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类婚姻史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人类婚姻史概论
  • 刘发岑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978780752689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7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706页
  • 主题词:婚姻制度-历史-研究-世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类婚姻史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绪论1

第一编2

第一章 从乱婚到群婚的萌芽2

第一节 乱婚2

第二节 班辈婚3

第三节 级别婚姻是群婚的雏形6

第二章 群婚制8

第一节 氏族间的群婚8

第二节 群婚的证据10

第三节 普那路亚婚姻是群婚的典型12

第四节 群婚制时期的夫妻关系和亲属关系14

第三章 对偶婚制16

第一节 俱乐部婚姻16

第二节 对偶婚姻18

第三节 对偶婚姻的构成19

第四节 由望门居到从妇居及妇女的崇高地位21

第五节 对偶婚姻的离弃22

第四章 母系血统计算法和母系财产继承制24

第五章 原始人的生活27

第一节 原始人的生活27

第二节 原始的礼节和感情28

第三节 原始艺术和原始宗教迷信的产生29

第六章 由对偶婚制向单偶婚制转化32

第一节 世系由母系向父系的转移32

第二节 父系氏族公社的结构34

第三节 财产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35

第四节 由对偶婚制向单偶婚制转化37

第五节 无普遍意义的多偶婚姻的插入39

第六节 父系亲族间婚姻关系的排除40

第七节 子女继承制的产生41

第八节 为继承财产服务的婚姻特例43

第二编48

第一章 国家和单偶制婚姻的产生48

第一节 国家和单偶制婚姻的产生48

第二节 创立奴隶制度的历史意义54

第三节 单偶制婚姻是财产私有制的产物55

第二章 单偶制婚姻的形成58

第一节 由从妇居到从夫居58

第二节 布依族和壮族的由从妇居到从夫居59

第三节 从自由寻偶到包办婚姻的产生60

第四节 为独占性同居服务的排他性嫉妒心的产生65

第五节 抢婚风俗67

第六节 产翁制71

第三章 单偶制婚姻的含义与复杂性、变化性74

第一节 单偶制婚姻的含义74

第二节 单偶制婚姻的复杂性、变化性76

第四章 单偶制婚姻的特质与历史价值78

第一节 单偶制婚姻的特质78

第二节 单偶制婚姻的历史价值82

第五章 几种简陋的单偶制婚姻84

第一节 抢劫婚姻84

第二节 买卖婚姻88

第三节 典当婚姻91

第四节 拐骗婚姻92

第五节 暂时性婚姻93

第六节 一妻多夫94

第六章 奴隶的社会地位和奴隶的婚姻96

第一节 奴隶的社会地位96

第二节 奴隶主指配婚和奴隶安家婚97

第三节 妇女和奴隶一样是殉葬品99

第七章 家长制时代的性禁忌和性自由103

第八章 包办婚姻之观念与目的107

第一节 包办婚姻观念107

第二节 包办婚姻的含义及其目的110

第九章 包办婚姻的完婚年龄114

第十章 家长制时期的禁婚法令117

第一节 禁同姓为婚117

第二节 禁良贱为婚119

第三节 禁贵族、官吏阶层的寡妇改嫁120

第四节 禁娶宗人、亲戚的妻或妾122

第五节 禁与母党亲属结婚123

第六节 禁卖妻、典妻及禁娶有夫之妇124

第七节 其他的禁婚令126

第十一章 正统的包办婚姻128

第一节 聘娶婚128

第二节 六礼之婚130

第三节 正统的包办婚姻的实质131

第十二章 媒约在包办婚姻中的作用135

第一节 媒人的产生和媒人的作用135

第二节 媒妁的含义和媒妁制度137

第十三章 包办婚姻的构成140

第一节 求婚和择婿140

第二节 聘金和嫁奁142

第三节 主婚人146

第四节 婚书149

第五节 定婚的效力与解除婚约的法定原因152

第六节 汉族的聘娶过程155

第七节 羌族和羌人的婚姻156

第八节 维吾尔族的婚姻程序158

