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加 论相对剩余价值的秘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资本加 论相对剩余价值的秘密
  • 朱军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978750805673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2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相对剩余价值-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加 论相对剩余价值的秘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为什么1个美国职员相当于1644个中国打工者1

一、概念的提出——耐克鞋案例2

二、倍数劳动与微笑曲线5

三、几个次生概念8

四、从个别到广义的推导12

五、知识产权保护是倍数劳动的前提23

六、服务类倍数劳动25

七、艺术类倍数劳动29

第2章 富裕的真谛?——相对剩余价值论33

一、知识经济起源于相对剩余价值33

二、《资本论》前提的几大变化35

三、相对剩余价值的定量推导43

四、中国宏观政策选择:向上还是向下的竞争50

第3章 相对剩余价值源于知识积累55

一、需求创造知识55

二、制鞋公司的知识组成59

三、公司组织的两种类型61

四、学习型组织的驱动与进化64

第4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之一——“因谁而生”67

一、全面计划经济的前提是一穷二白67

二、发达国家也有计划经济69

三、计划经济的逻辑弱点71

四、马斯洛理论和需求异质化73

五、需求满足的阶层收入分析75

六、奢侈品消费心理——与众不同79

七、群体消费观与文化80

第5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条件之二——“我是谁”85

一、一种超市品牌现象86

二、品牌的历史起源88

三、品牌功能的两重性90

四、品牌与广告92

五、品牌群:顶层设计与消费者分类94

第6章 公司这点事儿101

一、公司定义及属性起源101

二、公司本质上是一场商业婚姻104

三、公司首先是一种有形共同体108

四、公司是一种资本复合体109

五、公司是一个知识复合体110

六、公司是创新知识的复合体112

七、公司是知识产权复合体113

八、公司相对剩余价值源于公司知识增量115

第7章 企业就是一棵树——仿生树观点117

一、企业DNA119

二、创业种子121

三、光合作用——知识增量124

四、叶片——员工126

五、根系及枝干结构——干部及公司组织结构127

六、年轮——积累机制131

第8章 公司首要任务——商业模式确定135

一、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思考重点136

二、商业模式概述137

三、以Google为例的商业模式五要素139

四、以城市特定空间为资源的盈利模式142

五、资源、价值流与盈利模式143

六、商业模式之核心流程145

七、其他商业模式举例147

第9章 盈利模式专利化——网络商业策略149

一、电子商务简介149

二、网络商业模式由来151

三、网络专利技术介绍153

四、网络商业方法专利判断157

第10章 公司风险管理165

一、公司权力结构与知识创造167

二、股东分裂引起的风险169

三、高层经理人风险171

四、客户价值恶化风险175

五、公司运行风险178

六、公司商业风险180

七、公司法律风险的简单介绍181

第11章 公司创新管理185

一、创新分类186

二、重温熊彼特的创新理论189

三、创新顶层设计191

四、路径模仿193

五、专利库运用194

六、盈利模式创新195

第12章 无形资产的形成、分类与管理199

一、良好的无形资产是一种仿生树形态200

二、无形资产首先是一种微观人力资本积累205

三、无形资产是一种宏观知识积累211

四、人力资本与公司战略指标匹配216

五、无形资产之品牌资产219

六、无形资产之知识产权保护221

七、无形资产之知识创造222

八、无形资产之双核心22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