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下册 全2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下册 全2册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188MB
  • 文件页数:4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下册 全2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现状及价值2

一、研究的缘由2

二、研究的现状3

三、研究的价值7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重点难点及目标12

一、研究的思路方法12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14

三、研究的目标14

第二章 蒙古文化的独特性16

第一节 一样的环境与异样的文化16

一、非洲大草原与原始文化17

二、北美大草原与“猎场+采集场”文化18

三、欧亚大草原与游牧文化20

第二节 蒙古文化的自然条件27

一、古代文献中的描述28

二、现代自然地理学的描述34

第三节 蒙古文化主体的演变43

一、蒙古文化主体的变换44

二、蒙古族时代的蒙古文化50

三、佛教与蒙古文化的衰落55

第三章 人与天谐的生活方式57

第一节 游牧中生存时空的重组57

一、游牧图景扫描57

二、人与自然的谐调61

第二节 人天相谐的自然观68

一、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68

二、自然崇拜的生态意蕴75

第三节 简约生活习俗的生态解读81

一、服饰的适用与审美81

二、饮食的节约与营养85

三、住所的舒适与环保92

四、交通工具的便捷与简易95

五、不留痕迹的丧葬文化99

六、生存智慧的永久启示100

第四章 蒙古文化中的理智103

第一节 制度文化中的理性103

一、以法律保障自然的长生103

二、与自然相应的制度文化119

第二节 军事文化中的智慧128

一、亦民亦兵的军事组织128

二、有类围猎的战略战术131

三、且牧且战的作战方略134

第三节 马背文化的科技含量136

一、天文历法中的理性之光136

二、医学成就与生存智慧144

三、源于生活的各种技术148

四、蒙古科技文化发展的局限性153

第五章 突破自然界限的蒙古文化156

第一节 人与自然冲突的实况管窥156

第二节 对冲突原因的审视160

一、气候波动引发冲突160

二、生态脆弱扩展冲突163

三、线性生产放大冲突163

四、人为活动加重冲突165

第三节 冲突的破坏性写实166

一、重创游牧经济166

二、干扰社会秩序,激化社会矛盾167

三、引发次生性环境问题167

第四节 向外求:化解危机的传统方式168

一、局域性游牧部落的冲突170

二、广域性蒙古帝国的扩张173

三、与农业文明的冲突与融合175

第六章 游牧文明的历史转折点181

第一节 蒙古文化的历史转折点181

第二节 农耕文化的蚕食鲸吞185

一、农耕文化的蚕食186

二、蚕食中的问题和后果189

第三节 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冲击195

一、工业化与环境破坏齐头并进195

二、草原环境恶化随城市化接踵而至197

三、市场经济与生态劣化相伴而生199

第四节 自身因素的制约202

一、自然环境限定发展广度202

二、科技水平限定发展高度208

三、传统制度未能顺时应变211

第七章 蒙古文化的前景217

第一节 继续存在还是行将消亡?217

一、人类文化基因库的重要因子218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特殊蓝本219

三、解读游牧文明史的钥匙220

四、维护生态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防线221

第二节 蒙古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条件223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用223

二、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224

三、制度的“堤坝”作用227

四、公众生态意识的先导作用228

第三节 蒙古新生态文化的探讨230

一、修补农耕对草原的蚕食232

二、矫正畜牧对草原的过载242

三、借鉴他山之石,探索蒙古草原生态文明新路255

第八章 蒙古国转型时期的环境问题与环保对策——兼谈加强中蒙合作,保护蒙古草原266

第一节 蒙古国资源环境概况267

第二节 蒙古国转型时期的环境问题扫描269

一、草场日益退化,植被盖度减少,动植物品种加速灭绝269

二、草原环境污染严重271

三、水体污染较为严重272

四、森林资源急剧缩减273

第三节 蒙古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275

一、引发蒙古国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275

二、导致蒙古国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276

第四节 蒙古国的环境保护对策279

一、以法制保护环境279

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保护生态环境280

三、制定保护环境资源政策,改善环境质量282

第五节 加强中蒙合作,共护蒙古草原282

一、制定双边协定及双边合作公约283

二、建立中蒙环保合作交流的平台283

三、建立相应的中蒙草原环境保护研究组织283

四、就某些相关问题共同开展合作研究284

结语:蒙古文化的生命力286

参考文献290

蒙古文内容提要及目录305

后记310

《中国蒙古学文库》已经出版书目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