第九节 京族的婚姻程序160

第十四章 成亲162

第一节 成亲仪典和初夜权162

第二节 成亲164

第三节 成亲仪典的各个环节169

第四节 蒙古人、白族人与碧约人的成亲174

第五节 成亲问题上的政治斗争176

第六节 贵族、官吏举办成亲仪典的目的177

第十五章 妾180

第一节 妻与妾180

第二节 家长制时代的妾制181

第三节 纳妾186

第十六章 几种其他形态的包办婚姻189

第一节 交换婚189

第二节 中表婚192

第三节 转婚193

第四节 赘婿195

第五节 服务婚姻198

第六节 童婚199

第七节 童养媳202

第八节 续娶204

第九节 寡妇改嫁205

第十节 合家与招上门汉208

第十一节 农奴的婚姻209

第十七章 奇特的婚姻212

第一节 指腹婚212

第二节 等郎婚214

第三节 试婚215

第四节 罚婚217

第五节 买丈夫218

第六节 小丈夫与女丈夫219

第七节 打样221

第八节 冲喜223

第九节 宦官的婚姻224

第十节 冥婚、嫁殇婚和娶殇婚225

第十八章 贫穷、瘟疫、灾荒、战争和婚姻的关系228

第一节 贫穷和婚姻的关系225

第二节 瘟疫、灾荒、战争对婚姻的影响230

第十九章 贵族、官吏的婚姻233

第一节 宗亲政治233

第二节 贵族、官吏的联姻235

第二十章 联姻外交239

第一节 联姻外交的政治经济意义239

第二节 联姻外交的军事目的242

第二十一章 统治者的几种婚姻形态245

第一节 献婚245

第二节 选婚247

第三节 指婚和赐婚250

第二十二章 婚姻与生育252

第一节 鼓励生育的婚姻法令252

第二节 婚姻关系的生育意义254

第二十三章 等级制度和婚姻的关系258

第一节 等级制度258

第二节 等级婚姻260

第三节 超越等级的婚姻263

第二十四章 家长制和专制政治266

第一节 家长制的产生266

第二节 专制政治和家长制268

第三节 妇女的卑劣处境272

第二十五章 包办婚制时期的婚姻家庭关系276

第一节 夫妻关系与婆媳关系276

第二节 夫妻间的权利与义务279

第三节 妇女权利282

第四节 夫妻缘坐283

第五节 夫妻间的相互伤害罪及量刑285

第二十六章 专权离婚287

第一节 论抛弃妻妾287

第二节 专权离婚的含义289

第三节 休妻的理由291

第四节 关于“七出”293

第五节 休妻的手续297

第六节 被休之后的母子关系299

第二十七章 统治者的多偶生活与乱伦行为301

第一节 统治者的多偶生活301

第二节 达官贵人的乱伦行为307

第二十八章 宗教和婚姻的关系310

第一节 宗教的产生和宗教对婚姻的影响310

第二节 僧侣的婚姻312

第三节 僧侣贵族的淫荡行为314

第二十九章 家长制时代的人生观和伦理道德318

第一节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人生观318

第二节 伦理道德的实质320

第三十章 家长制时代的贞淫观念324

第一节 奴隶制时代的贞淫观念324

第二节 封建的贞淫观念326

第三节 约束妇女的风俗习惯328

第三十一章 爱情的萌芽330

第一节 爱情的萌芽330

第二节 浪漫的爱情规则332

第三编337

第一章 自由婚制的产生337

第一节 民主制度的建立和自由婚制的产生337

第二节 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改变了生活与婚姻的本质属性340

第三节 以自身的享受为主体的人生观343

第四节 家长制的瓦解和妇女的解放346

第二章 从包办婚制到自由婚制350

第一节 从自由恋爱到自由婚姻350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求婚方式353

第三节 从媒人到传媒领域354

第三章 爱357

第一节 论爱357

第二节 仁爱与博爱359

第三节 夫妻爱和爱情362

第四章 爱情366

第一节 爱情366

第二节 现实生活中的爱情369

第三节 罗曼蒂克式的爱情与配偶式的爱情371

第四节 其他的爱情类型与个人的爱情特质376

第五节 爱情的三要素——长相美、风度美、心灵美377

第六节 爱情的表达381

第七节 爱情的感知384

第八节 爱情的价值387

第五章 性角色与性特质390

