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理学实验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药理学实验方法
  • 高华主编;李波主审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978750674411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药理学-实验方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药理学实验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1

第一节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与分组方法1

一、重复1

二、对照1

三、随机2

第二节 药理学实验结果的记录及整理2

第三节 药理学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3

一、药理实验指标的分类3

二、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3

三、药理实验的样本数4

四、假设检验4

第四节 药理学实验常用仪器6

一、生化分析仪6

二、血液/血细胞分析仪6

三、流式细胞仪7

四、生物机能实验系统8

五、动物行为活动记录分析系统9

第五节 药理学实验对实验室环境及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9

一、药理学实验对实验室环境的基本要求9

二、药理学实验对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10

第六节 药理实验档案整理与归档10

一、药理实验记录内容10

二、实验记录用纸11

三、实验记录的书写11

四、实验记录的删除、修改或增减数据11

五、图片、照片保存12

六、实验记录的保存12

七、实验记录的签署、检查和存档12

第七节 药理学实验试剂的分级及选用12

第八节 药理学实验常用抗凝剂13

第二章 常用实验动物与基本操作15

第一节 实验动物的分类15

一、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概念15

二、按照遗传学控制程度分类16

三、按照微生物寄生虫学控制程度分类20

第二节 实验常用动物的种类及特点24

一、小鼠24

二、大鼠28

三、豚鼠31

四、家兔34

五、犬36

六、小型猪39

七、猕猴40

八、猫43

九、鸽子44

第三节 实验常用动物的饲养管理及实验应用52

一、小鼠52

二、大鼠55

三、豚鼠58

四、家兔60

五、犬62

六、小型猪64

七、猕猴66

八、猫68

九、鸽子70

第四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70

一、实验动物的捉持方法70

二、实验动物的编号71

三、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72

四、实验动物被毛的去除方法73

五、实验动物的采血方式74

六、实验动物的麻醉75

七、实验动物的处死76

八、实验动物给药剂量的确定76

第三章 主要药效学实验方法79

第一节 抗肿瘤药81

一、抗肿瘤药概述81

二、抗肿瘤药主要药效学研究83

第二节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95

一、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概述95

二、评价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模型96

三、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的筛选方法100

第三节 抗糖尿病药物103

一、抗糖尿病药物概述103

二、抗糖尿病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104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115

一、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概述115

二、抗高血压药主要药效学研究115

第五节 抗微生物药物126

一、抗微生物药物概述126

二、抗微生物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126

第六节 抗抑郁药物152

一、抗抑郁药物概述152

二、抗抑郁药主要药效学研究154

第七节 抗急性肝损伤药物158

一、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158

二、氨基半乳糖急性肝损伤模型162

三、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损伤模型165

四、硫代乙酰胺急性肝损伤模型167

五、刀豆蛋白A急性肝损伤模型170

六、脂多糖急性肝损伤模型172

七、α-萘异硫氰酸酯急性肝损伤模型175

八、酒精急性肝损伤模型176

九、四环素急性肝损伤模型178

十、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179

第八节 防治贫血药物179

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及药效学实验180

二、溶血性贫血动物模型及药效学实验181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及药效学实验181

四、肾性贫血动物模型及药效学实验182

第九节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183

一、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概述183

二、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184

第十节 抗心肌缺血药物实验方法190

一、抗心肌缺血药物概述190

二、抗心肌缺血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191

第十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196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概述196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197

