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方管理学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方管理学教程
  • 苏宗伟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20643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管理学-东方国家-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东方管理学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21世纪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东方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实践1

前言1

导论篇3

第一章 东方管理学体系的构建3

第一节 什么是东方管理学3

一、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对象3

二、东方管理学的理论价值4

三、东方管理学的现代价值5

第二节 东方管理学的体系结构7

一、构建东方管理学体系的必要性7

二、开创东方管理学“五字经”体系7

三、东方管理学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8

第三节 东方管理学的研究与运用12

一、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基础12

二、东方管理学“三为理论”的创建14

三、东方管理学十五哲学要素的运用15

本章小结18

复习思考题19

案例分析:联想集团用“亲情文化”治理企业19

第二章 东方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21

第一节 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21

一、东方管理文化的内涵21

二、东方管理文化的特征22

三、复兴东方管理文化22

第二节 东方管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23

一、在新加坡的传播与发展23

二、在中国台湾的传播与发展24

三、在日本的传播与发展25

四、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26

五、在欧美各国的传播与发展27

第三节 东方管理学说的研究历程27

一、古为今用阶段28

二、理论创建阶段28

三、影响扩大阶段29

本章小结30

复习思考题31

案例分析:海航“三为一德”育干部31

三学篇35

第三章 中国管理学35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35

一、先秦时期的管理思想35

二、秦汉时期的管理思想48

三、唐宋元时期的管理思想50

四、明清时期的管理思想52

第二节 中国近代管理思想56

一、魏源的管理思想56

二、康有为的管理思想57

三、张之洞的管理思想57

四、张謇的管理思想58

五、孙中山的管理思想58

第三节 中国现当代管理思想59

一、中国现当代的治国思想59

二、中国现当代的治生思想61

三、中国现当代的治家思想65

四、中国现当代的治身思想65

本章小结66

复习思考题67

案例分析:同方公司的文化与价值的统一67

第四章 西方管理学70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70

一、科学管理理论70

二、管理程序理论71

三、行政组织理论71

四、其他71

第二节 行为管理理论72

一、行为科学理论的要点72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贡献73

三、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74

第三节 现代管理理论74

一、管理过程学派74

二、人际关系行为学派75

三、社会系统学派75

四、管理科学学派75

五、决策理论学派75

六、系统管理学派76

七、经验主义学派76

八、经理角色学派76

九、社会—技术系统学派76

十、群体行为学派77

十一、权变理论学派77

第四节 管理理论新发展77

一、比较管理理论的发展77

二、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78

三、非理性主义思潮79

四、学习型组织79

五、虚拟企业、动态协作团队和知识联盟80

六、知识型企业81

七、知识管理理论81

本章小结84

复习思考题84

案例分析:坦泰尼克号的沉没——通用汽车的破产85

第五章 华商管理学87

第一节 华商创业87

一、华商涵义87

二、华商历史89

三、华商文化渊源93

第二节 华商经营和创新94

一、家族制企业94

二、华商网络化经营96

三、华商企业的治理机制97

第三节 新华商98

一、新华商的形成99

二、新华商的特征100

三、新华商的发展趋势101

本章小结102

复习思考题102

案例分析:李锦记集团120年的传承发展102

三为篇107

第六章 以人为本——人本管理107

第一节 什么是以人为本107

一、以人为贵,利民为本107

二、人为主体,相互服务108

三、天人合一,管理目标108

第二节 人本管理的理念109

一、民惟邦本,君舟民水109

二、遵道得道,为人之术110

三、上善若水,造福万物111

第三节 以人为本的运用112

一、阴阳平衡,互相促进112

二、公平公正,平等相待112

三、爱民富民,安定人心113

本章小结114

复习思考题114

案例分析:娃哈哈集团以人为本安员工115

第七章 以德为先——人德管理116

第一节 什么是以德为先116

一、以德为先要爱人修己116

二、以德为先要明辨义利117

三、以德为先要分清理欲118

第二节 人德管理的原则和功能119

一、道德规范的原则119

二、德行教化功能120

三、实现“新三德”121

第三节 人德管理的运用122

一、以德为先在治身中的运用122

二、以德为先在治企中的运用122

三、以德为先在治国中的运用123

本章小结124

复习思考题125

案例分析:同仁堂的经营理念——“德、诚、信”125

第八章 人为为人——人为管理127

第一节 什么是人为为人127

一、人为为人的内涵127

二、“人为为人”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关系128

三、人为为人的现代价值129

