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军事通信网基础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军事通信网基础](https://www.shukui.net/cover/48/33347252.jpg)
- 叶酉荪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4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军事通信网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通信网的一般概念1
一、基本概念1
第一章 军事通信网概述1
二、通信网网路规划的一般概念5
第三节 军事通信网的分类及其特点9
一、战略通信网11
二、战术(战役)通信网13
第四节 通信网在C3I系统中的地位20
一、向综合数字通信网发展23
第五节 军事通信网的发展特点与趋势23
二、通信网中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25
三、军事通信网中大量引入程控电子交换机25
四、采用多种传输手段,增大通信容量26
五、以各种有效措施来提高通信网的抗毁性26
六、大力开发先进技术,并迅速用于通信系统之中27
思考题28
第二章 军事通信网话务理论基础29
第一节 引言29
一、呼叫流及其区分32
第二节 呼叫流、话务量与服务质量特性32
二、常用呼叫流模型33
三、话务量的有关概念36
四、常用占用时间分布模型40
五、服务质量特性42
第三节 呼损系统话务分析方法44
一、最简单流的全利用度系统45
二、简单后效流的全利用度系统50
三、重复呼叫流的全利用度系统53
四、分品连接的部分利用度系统介绍57
第四节 等待系统的话务分析方法61
一、指数服务时长的全利用度系统63
二、固定服务时长系统68
第五节 网路阻塞概率计算方法69
第六节 军事通信网中通信业务的定量计算78
一、野战通信网及其业务量的基本特征78
二、计算战役通信系统传输电路数的数学模型79
三、通信业务量“高峰”值计算的数学模型80
四、军用通信网话务量矩阵模型82
五、集团军通信装备保障能力的一种分析方法83
第七节 军事通信网计算机模拟及应用举例84
一、通信网话务模拟的一般过程和步骤85
二、军事通信网计算机模拟应用举例88
思考题和练习题94
第三章 军事通信网传输系统96
第一节 引言96
第二节 军事通信网传输线路96
一、军用通信网传输线路的种类、用途及传输特性97
二、传输线路的复用方式108
第三节 军事通信网传输系统113
一、音频系统114
二、同轴电缆载波通信系统116
三、无线电接力(中继)通信系统117
四、对流层散射系统122
五、卫星通信系统124
六、光纤通信系统127
第四节 通信网的传输标准和传输特性128
一、电话交换网传输标准和传输规划的一般概念129
二、各种通信方式的通信质量、传输质量标准135
三、战术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135
第五节 数据传输140
一、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及通信方式140
二、数据传输原理143
三、传输控制规程164
四、差错控制167
思考题和练习题175
第四章 军事通信网交换系统177
第一节 引言177
第二节 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制式177
一、交换系统的基本组成178
二、交换系统的基本功能179
三、军用交换机的主要制式181
第三节 交换原理182
一、人工交换原理183
二、步进制交换机原理184
三、纵横制交换机原理186
四、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基本原理189
第四节 交换网络190
一、空分交换网络191
二、时分交换网络198
三、二维交换200
第五节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205
一、电路交换205
二、报文(电文)交换206
三、分组交换208
第六节 军事通信网中的交换机218
一、英国普莱赛(PLESSEY)公司的多功能系统(MRS)交换机219
二、美国三军联合战术通信(TRI—TAC)系统AN/TTC—39交换机227
第七节 战术电路交换网中的路由选择技术231
一、泛搜索路选法231
二、确定路选法(决定路由方案)233
三、自适应路选法233
四、派遣路由法234
思考题和练习题237
第五章 军事移动通信网基础239
第一节 军用移动通信概述239
一、陆上移动通信的特点240
二、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及有关体制241
三、陆上移动通信的频率划分245
四、移动通信在军事上的应用245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天线及天线共用247
一、天线的基本概念及指标247
二、移动台天线250
三、基地台天线251
四、发射天线共用器254
五、接收天线共用器256
六、收发天线共用器256
一、频分制258
第三节 移动通信的信道划分258
七、分集技术258
二、时分制259
三、时频混合制(上频下时制)261
四、码分制262
第四节 移动通信的大区制配置262
一、大区制的基本构成263
二、大区制的信道指配265
三、大区制的控制和交换267
四、信令269
一、小区制概述272
第五节 移动通信的小区制配置272
二、小区制蜂窝状公用移动电话系统的基本构成275
三、小区制信道指配、位置登记和过区切换276
四、小区制电话系统的控制和信令278
第六节 移动通信的噪声、干扰及频率配置282
一、移动通信的噪声282
二、移动通信的电磁干扰和频率配置282
第七节 军用(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组网的有关问题286
一、组网的主要依据286
二、系统的话务量、信道数及无线频道的呼损率286
第八节 外军军用移动通信系统介绍289
一、用户入口无线电电话(SART)系统简介290
二、英国松鸡系统的SCRA简介291
三、法国“RITA”系统的LIRSAC简介292
思考题294
第六章 通信网网路(络)规划优化基础296
第一节 引言296
第二节 通信网网路优化的一般概念297
一、模型化的一般概念298
二、优化准则299
三、输入数据301
第三节 通信网的连通性、可靠性和抗毁性302
一、连通度与割302
五、限制302
六、网路特性规律302
四、输出数据302
二、网路的可靠性304
三、网路的抗毁性305
第四节 网路业务量矩阵及其建立308
一、业务量矩阵308
二、多局制网的矩阵描述310
三、业务量矩阵的建立311
第五节 物理网和功能网的最优化313
一、物理网和功能网314
二、物理网的最优化316
三、功能网的最优化318
第六节 网路(络)规划优化算法326
一、通信网的链路容量分配326
二、通信网的流量分配337
三、集中式网连接方式的优化338
四、集中式网中终端和集中器位置的确定347
五、分布式网络的拓扑优化353
思考题和练习题358
1 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361
附录A 数学基础——概率论初步361
2 古典概率模型及其计算369
3 概率的加法定理375
4 条件概率、概率的乘法定理379
5 全概率公式和逆概率公式384
6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389
7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400
8 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405
附录B 爱尔兰呼损计算表416
附录C 恩格谢特呼损计算表419
参考文献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