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白虎通疏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白虎通疏证](https://www.shukui.net/cover/6/34317428.jpg)
-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10229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81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833页
- 主题词:经学-研究-中国-东汉时代;白虎通义-注释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白虎通疏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一1
爵(共十章)1
天子为爵称1
制爵五等三等之异6
天子诸侯爵称之异16
王者太子称士21
妇人无爵21
庶人称匹夫22
爵人於朝封诸侯於庙23
追赐爵23
诸侯袭爵25
天子即位改元33
卷二43
号(共五章)43
皇帝王之号43
王者接上下之称47
君子为通称48
三皇五帝三王五伯49
伯子男于国中得称公66
谥(共八章)67
总论谥67
帝王制谥之义69
天子谥南郊72
天子谥诸侯72
卿大夫老有谥73
无爵无谥74
谥后夫人76
号谥取法77
五祀(共四章)77
总论五祀77
大夫已上得祭79
祭五祀顺五行79
祭祀所用牲81
卷三83
社稷(共十三章)83
总论社稷83
岁再祭84
祭社稷所用牲85
王者诸侯两社85
诫社86
社稷之位87
大夫有社稷88
名社稷之义89
社无屋有树89
王者亲祭91
社稷之坛91
祭社稷有乐92
祭社稷废礼92
礼乐(共十一章)93
总论礼乐93
太平乃制礼乐98
帝王礼乐99
天子诸侯佾数104
王者六乐106
四夷之乐107
歌舞异处115
降神之乐116
侑食之乐118
五声八音119
通论异说128
卷四129
封公侯(共十四章)129
三公九卿129
封诸侯133
设牧伯133
诸侯卿大夫138
封诸侯制土之等139
封诸侯亲贤之义141
夏封诸侯144
诸侯继世145
立太子147
昆弟相继149
为人後151
兴灭继绝之义153
大夫功成未封得封子155
周公不之鲁156
京师(共八章)157
建国157
迁国159
京师160
三代异制161
制禄161
诸侯入为公卿食采163
太子食采165
公卿大夫食采165
五行(共七章)166
总论五行166
五行之性169
五味五臭五方170
阴阳盛衰173
十二律182
五行更王相生相胜变化之义187
人事取法五行194
卷五199
三军(共十章)199
总论三军199
王者征伐所服201
告天告祖之义202
商周改正诛伐先後之义204
天子自出与使方伯之义205
兵不内御206
遣将於庙207
受兵还兵208
师不逾时209
大丧作畔210
诛伐(共九章)211
诛不避亲211
不伐丧212
讨贼之义213
诛大罪215
父煞子216
诛佞人217
冬至休兵217
复仇219
总论诛讨征伐之义222
谏诤(共八章)226
总论谏诤之义226
三谏待放之义228
士不得谏233
妻谏夫233
子谏父234
五谏234
记过彻膳之义237
隐恶之义239
乡射(共五章)242
天子亲射242
射侯243
总论射义246
乡饮酒247
养老之义248
卷六251
致仕(一章)251
总论致仕义251
辟雍(共六章)253
总论入学尊师之义253
父不教子257
师道有三258
辟雍泮宫259
庠序之学261
灵台明堂263
灾变(共四章)267
灾变谴告之义267
灾异妖孽异名268
霜雹271
日月食水旱272
耕桑(一章)276
论王与后亲耕亲桑之礼276
封禅(共二章)278
封禅之义278
符瑞之应283
巡狩(共十章)289
总论巡狩之礼289
巡守以四仲义290
巡守述职行国行邑义290
祭天告祖祢载迁主义292
诸侯待於竟295
巡守舍诸侯祖庙295
三公从守296
道崩归葬296
太平乃巡守义298
五岳四渎298
卷七302
考黜(共四章)302
总论黜陟302
九锡302
三考黜陟义310
诸侯有不免黜义314
王者不臣(共七章)316
三不臣316
五暂不臣319
诸侯不纯臣320
不臣诸父兄弟322