第六章 恋爱392

第一节 恋爱392

第二节 爱人的选择395

第三节 恋爱的进行400

第四节 感情投资403

第五节 不发达地区的恋爱与发达地区的恋爱404

第六节 三角恋爱407

第七节 失恋410

第七章 婚前同居412

第一节 婚前同居的由违法缺德变为道德412

第二节 婚前同居417

第三节 婚前同居中产生的痛苦与纠纷419

第八章 婚姻风俗和婚姻观念的发展变化423

第一节 婚姻风俗的发展变化423

第二节 婚姻观念的发展变化426

第九章 结婚431

第一节 订婚431

第二节 结婚432

第三节 结婚典礼438

第四节 结婚的目的和意义440

第五节 双亲禁婚规则和国际结婚443

第六节 婚后爱情的保持446

第十章 婚姻和性450

第一节 爱情、婚姻和性450

第二节 婚姻关系中的性生活454

第十一章 自由婚制的弊端458

第十二章 婚姻和爱情的关系461

第一节 婚姻和爱情结合的启蒙期461

第二节 婚姻与爱情结合的社会条件463

第三节 婚姻与爱情的关系467

第十三章 经济保障与精神生活的贫困475

第十四章 事业上的成就及婚姻与事业的关系478

第十五章 双职工婚姻484

第一节 妻子参加社会工作的历史484

第二节 双职工婚姻的模式485

第三节 双职工婚姻的作用和影响487

第十六章 几种不同类别的婚姻490

第一节 稳定又满意的婚姻490

第二节 稳定但不满意的婚姻492

第三节 不稳定但满意的婚姻494

第四节 不稳定又不满意的婚姻496

第十七章 婚姻生活的演变498

第一节 封闭的婚姻495

第二节 开放的婚姻501

第三节 传统型婚姻与平等型婚姻504

第四节 从终身婚姻到系列婚姻507

第十八章 中、老年人的婚姻510

第一节 中年人的婚姻510

第二节 老年人的婚姻513

第十九章 生育观念的变化和人口问题516

第二十章 婚姻和孩子522

第一节 要孩子是一种选择522

第二节 对孩子的抚育524

第二十一章 婚姻的充实与咨询治疗528

第一节 婚姻的充实528

第二节 婚姻的咨询治疗530

第二十二章 家庭和社会的关系533

第一节 现代的平权制家庭533

第二节 长晚辈关系的日益淡漠538

第二十三章 开放的新风俗543

第一节 选美活动与爱美的弊端543

第二节 开放的新风俗547

第二十四章 从过失离婚到非过失离婚553

第一节 离婚问题553

第二节 别居制度556

第三节 过失离婚560

第四节 非过失离婚及其离婚原因564

第五节 离婚的诸多因素和离婚纠纷570

第六节 离婚的模式574

第七节 协议离婚和裁判离婚576

第八节 离婚后的处境580

第九节 离婚对当事人的各种影响583

第十节 离婚对孩子的影响587

第二十五章 再婚591

第一节 从离婚到再婚的调适阶段591

第二节 认识、处理再婚问题596

第三节 再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再婚指南602

第二十六章 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607

第一节 单亲家庭607

第二节 再婚家庭609

第二十七章 婚姻与社会的关系613

第一节 人类婚姻的社会性613

第二节 婚姻和工作的关系617

第三节 婚姻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619

第四节 法西斯主义统治下的社会生活与婚姻关系622

第五节 利用婚姻关系和两性关系从事间谍活动625

第二十八章 同性恋和同性恋婚姻627

第二十九章 性道德和性关系631

第一节 文明的性道德631

第二节 性骚扰635

第三节 两性关系的发展变化637

第四节 无婚姻关系的性行为638

第五节 包二奶640

第三十章 娼妓644

第一节 从公娼到私娼644

第二节 私娼和色情服务646

第三十一章 单偶制婚姻家庭职能的削弱652

第一节 情人652

第二节 情谊婚姻与独身655

第三节 家庭职能的削弱和家庭的演变趋势658

第三十二章 未来的婚姻和家庭663

第一节 21世纪以后的婚姻家庭663

第二节 智力等级制度的萌芽666

第三节 婚姻的发展趋势669

后记6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