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9/35056497.jpg)
- 王雪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5633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84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古籍整理-研究-唐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四库全书》的编纂与唐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
第一节 《四库全书》著录唐代文献综述3
一 经部4
二 史部6
三 子部10
四 集部13
第二节 《四库全书》著录唐代文献的去取标准16
一 有见必录16
二 有益于保存文献19
三 有资于考证22
第三节 四库馆臣对唐代文献的初步整理25
一 辑佚25
二 校勘30
三 辨伪32
四 删繁补阙35
五 订谬正讹36
第四节 四库馆臣对唐代文献的初步研究38
一 论世知人39
二 版本源流42
三 撮其旨意43
四 品评优劣44
第二章 两《唐书》的整理与研究(上)47
第一节 两《唐书》的刊校47
一 武英殿本48
二 《旧唐书》惧盈斋刻本49
三 《旧唐书校勘记》50
四 叶万《旧唐书》校本52
五 岑建功《旧唐书逸文》53
六 张道《旧唐书疑义》55
第二节 两《唐书》的笺注56
一 沈炳震《唐书合钞》56
二 唐景崇《唐书注》60
第三节 两《唐书》的订补62
一 两《唐书》之补阙63
二 两《唐书》之考订66
第三章 两《唐书》的整理与研究(下)71
第一节 钱大昕与两《唐书》72
一 对两《唐书》的校勘73
二 对两《唐书》编纂得失的认识75
三 考证过程中的探幽发微80
第二节 王鸣盛与两《唐书》84
一 文字内容的校勘与比较85
二 编纂得失的认识和思考89
三 有关典章制度的考证与总结97
四 有关史事、人物的考证与评价101
五 对前人成果的评价和补充102
六 考校过程中的疏漏与失误104
第三节 赵翼与两《唐书》106
一 史法107
二 史事113
三 理性超越与类比举证方法的运用117
第四章 唐代金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22
第一节 金石学的复兴与繁荣123
一 经久不息的金石热123
二 著录宏富的金石文献127
三 新史料意识的全面觉醒128
第二节 唐代金石文献的著录与研究132
一 清人研究唐代金石的专著132
二 清代金石著作中的唐代碑石140
第三节 金石证史与唐史的考补143
一 金石证史方法的普遍运用143
二 涉及广泛的考补唐史成果145
第五章 唐代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67
第一节 唐人总集的汇辑与刊刻167
一 《全唐诗》的汇辑168
二 《全唐文》的编纂171
三 其他唐代总集的选编与评注174
第二节 唐人别集的整理与笺注178
一 前无古人的别集笺注179
二 以注杜为代表的别集笺注179
三 一人之别集,数家之笺注182
第三节 清儒笺注唐人别集的集大成特征184
一 辑佚补遗,订谬正讹185
二 广采博收,取长补短189
三 汇集资料,求全责备193
第四节 清儒笺注唐人别集的史学化倾向197
一 作者年谱的改订或补作197
二 诗文系年200
三 诗史互证方法的普遍运用204
第六章 徐松与唐代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7
第一节 徐松其人207
第二节 《唐两京城坊考》208
一 正文组成208
二 注文内容215
三 成就及不足216
第三节 《登科记考》221
一 正文组成223
二 注文内容225
三 成就及不足229
第四节 唐代史料的钩稽排比232
第七章 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的成就、特点与局限239
第一节 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的成就239
一 不遗余力的史料建设239
二 涉及广泛的唐史研究成果240
第二节 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的特点241
一 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时代特色241
二 成熟多样的整理手段242
三 嘉惠士林的研究方法247
四 以札记、序跋、案语等承载学术成果的研究特色251
第三节 清儒整理唐代文献的局限255
一 学者少有专精256
二 成果略有重复257
三 研究缺乏系统258
四 理论有待升华259
附录 说“荷校”——兼辨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荷杖”之谬262
主要参考文献273
后记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