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司法:理念·模式·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明祥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出版社
- ISBN:7543026279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8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292页
- 主题词:公司法(学科: 研究) 公司法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司法:理念·模式·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公司一般演绎路径:近代公司(16世纪到19世纪40年代)1
第一节 前近代公司:原始状态的公司3
一、原始状态公司的一般历程3
二、原始状态公司的一般特征10
第二节 近代公司是殖民扩张的产物11
一、特许主义的近代公司11
二、非自由市场风险的近代公司15
第三节 近代公司的产权与治理结构16
一、“管理者就是所有者”的产权与治理结构16
二、单一单位的企业组织结构17
三、以物力资本为主的资本结构18
四、结论:近代公司不是现代企业,而是古典企业18
第四节 近代公司的两个设立主义阶段:从特许主义到核准主义20
一、近代英国公司的发展阶段20
二、近代美国公司的发展阶段21
第五节 近代公司的民法模式22
一、无限私有权的财产法22
二、形式正义的契约法27
三、过失责任的侵权行为法29
四、自由主义的公司法31
第二章 公司一般演绎路径:现代公司(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37
第一节 现代公司的产生与发展39
一、概述39
二、现代公司的加速器:公司准则主义41
第二节 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43
一、多企业集合体与多种经营43
二、所有权与管理权“由合到分”,形成了职业经理阶层44
三、以分权——制衡为特征的体制构架45
四、经理资本主义47
一、企业所有权51
第三节 现代公司的产权基础51
二、企业所有权与现代公司54
第四节 现代公司的民法模式57
一、有限私有权的财产法57
二、实质正义的契约法59
三、严格责任的侵权行为法62
四、规则主义的公司法66
第三章 公司的支配方式71
第一节 近代公司的支配方式73
第二节 现代公司的支配方式75
一、产业资本主义时期75
二、集中资本主义时期76
三、统制资本主义时期78
第四章 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与公司法理念81
一、现代公司的概念83
第一节 现代公司的基本特征83
二、现代公司的特征86
(一)社团性/资合性86
(二)法人性/有限责任88
(三)营利性/利润最大化89
第二节 现代公司法的性质和特征90
一、组织法与行为法合一,以组织法为重90
二、私法与公法合一,私法为本92
第五章 公司法理念的现代修正:一人公司对社团性/资合性之修正95
第一节 一人公司概述97
第二节 外国立法例99
第三节 我国立法例101
第四节 评述103
第六章 公司法理念的现代修正:“揭开公司面纱”对法人人格/有限责任制度之修正111
第一节 法人人格否认理论概述113
第二节 几个有代表性国家法人人格否认理论评述114
一、美国的法人人格否认论114
二、德国的透视理论116
三、日本的形骸论118
四、韩国的法人人格否认论119
五、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论及法例122
第三节 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适用情形与对象130
一、我国学者观点评价130
二、法人人格否认理论适用情形134
三、法人人格否认理论适用对象136
第四节 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适用条件与范围137
一、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适用条件137
二、中国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适用范围141
一、韩国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法理根据142
第五节 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法理根据142
二、中国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的法理根据143
第六节 法人人格否认的后果145
第七节 中国法人人格否认判例分析147
一、贵州升平公司判例147
二、海南中建公司判例153
第八节 对“个案”否认之我见159
第七章 公司法理念的现代修正:公司社会责任对营利性/利润最大化之修正163
第一节 公司社会责任概述165
一、社会责任论的发展165
二、对社会责任论的批判171
第二节 社会责任条文化174
一、社会责任条文化基本内容174
二、社会责任条文化走向179
三、社会责任条文化意义187
一、社会责任之于中国公司法188
第三节 社会责任与中国公司法188
二、社会责任于公司法之我见192
第八章 后现代公司产权模式与理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209
第一节 宾夕法尼亚洲公司法变革与法理念革命性的进步211
一、变革背景材料211
二、评述214
第二节 后现代公司法的产权模式217
一、状态依存下的企业所有权217
二、控制权比剩余索取权更重要2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中国公司更应该是一个多方利益共同性220
一、私有制与市场竞争的矛盾220
二、社会主义中国的公司更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222
第四节 后现代公司的法理念与法的价值取向226
一、从对“一股一票”原则的法律修订看后现代公司法之理念226
二、从“股东至上”到“公司乃利益共同体”看后现代公司法之理念228
三、现代公司与后现代公司改革取向:司法救济与立法规制231
第九章 改革与思考235
第一节 “公司乃利益共同体”理念之于我们的借鉴237
一、公司互为股东不可取237
二、国家银行是公司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241
三、知识工人是后现代公司的重心243
四、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决定后现代公司的前途244
第二节 中国公司法应接受状态依存所有权理论250
第三节 两权合一,还是两权分离254
一、经典作家关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论述254
二、当代学者关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论述257
三、评述259
第四节 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263
主要参考文献269
后记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