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
  • 赵剡,吴发林,刘杨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421080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2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230页
  • 主题词:卫星导航-技术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现代主要导航技术1

1.2 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与现状5

1.3 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11

作业思考题14

第2章 卫星导航系统基础15

2.1 GNSS时空参照系统和轨道15

2.1.1 GNSS坐标系统15

2.1.2 GNSS时间系统19

2.1.3 卫星运动及其轨道参数22

2.1.4 卫星轨道摄动24

2.1.5 卫星星历26

2.1.6 卫星坐标计算27

2.2 GNSS信号31

2.2.1 信号结构32

2.2.2 导航电文35

2.2.3 信号扩频与调制41

2.3 GNSS观测量与误差分析43

2.3.1 码伪距测量43

2.3.2 载波相位伪距测量45

2.3.3 误差来源及分析46

2.4 位置、速度和时间解算49

2.4.1 基于码伪距的解算49

2.4.2 基于载波相位的解算52

2.4.3 定位精度的几何评价54

作业思考题56

第3章 GNSS接收机59

3.1 概述59

3.1.1 GNSS接收机的发展历程59

3.1.2 GNSS接收机的类型61

3.1.3 GNSS接收机的体系结构61

3.2 天线及射频信号处理64

3.2.1 天线64

3.2.2 射频信号处理65

3.3 中频信号处理——信号捕获67

3.3.1 捕获的基本原理67

3.3.2 常用捕获算法68

3.3.3 信号检测与判决72

3.3.4 捕获与跟踪的转换74

3.3.5 微弱信号捕获75

3.4 中频信号处理——信号跟踪77

3.4.1 跟踪的基本原理77

3.4.2 常用的跟踪算法77

3.4.3 跟踪环路的数学模型79

3.4.4 跟踪带宽与滤波器设计83

3.4.5 跟踪误差下界84

3.4.6 矢量跟踪环路86

3.5 基带信号处理——同步与解调87

3.5.1 信号同步87

3.5.2 导航电文解调90

3.5.3 高精度量测值的产生90

3.5.4 信道干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94

作业思考题96

第4章 差分GNSS技术97

4.1 差分定位原理97

4.1.1 伪距观测量误差分析97

4.1.2 卫星轨道参数误差影响分析99

4.1.3 差分系统分类100

4.2 码差分定位101

4.2.1 码伪距差分系统定位方法101

4.2.2 局域差分系统定位方法103

4.2.3 广域差分系统定位方法103

4.3 载波相位观测量差分106

4.3.1 单差107

4.3.2 双差109

4.3.3 三差111

4.4 多频测量值组合112

4.4.1 线性组合112

4.4.2 窄巷、宽巷和超宽巷组合115

4.5 周跳探测和修复117

4.5.1 周跳的概念117

4.5.2 基于观测值变化规律的周跳探测118

4.5.3 基于多类观测值组合的周跳探测120

4.5.4 基于观测值估值残差的周跳探测121

作业思考题122

第5章 高精度动态定位技术123

5.1 引言123

5.2 整周模糊度求解技术124

5.2.1 交换天线位置124

5.2.2 利用伪距的取整估算法125

5.2.3 LAMBDA算法126

5.2.4 逐级模糊度确定法129

5.3 网络RTK技术131

5.3.1 网络RTK关键技术132

5.3.2 网络RTK系统137

5.3.3 网络RTK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143

5.4 精密单点定位(PPP)144

5.4.1 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144

5.4.2 精密单点定位的基本原理145

5.4.3 IGS精密星历和卫星钟差产品147

5.4.4 精密单点定位的主要误差源和改正模型147

5.4.5 精密单点定位的技术优势152

5.4.6 精密单点定位中的坐标框架153

作业思考题154

第6章 GNSS/INS组合导航156

6.1 GNSS/INS组合导航简述156

6.2 GNSS/INS组合导航基础157

6.2.1 GNSS/INS组合导航方式分类157

6.2.2 卡尔曼滤波技术160

6.3 GNSS/INS松组合162

6.3.1 松组合概述162

6.3.2 松组合误差模型163

6.3.3 松组合状态方程166

6.3.4 松组合量测方程171

6.4 GNSS/INS紧组合173

6.4.1 紧组合概述173

6.4.2 紧组合状态方程173

6.4.3 紧组合量测方程174

6.5 GNSS/INS超紧组合177

6.5.1 INS辅助GPS超紧组合模式177

6.5.2 GPS/INS深组合模式178

6.5.3 GNSS/INS超紧组合的卡尔曼滤波方程180

作业思考题181

第7章 GNSS组合姿态测量182

7.1 GNSS组合姿态测量概述182

7.2 GNSS单基线姿态测量原理183

7.2.1 单基线单差姿态测量183

7.2.2 单基线双差姿态测量187

7.3 GNSS多基线姿态测量原理191

7.3.1 双基线姿态测量191

7.3.2 多基线姿态测量194

7.4 GNSS天线配置对姿态测量的影响196

7.4.1 天线配置方法196

7.4.2 基线矢量夹角与姿态角精度的关系198

7.4.3 基线长度与姿态角精度的关系199

7.4.4 基线长度与姿态解算实时性的关系200

7.5 GNSS姿态测量误差分析202

7.5.1 姿态测量误差源202

7.5.2 姿态测量方程误差202

7.5.3 姿态测量精度因子203

7.6 双天线GNSS与INS组合姿态测量206

7.6.1 惯性姿态传感器组合206

7.6.2 天线GNSS与INS组合测量208

7.6.3 INS辅助快速确定整周模糊度211

7.7 GNSS与其他系统的组合姿态测量215

7.7.1 GNSS与磁强计的组合姿态测量215

7.7.2 GNSS与AHRS的组合姿态测量215

作业思考题215

参考文献2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