子为父臣异说323
王臣不仕诸侯异义324
五不名325
蓍龟(共十二章)327
总论蓍龟327
蓍龟尺寸327
决疑之义328
龟蓍卜筮名义329
筮必于庙330
卜筮方向330
卜筮之服331
占卜人数332
先筮後卜332
灼龟333
埋蓍龟333
周礼卜筮及取龟义334
圣人(共四章)334
总论圣人334
知圣335
古圣人336
异表337
八风(一章)341
论八风节候及王者顺承之政341
商贾(一章)346
卷八348
瑞贽(共七章。案:此与阙文朝聘篇互有异同,今各存之。)348
诸侯朝会合符信348
五瑞制度349
合符还圭之义353
见君之贽355
私相见贽358
妇人之贽358
子无贽臣有贽359
三正(共九章)360
改朔之义360
改朔征伐先後(重出,略有异同。)361
三正之义362
改正右行364
正言月不言日364
改正不随文质365
百王不易之道365
存二王之後366
文质368
三教(共六章)369
圣王设三教之义369
三教370
三教所法371
总论教371
三教之失372
论三代祭器明器之义372
三纲六纪(共五章)373
总论纲纪373
三纲之义374
纲纪所法375
六纪之义376
详论纲纪别名之义378
情性(共六章)381
总论性情381
五性六情381
五藏六府主性情383
六情所配之方388
魂魄389
精神390
寿命(一章)390
论三命之义(当与前篇合为一篇。「夫子过郑」八十三字文义不类,疑後人误钞入。)391
宗族(共二章)393
论五宗393
论九族397
卷九401
姓名(共四章)401
论姓401
论氏402
论名406
论字415
天地(共五章)420
释天地之名420
论天地之始421
论左右旋之象422
论天地无总名422
论天行反劳於地423
日月(共六章)423
日月右行423
日月行迟速分昼夜之象424
释日月星之名424
昼夜长短426
月有大小427
闰月428
四时(共四章)428
论岁428
四时429
三代岁异名431
朝夕晦朔432
衣裳(共四章)432
总论衣裳432
裘433
带435
佩435
五刑(共二章)437
刑法科条437
刑不上大夫441
五经(共七章)444
孔子定五经444
孝经论语446
文王演易446
伏羲作八卦447
五经象五常447
五经之教448
书契所始449
卷十451
嫁娶(共三十章)451
总论嫁娶451
嫁娶不自专452
嫁娶之期453
贽币457
亲迎459
遣女戒女461
昏礼不贺462
授绥亲迎醮子词464
不先告庙464
嫁娶以春466
妻不得去夫467
天子嫡媵469
卜娶妻472
人君宗子自娶472
大夫受封不更聘及世子与君同礼474
天子必娶大国474
诸侯不娶国中476
同姓外属不娶477
同姓诸侯主婚478
卿大夫士妻妾之制480
人君嫡死媵摄481
变礼484
妇人有师傅485
事舅姑与夫之义486
不娶有五488
出妇之礼488
王后夫人489
妻妾490
论嫁娶诸名义491
闭房开房之义492
绋冕(共六章。当与衣裳篇合为一篇。)493
绋493
总论冠礼495
皮弁496
冕制498
委貌毋追章甫501
爵弁502
卷十一504
丧服(共十六章)504
诸侯为天子504
庶人为君506
臣下服有先後507
论三年丧义507
衰510
杖511
倚庐514
丧礼不言518
变礼519
妇人不出境吊523
三不吊524
弟子为师525
私丧公事重轻526
奔丧530
哭位531
论周公以王礼葬532
崩薨(共二十三章)532
崩薨异称532
天子至庶人皆言丧535
天子赴告诸侯536
诸侯奔大丧537
臣赴于君539
诸侯赴邻国540
诸侯夫人告天子541
诸侯归瑞圭542
天子吊诸侯542
君吊臣544
含敛546
赠?赙赗549
殡日550
三代殡礼550
天子舟车殡551
祖载552
棺椁厚薄之制553
尸柩556
葬557
兆域557
合葬558
葬北首558
坟墓559
卷十二561
阙文561
郊祀(此下阙文,并庄氏述祖补)561
宗庙567
朝聘581
贡士585
车旗587
田猎590
杂录594
附录603
一、今本四十四篇阙文&卢文弨603
二、白虎通义考&庄述祖604
三、白虎通义斠补&刘师培610
四、白虎通义阙文补订&刘师培734
五、白虎通义佚文考&刘师培745
六、白虎通义定本&刘师培746
七、白虎通义源流考&刘师培783
八、白虎通德论补释&刘师培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