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社会主义部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社会主义部分
  • 吴效伯等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ISBN:7206001459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社会主义部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对象和经济理论的发展1

(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对象和任务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及其基本特征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经济体制改革1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矛盾11

(二)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基本内容1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确定2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21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23

第一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7

第一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27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前提27

二、我国公有制建立的特殊历史条件和途径30

第二节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38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形式38

二、社会主义的补充经济形式45

一、多种经济形式并存与发展的客观必然性50

第三节 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50

二、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是我国长期的战略方针53

第二章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56

第一节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56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56

二、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64

第二节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特点72

一、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72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共性和特性75

一、价值规律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79

第三节有计划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79

二、价值规律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作用的特点86

第四节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竞争87

一、有计划商品经济中存在竞争的客观必然性87

二、竞争在有计划商品经济中的作用89

三、社会主义竞争的特点91

四、保护社会主义竞争93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性95

第一节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95

第三章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95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及其层次97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98

四、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企业生产目的的辩证关系100

第二节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102

一、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的客观性和特点102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103

第三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107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108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113

第四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17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容117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119

第四章社会主义企业121

第一节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121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121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121

二、全民所有制企业相对独立性的客观依据122

三、企业的相对独立性不会改变全民所有制的性质125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127

一、社会主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27

第二节增强企业活力是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127

二、理顺经济关系,增强企业活力128

三、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责任制132

第三节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经济核算136

一、企业的经济效益136

二、企业的经济核算141

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45

第五章社会主义农业合作经济145

第一节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45

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147

第二节我国农业合作经济模式的演变150

一、农业合作经济旧模式的形成及其弊病150

二、农村合作经济新模式的出现及其广泛发展的客观必然性154

第三节家庭联产承包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新型农业合作经济157

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本特征157

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59

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优越性161

第四节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发展趋势163

一、家庭经营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163

二、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家庭联产承包制165

三、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167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流通172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品流通172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172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特点175

三、商品流通渠道和商品流通形式178

四、社会主义商品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180

五、改革商品流通体制182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185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性质、特点和形式185

二、货币流通渠道和货币流通规律187

三、社会主义的信用188

四、社会主义银行192

一、社会主义市场的作用和特点195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195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98

三、改革价格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202

第七章社会主义分配207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07

一、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07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210

三、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215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内部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219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219

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反对平均主义224

三、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和按劳分配原则225

第三节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226

一、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227

二、社会主义的其他分配形式233

第八章社会主义消费239

第一节社会主义消费的特点和作用239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特点239

二、社会主义消费在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241

一、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的规律性244

第二节社会主义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244

二、消费方式及其变化的规律性249

第三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消费水平253

一、消费水平及其衡量消费水平的标准253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消费水平主要途径255

三、我国人民消费水平发展的总趋势和消费模式257

第九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260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260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260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263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268

第二节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272

一、发展对外贸易272

二、利用外国资金276

三、引进先进技术279

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81

五、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283

第三节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284

一、兴办经济特区284

二、开放沿海城市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290

三、搞好沿海经济开放区292

第十章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管理294

第一节我国经济发展战略294

一、经济发展战略部署294

二、实行第二步目标的经济发展战略296

三、实现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299

第二节正确发挥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308

职能308

一、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必要性308

二、政企职责分开、简政放权是正确发挥国家管理经济职能的关键309

三、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311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节314

一、按照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314

二、宏观控制的重点是控制社会总需求323

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327

一、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327

趋势327

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条件331

三、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长期的历史过程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