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CT影像技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石明国主编;石明国,白桂芹,程景库等编者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923821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实用CT影像技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CT的基本原理1
第一节 概述1
一、CT的用途1
二、CT的优点2
三、CT的局限性3
第二节 CT的简史4
一、历史回顾4
二、Hounsfield的发明4
三、各代CT扫描机5
四、CT的现在及未来8
第三节 CT的基本概念10
第四节 线衰减系数μ的概念14
第五节 CT的基本工作原理16
第六节 CT影像显示技术21
一、窗宽、窗位的概念21
二、线性窗的概念与应用21
三、非线性窗的概念与应用21
本章小结23
第二章 CT扫描成像原理24
第一节 直接矩阵求解法25
第二节 反投影法26
第三节 二维付里叶变换重建法30
第四节 卷积反投影法35
第五节 迭代法38
本章小结43
第三章 CT扫描成像系统44
第一节 CT扫描机的硬件结构44
一、扫描机架系统44
二、计算机系统53
三、磁盘机54
四、磁带机58
五、多幅照相机59
六、X线发生器64
七、操作台66
八、CT扫描检查床66
九、其它附属设备66
第二节 CT扫描机的软件结构68
一、基本功能软件69
二、特殊功能软件69
本章小结71
第四章 CT扫描机简介72
第一节 第二代CT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72
一、基本结构72
二、基本功能78
三、影像重建过程94
四、基本功能软件97
五、基本电路分析99
第二节 第三代CT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115
一、基本结构115
二、基本功能120
三、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121
四、反投影工作过程124
五、图象显示工作过程128
第三节 CT机X线控制系统基本电路工作原理131
一、概述131
二、mA和KV指令D/A输出电路132
三、旋转阳极控制器的工作时序137
四、X线管灯丝初级电路140
五、X线管电流控制电路141
六、mA过载保护电路143
七、KV伺服控制电路144
八、高压初级控制电路146
九、换向电容充电控制及其相关电路149
第四节 CT机架控制系统基本电路工作原理155
一、机架转速及位置控制电路简介155
二、编程组合逻辑电路158
三、位置控制电路分析159
四、速度控制电路分析及调整161
五、速度箝位电路及输出放大器电路170
六、其它电路简介172
第五节 螺旋CT的特性和应用173
第六节 如何选购CT机176
第七节 CT机的安装调试184
一、安装前的准备184
二、CT机房设计185
三、CT机的安装186
四、调试187
本章小结187
第五章 CT机的操作使用简介189
第一节 GE9800 CT机的操作方法简介189
一、概述189
二、操作要点190
三、扫描图象存档要点195
第二节 SOMATOM AR.C机的操作方法简介197
一、开机步骤197
二、关机步骤197
三、机器正常工作时屏幕右侧控制区说明197
四、主菜单198
本章小结223
第六章 人体各部位的CT技术224
第一节 CT检查规则224
一、病人的预约224
二、病人的登记225
三、病案的保存和检索225
四、扫描前病人的准备226
第二节 CT图象的增强检查技术227
一、原理和意义227
二、常用造影剂及应用227
三、离子造影剂和非离子造影剂主要区别229
四、CT造影增强最常用的静脉注射法及碘分布和诊断意义229
五、造影剂副反应及预防和处理231
第三节 CT检查的防护233
一、CT检查的辐射特点233
二、CT检查防护的重要性233
三、X线常用的辐射量和单位234
四、ICRP最新辐射防护标准234
五、CT检查X线剂量234
六、CT检查时的防护措施235
第四节 人体解剖术语和CT检查常用位置235
一、解剖术语235
二、CT检查位置命名的原则及常用位置236
第五节 颅脑的CT技术237
一、颅脑的应用解剖237
二、颅脑体表定位标志239
三、头脑CT扫描的定位基线239
四、颅脑CT扫描前的准备240
五、颅脑CT的常规位置242
六、颅脑CT扫描技术243
七、颅脑CT图象的显示技术245
八、颅脑CT图象的摄影技术247
第六节 眼及眶部的CT技术248
一、眼眶的应用解剖248
二、眼眶CT检查前准备249
三、眼眶CT的常规位置和扫描基线249
四、眼眶CT扫描技术250
五、眼眶CT图象的显示技术251
六、眼眶CT图象摄影技术251
第七节 耳部的CT技术251
一、耳部的应用解剖251
二、耳部CT前的准备253
三、耳部CT的常规位置254
四、耳部CT的特殊位置255
五、耳部CT的扫描技术256
六、耳部CT图象的显示技术256
七、耳部CT图象的摄影技术257
第八节 鼻部、咽部及喉部的CT技术258
一、鼻、咽、喉的应用解剖258
二、鼻、咽、喉的扫描前准备260
三、鼻和鼻窦及鼻咽部的扫描位置和扫描基线261
四、喉部的扫描位置和扫描基线262
五、鼻和鼻窦及鼻咽部的扫描方法262
六、喉部扫描方法263
七、鼻部、咽部和喉部图象的显示技术263
八、鼻部、咽部和喉部图象的摄影技术264
第九节 颌面骨及面颈部软组织疾病的CT技术264
一、面颅及面颈部软组织的应用解剖264
二、颌面骨及面颈部软组织扫描前准备265
三、各具体部位的扫描技术265
四、颌面骨和面颈部软组织CT图象的显示技术267
五、颌面骨和面颈部软组织的摄影技术270
第十节 胸部的CT技术270
一、胸部的应用解剖270
二、胸部CT扫描前的准备276
三、胸部(纵隔和肺)扫描位置和扫描基线277
四、胸部CT的扫描方法278
五、胸部CT图象的显示技术280
六、胸部CT图象的摄影技术280
第十一节 腹部和盆腔的CT技术281
一、应用解剖281
二、腹部及盆腔CT扫描前的准备283
三、腹部和盆腔CT的扫描位置283
四、腹部和盆腔CT扫描的常规定位方法和扫描基线284
五、腹部和盆腔CT的扫描方法286
六、腹部和盆腔CT图象的显示技术288
七、腹部和盆腔CT图象的摄影技术289
第十二节 脊柱CT扫描技术289
一、脊柱的应用解剖289
二、CT扫描在脊柱疾病诊断的应用291
三、脊柱CT常规扫描技术292
四、脊柱CT特殊扫描技术296
五、脊柱CT扫描的图象显示技术297
六、脊柱CT扫描的摄片技术298
第十三节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298
一、四肢骨关节应用解剖298
二、CT扫描在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的应用299
三、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的准备300
四、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常规扫描技术300
五、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特殊扫描技术302
六、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的图象显示技术304
七、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的图象摄影技术305
本章小结305
第七章 CT影像质量的控制和保证306
第一节 影响CT影像质量的参数306
一、空间分辨率306
二、噪音和低对比检测能力307
三、伪影308
四、窗宽和窗位309
第二节 质量保证310
一、职责分工310
二、质量保证的基本原理311
三、质量控制监督参数312
本章小结313
第八章 CT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检修方法314
第一节 产生故障的原因及检修方法314
一、产生故障的原因314
二、故障检修原则与方法315
第二节 CT图象环形伪影故障分析316
一、产生环形伪影的因素317
二、检测及分析处理317
三、环形伪影故障举例318
本章小结321
参考文献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