第十二节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203

一、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概述203

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实验模型及检测方法204

第十三节 镇痛药物实验方法210

一、镇痛药物概述210

二、镇痛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211

第十四节 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222

一、概述222

二、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223

第十五节抗HIV病毒药物231

一、抗HIV药物概述231

二、抗HIV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233

第十六节 抗阿尔茨海默病及抗痴呆药物研究方法244

一、抗阿尔茨海默病及抗痴呆药物概述244

二、抗阿尔茨海默病及抗痴呆药物主要药效学研究246

第四章 药品安全性检查方法255

第一节 一般药理学实验255

一、概述255

二、基本原则256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256

四、主要研究内容256

五、研究方法256

第二节 急性毒性实验271

一、概述271

二、实验要求271

三、实验方法272

第三节 遗传毒性实验275

一、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实验(Ames实验)276

二、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278

三、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实验280

四、啮齿动物骨骼微核实验281

五、小鼠淋巴瘤细胞TK实验(MLA)283

第四节 局部刺激性实验283

一、概述283

二、实验方法283

三、影响刺激性反应和实验结果的因素293

四、替代法294

第五节 异常毒性检查法295

一、实验材料和工具295

二、供试品溶液295

三、实验动物295

四、检查法295

五、结果判定296

六、注意事项296

第六节 过敏反应检查法296

一、定义296

二、仪器和用具296

三、试液296

四、供试品溶液296

五、实验动物297

六、操作方法297

七、结果判定297

第七节 溶血与凝聚检查法297

一、定义297

二、仪器和用具297

三、动物297

四、2%兔血红细胞混悬液的制备297

五、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98

六、检查法298

七、结果判定298

八、注意事项298

第八节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298

一、简介298

二、实验准备300

三、基本实验操作301

四、凝胶法鲎试剂灵敏度复核与光度测定法标准曲线的可靠性实验304

五、供试品的预处理305

六、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310

第九节 热原检查313

一、热原313

二、热原检查法314

第十节 降压物质检查法316

一、定义316

二、仪器和用具316

三、溶液配制316

四、实验动物317

五、检定法317

六、测压装置和记录仪的调节317

七、动物灵敏度的测定318

八、给药319

九、结果判定319

十、注意事项319

第十一节 无菌检查法319

一、培养基320

二、稀释液、冲洗液及其制备方法322

三、供试品的无菌检查323

四、供试品处理及接种培养基325

五、结果判断327

第十二节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328

一、供试液的制备328

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330

三、控制菌检查333

四、结果判断338

第十三节 细胞毒性实验342

一、方法提要342

二、试剂342

三、主要设备和用具342

四、细胞株342

五、实验前准备342

第十四节 组织病理石蜡切片技术345

一、取材346

二、组织的固定347

三、脱钙351

四、脱水353

五、包埋355

六、石蜡切片的制作356

七、石蜡切片的异常及处理358

八、苏木素-伊红染色法359

第五章 分子药理学实验363

第一节PCR技术363

一、基本的PCR技术364

二、原位PCR技术368

三、重组PCR技术369

四、免疫PCR技术373

五、荧光定量PCR技术376

第二节 重组DNA技术381

一、外源目的基因的获得382

二、基因运载体的分离提纯382

三、重组DNA分子的形成383

四、重组DNA导入宿主细胞384

五、重组克隆的筛选、鉴定和分析385

六、工程菌的获得和基因产物的分离388

七、基因表达388

第三节 分子杂交技术388

一、核酸探针标记的方法389

二、几种常见的杂交396

三、杂交反应的条件及参数的优化402

第四节 基因芯片技术403

一、基因芯片技术原理及分类404

二、基因芯片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405

三、基因芯片的应用和发展方向409

第五节 反义核酸技术410

一、反义核酸技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411

二、反义核酸技术中寡核苷酸的序列设计、摄取及转运412

三、反义寡核甘酸的剂量、给药途径和方式以及毒性413

四、常见的人工合成的反义寡核苷酸413

第六节 蛋白质定量方法414

一、BCA法414

二、Bradford法415

三、双缩脲法416

四、紫外分光光度法417

第七节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418

第八节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21

第九节Western印迹法423

一、基本原理423

二、实验前准备423

三、操作步骤428

第十节 膜片钳技术432

一、常用记录方式432

二、应用433

第十一节 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实验433

一、基本原理433

二、测定方法436

第十二节 原代大鼠细胞分离与培养437

一、组织材料的分离437

二、原代培养439

第十三节 细胞凋亡检测方法439

一、形态学观察方法439

二、DNA凝胶电泳440

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核小体测定440

四、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441

第十四节 流式细胞分析442

第十五节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43

第六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447

一、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47

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47

三、溶液pH对药物跨膜转运的影响447

四、药物的相互作用447

五、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48

六、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50

七、肾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450

附录451

附录一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殖和生理常数451

附录二 常用实验动物的血液生化指标参数值452

附录三 常用实验动物的最大给药量和使用针头的规格452

附录四 常用实验动物采血部位、采血量453

附录五 常用实验动物麻醉药物用法与用量455

附录六 常用营养液的组成和配制456

附录七 常用药物量和浓度的单位456

附录八 细胞培养常用溶液和培养液制备457

参考文献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