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道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师道德](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3435668.jpg)
- 彭正禄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66530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36页
- 主题词:教师-道德修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师道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教师道德课的性质和任务2
二、教师道德课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4
三、学习教师道德课的意义5
四、学习教师道德课的方法8
第一章 道德与教师道德11
第一节 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11
一、道德和道德的社会作用12
二、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17
第二节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22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及一般特点23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和共同要求25
第三节 教师道德和社会主义教师道德28
一、教师和教师道德29
二、社会主义教师道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31
教师道德31
第二章 教师道德的特点和作用37
第一节 教师道德运行的社会制约因素37
一、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38
二、生产力和科技以及其它上层建筑对道德的影响41
第二节 教师劳动的特点45
一、教师教育劳动对象的社会性45
二、教师教育劳动的复杂性47
三、教师教育劳动手段的特定性48
四、教师教育劳动的创造性49
五、教师教育劳动的长期性51
第三节 教师道德的特点和作用52
一、教师道德的特点53
二、教师道德的作用55
第三章 教师道德的产生、继承和建设63
第一节 教师道德的产生和发展63
一、教师道德的产生64
二、教师道德的发展65
第二节 教师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借鉴75
一、教师道德的批判继承性75
二、批判继承的态度、标准和方法77
三、积极弘扬和借鉴教师道德的优良传统80
第三节 教师道德的创新与建设88
一、创新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概述88
二、创新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要求95
第四章 献身教育 教书育人——教师道德基本原则102
第一节 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103
一、道德基本原则的概述103
二、献身教育、教书育人104
第二节 教师道德基本原则的地位和作用109
一、构成道德规范体系的要素109
二、献身教育、教书育人道德原则在教师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11
第三节 贯彻教师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116
一、教师应有高尚的政治道德116
二、教师应全面贯彻教育方针121
第五章 严谨治学科学育人——教师道德重要规范之一126
第一节 严谨治学、科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品德127
一、严谨治学、科学育人是教师的主要职责127
二、严谨治学,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品德修养的重要条件129
三、严谨治学、科学育人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131
第二节 严谨治学、科学育人的基本要求与培养132
一、严谨治学、精益求精133
二、严谨治教、掌握规律138
三、积极科研、勇于探索143
第六章 热爱学生 以情育人——教师道德重要规范之二147
第一节 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是教师道德的集中反映147
一、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是教师应有的道德情感148
二、热爱学生、以情育人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的基础和前提152
三、热爱学生、以情育人的实质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157
第二节 热爱学生、以情育人的具体要求与培养158
一、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158
二、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保护学生身心健康161
三、要重视学生集体,培养学生集体164
第七章 团结协作 共同育人——教师道德重要规范之三168
第一节 教师热爱学校,关心集体的重要意义169
一、教师要热爱学校,关心集体169
二、教师要谦虚谨慎,作风正派172
三、教师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175
第二节 教师在校内外的人际关系与协调179
一、教师在校内的人际关系与协调179
二、教师在校外的人际关系与协调186
第八章 为人师表身教育人——教师道德重要规范之四191
第一节 为人师表、身教育人是教师道德的显著特征192
一、为人师表是教师“以身立教”的历史经脸概括192
二、为人师表是教师身教育人的“无声的教员”194
第二节 为人师表、身教育人的主要要求与培养200
一、注重衣着、仪表200
二、讲究文明礼貌205
三、坚定政治信念209
第九章 教师道德范畴215
第一节教师道德的范畴及其特征215
一、教师道德范畴的含义215
二、教师道德范畴的特征217
第二节 教师的义务和良心219
一、教师的义务219
二、教师的良心224
第三节教师的公正和幸福229
一、教师的公正229
二、教师的幸福235
第十章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与评价240
第一节 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240
一、教师德道行为的含义及作用241
二、教师道德行为的选择及要求243
三、教师道德行为的责任及确定248
第二节 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250
一、道德评价的含义及作用250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254
三、道德评价的形式与方法261
第十一章 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与师德267
第一节 教师个性的特点及其道德价值267
一、个性的基本含义268
二、教师个性的特点269
三、完善教师个性的道德价值271
第二节教师应具备的个性心理品质与培养275
一、教师的兴趣品质276
二、教师的能力品质278
三、教师的情感品质281
四、教师的意志品质284
五、教师的性格品质286
第十二章 教师道德修养和境界291
第一节 教师道德修养291
一、教师道德修养的含义和重要性292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和任务297
三、教师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300
第二节 教师道德境界306
一、教师道德境界的含义和类型306
二、升华教师道德境界的主客观条件310
三、人民教师应自觉升华师德境界313
后记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