行交单要求开证328

申请人付款赎单328

1.3信用证欺诈和冻结328

1.3.1 买方M公司未收到货物怀疑受益人欺诈,向Z市328

1.3.3 N银行向F银行发出拒付通知329

1.3.4 F银行要求N银行提交有关受益人欺诈的329

文件以及法院止付命令329

1.4信用证纠纷和解努力失败330

1.4.1 F银行来电要求和解330

1.4.2 N银行拒绝和解330

1.4.3 2002年1月30日F银行委托荷兰A律师事务所331

发来的传真威胁要在荷兰起诉N银行331

2.本案的法律关系和主要法律争执点331

2.1本案的法律关系和法律争执点331

2.本案的法律关系和主要法律争执点331

2.2 本案不存在开证行以单证不符拒付的问题332

3.2 F银行的法律地位332

3.1受益人的法律地位332

3.本案N银行和F银行的法律地位332

3.本案N银行和F银行的法律地位332

3.2.1受转让人(Transferee)333

3.2.2受让渡人(Assignee)333

3.2.4对F银行主张自己是合格的议付行334

不利的理由和依据334

3.2.3议付行(Negotiating Bank)334

3.3 N银行的法律地位335

3.4.2关于议付行的法律336

3.4 中国法院在这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336

3.4.1 关于让与和让渡的立场336

3.4.3关于欺诈例外337

4.结论338

4.结论338

3.4.4 关于欺诈例外的豁免338

1.所依据的文件和单据339

单据之间不一致问题339

1.所依据的文件和单据339

单据之间不一致问题339

2.所询案件主要事实340

2.所询案件主要事实340

3.法律争执点341

3.法律争执点341

4.法律分析341

4.1 UCP500的规定341

4.法律分析341

4.2开证行对单据的要求必须完整和明确342

4.3货物描述在商业发票和其他单据中的要求不同344

4.3.1 国际商会关于货物描述的要求在商业发票中的344

要求比较严格344

4.3.2质量和重量报告中的货物描述增加了一个字344

导致与信用证不一致遭到拒付344

4.3.3发票中货物描述没有提到345

“FOB Shanghai”遭拒付345

4.3.4信用证中货物描述是“FOB下关”,而发票为345

“FOB日本”引发争论345

4.3.5提交信用证没有要求的内容346

4.3.6货物描述在商业发票和其他单据之间的异同:346

银行委员会的后来意见346

但是描述的格式和信用证不同347

4.3.7商业发票上的货物描述细节和信用证完全一致347

4.3.8货物描述分开描述348

4.3.9银行委员会的宽松灵活态度348

4.4 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在相似案例中的立场349

4.5 国际商会要求说明单据内容350

4.6是否所有单据必须有货物描述,即使单据没有352

要求作货物描述352

4.7 是否所有的单据中的货物描述必须和354

信用证中的描述一模一样?354

4.8其他国家的相似判例354

4.8.1美国判例354

4.8.1.1 加州354

4.8.1.2纽约州355

4.8.2 英国355

5.结论356

5.结论356

关于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和西班牙Banco Santander357

1.案件事实摘要357

香港分行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法律意见357

关于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分行和西班牙Banco Santander357

香港分行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法律意见357

1.案件事实摘要357

1.1基础交易357

1.2开证申请交易357

1.3信用证交易358

1.5议付行的议付358

1.4交单和承兑358

1.6纠纷和冻结信用证359

1.7诉讼359

1.8 目前宁波工行和开证申请人的处境360

不同的判决结果361

3.香港和英国的信用证先例在本案中的可能适用以及361

2.关键的法律问题361

3.香港和英国的信用证先例在本案中的可能适用以及361

不同的判决结果361

3.1 英国高院的判例:361

2.关键的法律问题361

3.2香港高院的最新判例365

4.香港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问题366

4.香港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问题366

5.香港诉讼案件的可能处理结果367

5.1香港律师的评估和预测367

5.香港诉讼案件的可能处理结果367

6.贵行的其他补救措施368

6.2向承运人追偿368

6.1 向开证申请人追偿368

6.贵行的其他补救措施368

5.2本律师对本案的看法368

7.本律师可以提供的帮助369

6.3在香港诉讼败诉后向国内申请人的追偿369

8.其他贵行值得注意的地方369

8.1本案的教训369

7.1 咨询、评估和出具法律意见369

7.2去香港出庭就中国法问题作专家证人369

8.其他贵行值得注意的地方369

7.本律师可以提供的帮助369

8.2贵行值得注意的几个地方370

1.本案的事实371

1.1信用证交易371

1.本案的事实371

对一宗转让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法律意见371

对一宗转让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法律意见371

1.2转让信用证交易372

1.3 第二受益人交单和开证行拒付373

1.4开证行愿意放弃不符点374

2.关键的法律问题374

3.本案的法律适用和法律关系374

3.1 适用UCP500开立信用证时本案各方的374

权利和义务关系374

3.本案的法律适用和法律关系374

2.关键的法律问题374

3.2信用证是具有独立性的法律关系375

