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药资源学 =RESOURCE SCIENCES OF MEDICINAL MATERIALS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生药资源学 =RESOURCE SCIENCE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 郑汉臣主编;张汉明,秦路平,陈万生,郭美丽,张恩迪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5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生药资源学 =RESOURCE SCIENCES OF MEDICINAL MATERIALS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药资源学的概念1

第二节 生药资源学的研究范围和学习目的1

一、生药资源的调查研究1

二、生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1

三、利用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寻找紧缺药材的代用品和新资源2

四、利用生物技术再生生药资源以及扩大繁殖濒危物种和优良性状的新物种2

五、了解资源保护的法规和条例,为我国的生药资源生生不息而努力2

第三节 生药资源学的形成3

第四节 生药资源的分类4

一、按生药来源的自然属性分类4

二、按生物类群或科属分类4

三、按药用部位分类4

四、按化学成分或活性成分分类4

五、按生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分类4

六、按气候带分类4

七、按生药原植、动物的生长环境分类5

第二章 我国生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6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的种类6

一、药用植物种类6

二、药用动物种类7

三、药用矿物种类7

四、各省、市、自治区中药资源种类7

第二节 我国生药资源的分布区及其资源优势8

一、东北区9

二、华北区9

三、华东区9

四、西南区10

五、华南区10

六、内蒙古区11

七、西北区11

八、青藏区11

九、海洋区12

第三章 生药资源的调查与物种鉴定13

第一节 生药资源调查的准备工作13

一、组成调查队,制定调查计划13

二、确定调查任务13

三、资料查阅和座谈讨论13

四、制定调查线路,编制工作日程表13

五、调查人员的培训13

第二节 野外调查工作14

一、调查方法14

二、自然环境的调查与记载14

三、标本及药材样品的采集16

四、野外化学成分检验17

五、野外工作的注意事项17

第三节 生药资源种类和产量的调查18

一、种类的凋查18

二、产量的调查19

第四节 野生资源的经济量和年允收量调查22

一、蕴藏量、经济量和年允收量的计算22

二、生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评价22

第五节 生药资源分布图的绘制23

一、生药资源图的类型23

二、生药资源分布图的编绘27

三、群落分布图的编绘28

四、生药资源蕴藏量图的编绘28

五、生药资源区划图的编绘28

第六节 生药资源的物种鉴定29

一、观察原植物形态特征30

二、核对文献资料30

三、核对标本30

四、检查学名的合法性和是否有异名31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3

第一节 气候因子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3

一、光对植物的影响33

二、温度对植物的影响35

三、水分对植物的影响37

四、空气对植物的影响39

第二节 土壤因子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9

第三节 地形因子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40

第四节 生物因子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41

第五节 人为因子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42

第六节 地理位置与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关系42

第五章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化46

第一节 制定GAP的背景与过程46

一、背景46

二、GAP的起草与实施过程47

第二节 实施GAP的方法与措施48

第三节 我国实施GAP的现状50

第四节 SOP的制定实施及意义52

附件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53

第六章 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57

第一节 采集标本的用具57

第二节 采集标本的方法58

一、采集目的和注意事项58

二、采集标本地点的选择58

三、野外记录的要求与内容59

第三节 腊叶标本的制作与保存60

一、标本的一般制作方法60

二、腊叶标本的鉴定、编号和保存60

第四节 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61

一、防腐性的浸制法61

二、绿色标本浸制保存法61

三、紫色标本浸制保存法62

四、红色标本浸制保存法62

第七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合理利用63

第一节 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与途径63

一、生药资源开发的层次63

二、生药资源开发的多种途径63

第二节 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开发与申报65

一、中药材和中药制剂开发的意义65

二、中药材和中药制剂的开发与申报66

第三节 保健食品的开发67

一、概述67

二、保健食品的发展历史与现状68

三、保健食品研究技术资料的一般要求69

四、保健食品的工艺学69

五、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70

六、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目的及结果判定75

七、保健食品申报所需的资料77

八、中药保健品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82

第四节 中药化妆品的开发83

一、中药化妆品的含义及开发的意义83

二、中药化妆品的种类83

三、中药化妆品的开发思路85

四、中药化妆品的质量控制85

五、常用中药化妆品举例87

第五节 天然香料的开发与应用89

一、香料的用途89

二、香料的来源89

三、香味的类型90

四、天然香料的种类90

五、植物性香料的制取法91

六、香料的调合92

七、调合香料的类型及配方举例93

第六节 天然甜味剂的开发95

一、甜味的本质和甜味剂的分类95

二、天然非糖类甜味剂的研究概况96

三、新型天然甜味剂的开发和设计中的几个问题102

第七节 天然色素的开发与合理利用103

一、概述103

二、发展历史104

三、有关目前天然色素的研究情况105

四、天然色素应用介绍107

五、展望109

第八节 生药资源的综合利用110

一、综合利用的概念与途径110

二、几种药用植物综合利用实例111

第九节 民族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3

一、概述113

二、我国民族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113

三、对民族药资源开发的几点展望117

附件1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118

附件2 中药、天然药物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132

附件3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137

附件4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139

附件5 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142

附件6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用对照品研究的技术要求142

附件7 中药新药药理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143

附件8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144

附件9 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技术要求148

第八章 生药活性成分的高通量筛选152

第一节 高通量筛选技术简介152

一、高通量筛选产生的背景152

二、高通量筛选系统及其特点153

三、高通量筛选与生物多样性154

第二节 高通量筛选技术的设计与实施157

一、生物样品库的建立157

二、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化合物库的建立158

三、化合物结构的鉴定161

四、样品库及化合物库建立的途径162

五、筛选方法的设计与实施164

第三节 天然药物活性物质的高通量筛选流程167

一、高通量筛选前处理167

二、分析技术和检测手段168

三、建立多方面的筛选模型,进行生物活性成分的全方位筛选170

四、利用高通量筛选技术从天然药物资源中开发新药170

第四节 天然活性物质研究相关生物技术171

一、基因工程技术171

二、蛋白质工程173

三、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173

四、酶工程173

五、生物反应器技术174

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174

第五节 高通量筛选与天然药物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174

第九章 生物技术在生药资源开发中的应用177

第一节 研究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的意义177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大规模快速繁殖177

一、营养繁殖系的快速繁殖177

二、培养无病的药用植物品系178

三、单倍体育种178

第三节 植物细胞培养法生产药用成分178

一、细胞的筛选和培养基的优化178

二、基因工程179

三、生物转化179

四、两相培养、吸附培养和器官培养179

五、诱导培养180

六、固定化180

七、生物反应器和大规模细胞培养180

八、讨论181

第四节 利用转基因器官生产天然活性化合物181

一、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研究的意义181

二、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82

三、药用植物转基因器官培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展望184

第五节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研究184

一、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研究意义184

二、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基因调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85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展望190

第十章 生药资源的保护192

第一节 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政策和法规193

一、有关生物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193

二、我国颁布的与生药资源保护有关的主要法规193

第二节 生药资源保护的对策与方法194

一、确立保护等级194

二、就地保护195

三、迁地保护196

四、人工栽培和养殖197

五、寻找替代种和代用品197

六、加强宣传与执法197

附录199

附录一 植物模式标本主要收藏单位及其缩写199

附录二 中国主要植物园名录204

附录三 被子植物重要科特征简表206

附录四 植物分类学文献中常用的拉丁词缩写211

附录五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215

附录六 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一册)216

附录七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225

附录八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34

附录九 江、浙、沪主要药用植物名录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