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犯罪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犯罪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4/33842201.jpg)
- 姚峰主编;连春亮,吴艳华,周世军副主编;段春媛,黄通勇,李瑞等参编人员;王恒勤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514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犯罪心理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犯罪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1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一、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二、犯罪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9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1
一、理论方面的任务11
二、实践方面的任务13
第三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5
一、研究犯罪心理学的指导原则15
二、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基本步骤17
三、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主要方法18
第二章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24
第一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历史25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25
二、国外研究犯罪心理学的发展简史29
第二节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32
一、我国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32
二、国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现状37
三、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展望38
第三章 有关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流派44
第一节 犯罪生物学派理论46
一、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产生46
二、犯罪生物学派理论的发展47
第二节 犯罪社会学派理论49
一、犯罪社会学派理论的产生49
二、犯罪社会学派理论的发展49
第三节 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52
一、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产生52
二、犯罪精神分析学派理论的发展53
第四章 犯罪心理的形成57
第一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机制58
一、概念58
二、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模式59
三、犯罪心理形成的一般规律60
第二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外在因素的影响63
一、犯罪心理的形成与时空因素的影响63
二、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家庭因素的不良影响65
三、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学校教育因素的影响69
四、犯罪心理的形成与不良文化的诱导72
第三节 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内在因素的影响76
一、犯罪人的需要76
二、犯罪动机79
三、犯罪人的智力特征83
四、犯罪人的气质和性格特征84
五、犯罪人的情绪和意志特征86
第五章 犯罪心理的年龄差异90
第一节 少年犯罪心理91
一、少年年龄特征与犯罪91
二、少年犯罪心理结构分析94
三、少年犯罪的行为特征97
第二节 青壮年男性犯罪心理98
一、青壮年男性的年龄特征与犯罪98
二、青壮年男性犯罪心理结构分析99
三、青壮年男性犯罪的行为特征101
第三节 老年犯罪心理102
一、老年犯罪的身心基础102
二、老年犯罪的行为特征106
三、老年犯罪的心理分析107
四、老年犯罪的预防措施107
第六章 女性犯罪心理112
第一节 女性的生理心理分析113
一、女性生理特征113
二、未成年女性心理特征114
三、青中年女性心理特征116
四、老年女性心理特征118
第二节 女性犯罪的心理分析120
一、我国女性犯罪概况120
二、女性犯罪的一般心理特征120
三、不同类型女性犯罪的心理特征122
四、女性犯罪的行为特征126
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经历差异128
第一节 不同犯罪经历的犯罪人概述129
一、对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的分类129
二、不同犯罪经历犯罪人的一般特征130
第二节 初犯心理132
一、初犯的概念132
二、初次违法犯罪的原因133
三、初犯的心理特点133
四、初犯的行为特征136
第三节 累犯的心理137
一、累犯的概念137
二、累犯的心理特点137
三、累犯的行为特征140
第四节 惯犯心理141
一、惯犯的概念141
二、惯犯的心理特点141
三、惯犯的行为特征143
第八章 群体犯罪心理148
第一节 群体犯罪心理概述149
一、群体犯罪心理的概念和类型149
二、群体犯罪的行为特征151
三、群体犯罪的心理特征151
第二节 一般共同犯罪心理152
一、共同犯罪概述152
二、一般共同犯罪的心理特征152
第三节 有组织犯罪心理154
一、有组织犯罪154
二、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基础162
三、有组织犯罪的心理特征163
第四节 集群犯罪心理164
一、集群犯罪的概念164
二、集群犯罪的类型165
三、集群犯罪的心理特征166
四、集群犯罪行为的发生过程166
第九章 几种主要的犯罪心理170
第一节 财产型犯罪心理171
一、财产型犯罪心理概述171
二、盗窃犯罪的心理特征174
三、诈骗及贪污犯罪心理175
第二节 暴力型犯罪心理179
一、暴力型犯罪心理概述179
二、杀人犯罪心理183
三、抢劫犯罪心理185
第三节 毒品犯罪心理188
一、我国毒品犯罪的现状188
二、毒品犯罪的特点189
三、吸毒的危害性191
四、毒品犯罪的一般心理特征193
五、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演变195
第四节 性欲型犯罪心理198
一、性欲型犯罪概述198
二、性欲型犯罪心理的成因分析198
三、性欲型犯罪心理结构200
四、性欲型犯罪的行为特征201
五、几种主要性欲型犯罪的心理结构202
第五节 邪教犯罪心理204
一、邪教犯罪的概念204
二、邪教犯罪的特征205
三、邪教犯罪中的思想行为控制过程206
四、邪教主的人格特征208
五、邪教徒的认知偏差210
六、邪教徒的人格特征213
第十章 变态心理与犯罪221
第一节 变态心理的概述222
一、变态心理的概念222
二、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与原则222
第二节 人格障碍与犯罪行为224
一、人格障碍概述224
二、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犯罪225
三、变态人格者犯罪的主要特征228
第三节 性变态与犯罪229
一、性变态概述229
二、性变态与犯罪230
三、性变态犯罪的特点233
第四节 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234
一、精神病概述234
二、精神疾病与危害行为235
第五节 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及矫治措施237
一、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概述237
二、预防变态心理犯罪的措施239
三、变态心理的矫治措施241
第十一章 犯罪心理的预测244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测概述245
一、犯罪心理预测的概念245
二、犯罪心理预测的分类246
三、犯罪心理预测的内容247
第二节 犯罪心理预测的方法249
一、专家预测法249
二、探索型预测法250
三、规范型预测法251
四、反馈型预测法252
五、初犯预测与再犯预测法253
六、犯罪心理预测的基本步骤254
第十二章 犯罪心理的预防258
第一节 犯罪心理预防概述261
一、犯罪心理预防的可行性261
二、犯罪心理预防的内容262
三、犯罪心理预防的种类263
四、犯罪心理预防的方法264
第二节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267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267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治理269
第十三章 罪犯危险性评估及其矫正对策体系277
第一节 罪犯危险性评估的概述279
一、罪犯危险性评估的意义279
二、罪犯危险性评估的分类及特征280
三、罪犯危险性评估的产生和发展281
第二节 建立我国特色的监狱罪犯危险性评估标准体系和工作流程283
一、罪犯危险性评估的标准283
二、罪犯危险性评估的流程286
第十四章 罪犯心理矫正291
第一节 罪犯心理矫正理论概述293
一、心理矫正的概念293
二、心理矫正的类型293
三、罪犯心理矫正的原则294
四、罪犯心理矫正的目标295
五、罪犯心理矫正的技术296
六、罪犯心理矫正的方法297
第二节 罪犯心理矫正的实施299
一、罪犯心理矫正工作实施的基本原则299
二、罪犯心理矫正的工作方法301
三、罪犯心理矫正工作开展的条件及注意事项304
四、未成年罪犯的心理矫正建议308
五、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罪犯心理矫正中的作用309
参考文献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