3.3单据交易原则和严格相符原则376

3.4转证行的权利和义务377

3.5转证行在第48条(h)款之外行事的责任378

3.6关键的问题:有过错的转证行379

应该承担多少责任?379

4.贵公司在庭审中可以提出击破对方379

抗辩的几个关键问题379

4.1根据独立性原则,被告答辩状中第1点、第5点、第6点、第7点和第8点不成立379

4.2被告的第2点抗辩379

抗辩的几个关键问题379

4.贵公司在庭审中可以提出击破对方379

4.3德累斯顿银行上海分行应该承担多大380

程度上的责任?380

关于信用证让渡和议付问题的法律意见381

1.客户咨询的问题381

1.客户咨询的问题381

关于信用证让渡和议付问题的法律意见381

问题1383

2.法律意见383

2.法律意见383

问题2384

问题3384

问题4385

1.咨询的问题387

交单行不当行为造成不符点应该如何承担责任?387

交单行不当行为造成不符点应该如何承担责任?387

1.咨询的问题387

2.答复388

2.答复388

1.保理第一案390

附录案例评论:中国保理第一案评述390

1.保理第一案390

附录案例评论:中国保理第一案评述390

2.案件事实393

2.1保理协议393

2.案件事实393

2.2基础交易纠纷394

2.3起诉394

3.一审法院判决要点及当事人上诉和答辩395

3.1 昆明中院一审判决要点395

3.2北京分行上诉理由395

3.一审法院判决要点及当事人上诉和答辩395

4.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意见396

4.1适用法律问题396

4.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意见396

4.4应收账款转让问题397

4.3保理业务范围问题397

4.2信用额度问题397

4.5解决贸易纠纷问题398

4.7代理扣款问题398

4.6剩余货款问题398

5.最高法院承办人对云南高院请示问题的意见399

5.1 关于本案纠纷解决应适用的规范399

5.2本案的责任承担399

5.最高法院承办人对云南高院请示问题的意见399

5.3保理业务范围问题400

5.4关于基础合同纠纷和剩余货款问题400

6.云南高院二审判决401

6.云南高院二审判决401

5.5代理扣款问题401

6.1 关于适用法律的问题401

6.3 关于保理业务范围的问题402

6.2 关于信用额度的问题402

6.4 关于应收账款转让的问题403

6.6关于代理扣款的问题404

6.5 关于剩余货款的问题404

7.1 国际双保理机制的必要性、基本功能405

6.7结论和判决405

和业务流程405

7.关于保理的介绍和本案判决评论405

7.关于保理的介绍和本案判决评论405

7.1.1.1美国405

7.1.1 保理是出口贸易融资的主要手段405

7.1.1.2 英国407

7.1.2跨国交易的风险和成本控制408

7.1.1.3 欧洲408

7.1.3 国际双保理制度的信贷风险分担功能409

7.1.3.2通过协议约定各自应该承担的风险409

7.1.3.1风险承担机制409

7.1.4 国际双保理对交易各方的利弊410

7.1.4.1 对于卖方的好处410

7.1.4.2对于买方的好处411

7.1.4.3对出口保理商的好处411

7.1.4.4对进口保理商的好处411

7.1.4.5国际双保理的短处412

7.1.5双保理的业务流程412

7.2.1 隐蔽型国际保理(NNF)413

7.2其他保理类型413

7.2.3直接进口保理414

7.2.2 直接出口保理414

7.2.4单保理415

7.2.5背对背保理415

7.2.7 承兑和付款交单项下的出口保理416

7.2.6 向进口商直接出售国际保理416

7.3.1保理交易各方当事人417

7.3.2保理交易各方当事人的职能划分417

7.3 国际双保理业务中的各方当事人及其法律机制417

7.3.3 国际双保理业务的合同法律关系418

7.3.3.1 卖方与买方之间签订的买卖合同或418

服务合同418

7.3.3.2 卖方与出口保理商之间签定的418

出口保理合同418

7.3.3.3进、出口保理商之间签定的保理商合同419

7.3.4转让发票:应收账款的转让和再转让421

7.3.5.2.1 禁止转让422

7.3.5.2禁止转让和所有权保留例外422

7.3.5.1债权转让通知的必要性422

7.3.5债权转让的通知及其重要性422

7.3.5.2.2所有权保留423

7.3.5.3通知产生的法律上的效果:英国法为例424

7.3.5.4转让通知的方式426

7.3.5.4.1介绍信426

7.3.5.4.2发票转让426

7.3.6.1 进口商和出口商之间的贸易纠纷427

和进口商的反索427

7.3.6 贸易纠纷及索偿427

7.3.6.2 出口商和出口保理商违约影响进口428

保理商的付款责任428

7.4.1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的章程429

7.4.2保理商之间的协议429

7.4.3 国际保理规则(GRIF)429

7.4 国际双保理机制的法律框架429

7.4.4 edifactoring.com规则430

及业务规则430

7.4.5仲裁规则431

7.4.6法律文件432

7.5 关于本案的几点评论432

7.5.1 关于适用国际保理商联合会的国际保理规则432

7.5.1.1 出、进口保理商之间的交易和纠纷432

自动适用保理规则432

7.5.1.2中国法院直接适用国际惯例433

7.5.1.4 当事人协议中有明确条款法规定433

适用的保理惯例433

7.5.1.3 国际上有数套保理国际惯例433

7.5.1.5 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之间通过434

edifactoring.com叙做保理434

7.5.2进口保理商和出口商之间无法律关系434

是否构成不符点?436

1.信用证交易经过436

原产地证书上的收货人和发票以及提单上的收货人436

不一致是否构成不符点?436

1.信用证交易经过436

原产地证书上的收货人和发票以及提单上的收货人不一致436

2.争执的问题437

