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林散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林散叶](https://www.shukui.net/cover/62/33261266.jpg)
- 江淑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ISBN:7800132730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1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林散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医林求真1
第一章 张仲景学说研究1
一 《伤寒论》中的时间医学观1
二 《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中医护理6
(一)临症病情观察6
(二)临症用药护理8
(三)临症饮食护理10
三 《伤寒论》中“汗”的研究14
(一)临症辨汗14
(二)表者发汗17
(三)药后观汗18
(四)虚者禁汗18
四 张仲景辨阳明腑实的八法19
(一)以汗象为辨法20
(二)以詀语为辨法20
(三)以潮热为辨法20
(四)以食欲为辨法21
(五)以腹痛为辨法21
(六)以小便为辨法22
(七)以大便为辨法22
(八)以药物试探法22
五 《金匮要略》中温法的运用23
六 论小柴胡汤及其变化26
(一)因病有主症,必有主法主方26
(二)因证有或然 法不变药增减27
(三)因病有兼证 必有主法兼法28
(四)因病机有同 而有异病同治30
(五)治验举例30
七 论《伤寒论》中热扰胸膈证32
(一)本证成因32
(二)主证及治疗33
(三)方药煎服法35
(四)兼证及治疗35
八 论太阳蓄血不在膀胱37
(一)从《伤寒论》原文来看38
(二)从膀胱的生理病理来看38
(三)从太阳蓄血证的治疗来看39
九 炙甘草汤的临床运用体会40
(一)处方用量要大40
(二)配伍用药要讲究42
(三)煎服方法要讲究42
第二章 明清时代部分妇科名家学术思想研究44
一 万全的妇科学术思想44
(一)调经从痰 独辟蹊径44
(二)种子有法 倡导优生45
(三)注重胎养 定法数条47
二 傅青主的妇科治法特点49
(一)治疗带下病五法50
(二)治疗崩漏四大法54
(三)治疗痛经三法57
(四)调理月经七法60
三 陈修园的妇科学术思想66
(一)调经从脾胃 独有见地67
(二)孕期重禁忌 独崇钟龄68
(三)安胎须辨证 不可执一69
(四)种子先调经 还须乘时70
(五)产后及杂病 俱宗《金匮》70
四 程国彭的妇科学术思想71
(一)经病非止寒热 气血亦为要因71
(二)闭经当分婚否 室女异于妇人72
(三)带下多为脾湿 反对“转女为男”73
(四)注重孕期禁忌 修园对其独崇74
(五)倡导产期将护 简明易懂易用75
第三章 方药治法研究77
一 方药特点杂谈77
(一)方名相同而方异77
(二)方名相似而方异80
(三)方组相同而方异82
(四)同出一物而功异84
二 温法的辨证和运用85
三 徐灵胎的用药十二原则92
下篇 临证治验94
第四章 验案选录94
一 急重证类病案94
(一)肺痨(肺结核)大咯血治验94
(二)急重湿热痹证治验95
(三)痉病(破伤风)治验97
(四)小儿高热证治验98
(五)虚寒泄泻治验100
(六)术后膈痈治验101
(七)脱疽证治验102
(八)腹痛(肠梗阻)治验104
(九)血淤黄疸治验105
(十)幼儿久泻治验106
(十一)G6805治疗仪治疗尿潴留107
二 疑难杂证类病案108
(一)顽固性寒冷性荨麻疹治验108
(二)婴幼儿腹胀治验110
(三)绝育术后崩漏不止治验111
(四)室女痛经治验113
(五)目赤翳障治验113
(六)糖尿病治验114
(七)痰淤并治梅核气115
(八)酒皶鼻治验116
(九)乳糜尿治验117
第五章 诊余笔谈119
一 程氏蠲痹汤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59例119
二 银翘四皮汤治疗急性肾炎41例121
三 归脾汤临床应用举偶122
四 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宫外孕125
五 十枣汤治悬饮的煎服法127
六 强中证的辨证施治128
七 痒风证的辨证治疗130
八 活血化淤法必须辨证运用134
九 试论痰病学说在妇科的临床运用136
(一)痰病学说与妇科学的关系136
(二)痰病学说在妇科的临床运用137
十 临证误治谈142
十一 对中医辨证论治客观化标准化的雏议144
十二 浅谈细辛149
十三 “病机十九条”学习方法雏议150
十四 怎样撰写中医学术论文153
(一)撰写中医学术论文的意义153
(二)中医学术论文的文章体裁及分类155
(三)中医学术论文的文章结构158
(四)撰写中医学术论文的步骤和方法161
附:作者简介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