3.答复437

3.1 UCP500的规定437

2.争执的问题437

3.答复437

3.2国际商会银行委员会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立场438

3.2.1 原产地证书中的国家名和发票中的438

国家名不一致438

3.2.2如果有特殊的要求,开证行必须在信用证中439

明确规定原产地证书的签发人和内容439

3.2.3原产地证书和提单中的收货人不同440

3.3 国际商会在ISBP中对这一点的澄清441

4.结论442

4.结论442

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4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445

司法解释及行政规章445

第三部分:2002年度收集信用证法律和445

最高法院445

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445

司法解释及行政规章4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445

第三部分:2002年度收集信用证法律和4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445

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445

最高法院4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445

诉讼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44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446

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44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诉讼446

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446

辽宁省448

辽宁省448

贵州省449

贵州省449

广西451

广西451

浙江省453

浙江省453

安徽省454

安徽省454

广东省455

广东省455

山东省458

山东省458

山西省462

山西省462

《涉外商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讨论稿464

《涉外商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讨论稿464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信用证项下489

垫款处理原则的通知489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外汇指定银行信用证项下489

垫款处理原则的通知489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建设银行开办远期493

结售汇业务的批复493

结售汇业务的批复493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中国建设银行开办远期493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市商业银行、农村495

垫款购汇审批程序的通知495

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信用证项下外汇495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城市商业银行、农村495

垫款购汇审批程序的通知495

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信用证项下外汇495

银行就远期信用证进行外债登记的通知》497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外汇指定497

银行就远期信用证进行外债登记的通知》497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外汇指定497

冲销部分信用证垫款问题的复函499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当年外汇利润499

冲销部分信用证垫款问题的复函499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以当年外汇利润499

保函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501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办理信用证和501

保函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501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外资银行办理信用证和501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就502

远期信用证进行外债登记的通知502

远期信用证进行外债登记的通知502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中资外汇指定银行就502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银行上海市奉贤支行诉被告上海捷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申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奉承钢模板(集团)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判决书507

信用证案件判决书507

第四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法院507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银行上海市奉贤支行诉被告上海捷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申涛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上海奉承钢模板(集团)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判决书507

信用证案件判决书507

第四部分: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法院507

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扬州市邗利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诉513

韩国朝兴银行信用证拒付案”判决513

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扬州市邗利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诉513

韩国朝兴银行信用证拒付案”判决513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中级人民法院“满洲里国际经济517

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诉盟光国际有限公司517

买卖合同纠纷案”判决书517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中级人民法院“满洲里国际经济517

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诉盟光国际有限公司517

买卖合同纠纷案”判决书517

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诉被告海南黄河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海南凯业船务有限公司、被告海南凯业房地产有限公司信用证垫款纠纷案”判决书523

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诉被告海南黄河贸易有限公司、被告海南凯业船务有限公司、被告海南凯业房地产有限公司信用证垫款纠纷案”判决书523

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诉被告海南中信联合贸易有限公司、被告南京利丰钢铁有限公司信用证垫款纠纷案”判决书534

海南省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诉被告海南中信联合贸易有限公司、被告南京利丰钢铁有限公司信用证垫款纠纷案”判决书534

诉海林国际有限公司案”判决书541

诉海林国际有限公司案”判决书541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晓星物产香港有限公司541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晓星物产香港有限公司541

公司请求返还信用证纠纷案”裁定书550

最高人民法院“信贸发展有限公司与甘肃省机械进出口550

最高人民法院“信贸发展有限公司与甘肃省机械进出口550

公司请求返还信用证纠纷案”裁定书550

信用证纠纷案”判决书554

贸易有限公司、比利时联合银行上海分行554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韩国)国民银行诉上海苏豪国际554

信用证纠纷案”判决书554

贸易有限公司、比利时联合银行上海分行554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韩国)国民银行诉上海苏豪国际554

追索信用证垫付款纠纷案”判决书561

追索信用证垫付款纠纷案”判决书561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青岛惠德工艺礼品有限公司561

最高人民法院“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诉561

最高人民法院“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诉561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青岛惠德工艺礼品有限公司561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572

因保险合同纠纷案”判决书572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572

因保险合同纠纷案”判决书572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CNK交易株式会社诉578

被告中国光大银行信用证纠纷案”判决书578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CNK交易株式会社诉578

被告中国光大银行信用证纠纷案”判决书578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杉杉集团有限公司589

信用证项下货款拒付纠纷案”判决书589

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杉杉集团有限公司589

信用证项下货款拒付纠纷案”判决书589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诉602

被告嘉星(集团)有限公司、被告嘉星投资602

有限公司、被告广州市东益房地产有限公司602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诉602

被告嘉星(集团)有限公司、被告嘉星投资602

有限公司、被告广州市东益房地产有限公司602

等借款合同案”判决书602

等借款合同案”判决书602

最高人民法院“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诉奥地利国际614

银行新加坡分行信用证贴现614

欠款纠纷案”裁定书614

最高人民法院“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诉奥地利国际614

银行新加坡分行信用证贴现614

欠款纠纷案”裁定书614

最高人民法院“上诉人哈尔滨华龙交通建设有限公司616

因与被上诉人中国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原审被告黑龙江国际工程技术合作集团公司追偿垫付款纠纷案”判决书616

因与被上诉人中国光大银行黑龙江分行、原审被告黑龙江国际工程技术合作集团公司追偿垫付款纠纷案”判决书616

最高人民法院“上诉人哈尔滨华龙交通建设有限公司616

3.3.1.1 Summit Ins.Co.v.General National Bank624

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营业部等627

信用证欠款纠纷上诉案”判决书627

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营业部等627

最高人民法院“辽宁大连盛宝大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627

最高人民法院“辽宁大连盛宝大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627

信用证欠款纠纷上诉案”判决书627

福建省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等634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与634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营业部与634

福建省轻工业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等634

返还开征保证金纠纷上诉案”判决634

返还开征保证金纠纷上诉案”判决634

信用证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640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原告华夏银行与被告诚成进出口640

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普尔斯马特会员购物企业中心640

信用证合同纠纷案”一审判决640

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普尔斯马特会员购物企业中心640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原告华夏银行与被告诚成进出口640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诚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普尔斯马特会员购物企业中心信用证合同纠纷案”二审判决书650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人诚成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普尔斯马特会员购物企业中心信用证合同纠纷案”二审判决书650

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山西省晋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诉被告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市府西街分理处、被告泰国盘古银行香港分行信用证项下货款拒付纠纷案”一审判决664

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告山西省晋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诉被告中国工商银行太原市府西街分理处、被告泰国盘古银行香港分行信用证项下货款拒付纠纷案”一审判决664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华盛昌财务有限公司与立丰实业有限公司信用证纠纷案”判决书672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华盛昌财务有限公司与立丰实业有限公司信用证纠纷案”判决书672

汕头分行诉被告海岸实业集团公司信用证垫付款682

纠纷案”一审判决书682

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工商银行682

汕头分行诉被告海岸实业集团公司信用证垫付款682

纠纷案”一审判决书682

广东省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工商银行682

宁波海事法院“原告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公司与被告永顺明有限公司、被告西班牙班柯萨坦达银行香港分行提单欺诈纠纷案”一审判决书693

宁波海事法院“原告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公司与被告永顺明有限公司、被告西班牙班柯萨坦达银行香港分行提单欺诈纠纷案”一审判决书693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人西班牙班柯萨坦达银行香港分行诉被上诉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公司、原审被告永顺明有限公司提单欺诈案”二审判决书699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上诉人西班牙班柯萨坦达银行香港分行诉被上诉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出口公司、原审被告永顺明有限公司提单欺诈案”二审判决书699

最高人民法院“上诉人中油龙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被上诉人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部、被上诉人沈阳沈港对外贸易公司信用证垫款纠纷案”二审判决书704

最高人民法院“上诉人中油龙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被上诉人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营业部、被上诉人沈阳沈港对外贸易公司信用证垫款纠纷案”二审判决书704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分行诉被告香港盟光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满洲里市天苑贸易有限公司及第三人荷兰富通银行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信用证结算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14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工商银行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分行诉被告香港盟光国际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满洲里市天苑贸易有限公司及第三人荷兰富通银行国际贸易买卖合同信用证结算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14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告江都造船厂诉被告中国工商银行扬州工行、被告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信用证纠纷案”一审民事裁定书724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原告江都造船厂诉被告中国工商银行扬州工行、被告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信用证纠纷案”一审民事裁定书724

香港汇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国际托收728

合同纠纷案”民事调解书728

合同纠纷案”民事调解书728

香港汇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国际托收728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与728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海申达股份有限公司与728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上诉人上海寅正进出口有限公司诉被上诉人河北省纺织工业供销公司代开信用证纠纷案”二审判决732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上诉人上海寅正进出口有限公司诉被上诉人河北省纺织工业供销公司代开信用证纠纷案”二审判决732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诉被告来克西奴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张家港华运纺织有限公司信用证欠款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37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浦东分行诉被告来克西奴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张家港华运纺织有限公司信用证欠款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37

被告海南轻骑海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制药厂、海南轻骑海药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证代理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41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上海越龙国际贸易公司诉741

被告海南轻骑海药股份有限公司海口市制药厂、海南轻骑海药股份有限公司信用证代理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41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上海越龙国际贸易公司诉741

上海永鑫实业公司、常州凯瑞针织印染有限公司746

信用证欠款纠纷案”一审判决746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746

外高桥支行诉被告上海和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746

信用证欠款纠纷案”一审判决746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746

外高桥支行诉被告上海和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746

上海永鑫实业公司、常州凯瑞针织印染有限公司746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福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诉751

被告上海申嘉进出口有限公司、被告中信化工公司751

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751

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751

被告上海申嘉进出口有限公司、被告中信化工公司751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福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诉751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福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诉757

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57

被告上海申嘉进出口有限公司、被告中信化工公司757

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57

被告上海申嘉进出口有限公司、被告中信化工公司757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福建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诉757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诉764

公司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64

产业有限公司、被告南京同创信息产业集团有限764

公司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64

产业有限公司、被告南京同创信息产业集团有限764

被告上海同创电脑技术有限公司、被告上海同创信息764

被告上海同创电脑技术有限公司、被告上海同创信息764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中国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诉764

运鑫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被告上海诚富工业有限公司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69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上海城市合作银行诉被告769

运鑫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被告上海诚富工业有限公司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69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原告上海城市合作银行诉被告769

信用证纠纷案”一审判决书7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