第二节 人为为人的管理机制131

一、人为为人的动因与特点131

二、人为为人的表现与方向133

三、人为管理的互动方向134

第三节 “人为为人”管理的运用134

一、人为为人的目标134

二、人为为人的方式136

三、“三为”思想的核心138

本章小结139

复习思考题140

案例分析:潘燊昌“人为为人”的用人之道140

四治篇145

第九章 治国——国家管理145

第一节 治国目标145

一、富国安邦145

二、安居乐业146

三、社会公正147

第二节 治国理念147

一、以民为本148

二、道法自然149

三、德法兼容150

第三节 治国法则152

一、强根固本152

二、保民而王153

三、集分适当153

四、开放创新154

本章小结155

复习思考题155

案例分析:李世民“以人为本”创盛唐155

第十章 治生——经营管理158

第一节 治生理念158

一、勤俭致富158

二、以义取利159

三、崇尚规律160

第二节 治生策略160

一、把握市场160

二、成本控制161

三、质量管理161

四、开拓创新161

第三节 治生行为162

一、预测决策162

二、组织用人163

三、关系营销164

本章小结165

复习思考题166

案例分析:建立以信誉为先的盼盼集团166

第十一章 治家——家庭管理168

第一节 治家理念168

一、家庭和家族的内涵168

二、道德教化169

三、和睦为本170

第二节 家业管理171

一、科学计划171

二、勤俭持家171

三、家庭理财172

第三节 家国和谐174

一、家庭伦理174

二、家庭教育175

三、家书家训177

本章小结178

复习思考题178

案例分析:曾国藩“孝悌勤俭”治家兴业178

第十二章 治身——自我管理181

第一节 治身之道181

一、治身理念181

二、自我管理183

三、力行重德185

第二节 待人之道186

一、以礼相待186

二、与人为善188

三、以和为贵189

第三节 成功之道191

一、以勤为先191

二、以德为美191

三、以志为纲194

本章小结195

复习思考题195

案例分析:奥巴马“修己安人”的成功之道196

五行篇201

第十三章 人道行为——管理哲学201

第一节 “道”的内涵201

一、“道”之本质201

二、“道”与“人道”203

第二节 人道管理思想204

一、管理之道204

二、效法自然206

三、无为而治207

第三节 人道管理的运用208

一、赢取民心208

二、化解矛盾209

三、修心养性209

本章小结210

复习思考题211

案例分析:格兰仕以心换心成一家211

第十四章 人心行为——管理心理213

第一节 心性之理213

一、人心与人性213

二、我国古代的人性论214

第二节 人心激励216

一、西方的激励理论216

二、“人为激励”理论217

第三节 人心挫折218

一、何为挫折218

二、挫折反应220

三、调适策略220

本章小结221

复习思考题222

案例分析:海尔的“三心换一心”与《排忧解难本》222

第十五章 人缘行为——管理沟通224

第一节 人缘和合224

一、人缘研究的内涵224

二、东方人缘管理的特征225

三、和合是东方人缘管理的最高目标226

四、诚信是东方人缘管理的基石227

第二节 五缘网络227

一、亲缘:亲缘相融227

二、地缘:地缘相近228

三、文缘:文缘相连228

四、商缘:商缘相通229

五、神缘:神缘相循230

第三节 人缘沟通230

一、沟通渠道230

二、组织内的沟通类型231

三、组织内的沟通内容231

四、沟通管理232

本章小结233

复习思考题234

案例分析:复星的人缘管理促发展234

第十六章 人谋行为——谋略管理237

第一节 人谋原理237

一、人谋涵义237

二、人谋特征237

第二节 人谋艺术240

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240

二、用兵之道,以计为首241

三、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242

四、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243

五、谋贵众,断贵独243

六、因利制权,诡道制胜244

第三节 人谋决策的基本原则245

一、信息原则245

二、利益原则245

三、满意原则245

四、纳言原则246

五、权变原则246

本章小结247

复习思考题247

案例分析:范旭东“避实击虚”巧破“卜内门”247

第十七章 人才行为——人才管理249

第一节 人才是第一资源249

一、人才为强国之本249

二、人才乃企业基业长青之根250

三、人为价值论250

第二节 人才的界定标准251

一、古代的人才界定标准251

二、人才的定义252

三、东方管理学派论人才标准253

第三节 用人艺术255

一、礼贤下士255

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256

三、用当其才,用其所长256

四、要有用人气度256

本章小结257

复习思考题257

案例分析:李嘉诚各尽所能用人才258

三和篇263

第十八章 人和文化263

第一节 人和内涵263

一、“和”的观念263

二、以他平他谓之和264

三、执中致和264

第二节 以和为贵265

一、文化传统265

二、内和外争266

三、人和应用267

第三节 中庸之道269

一、“中”的观念269

二、现代思维269

三、中庸管理270

本章小结271

复习思考题272

案例分析:任正非谈中庸管理把握度272

第十九章 和合思想274

第一节 阴阳和合274

一、和合的涵义274

二、和合的思维方式275

三、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276

第二节 和而不同277

一、“和而不同”的涵义277

二、人缘应用278

三、国际应用278

第三节 竞合共赢278

一、竞合文化的特点279

二、竞合共赢新形式——战略联盟280

三、“人为为人”是竞合共赢的主导思想281

本章小结282

复习思考题282

案例分析:柳传志和而不同搭班子283

第二十章 和谐社会284

第一节 何为“和谐”284

一、先贤的认识284

二、和谐的涵义285

三、研究的对象285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界定286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286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286

三、和谐社会界定的要点287

第三节 和谐社会的构建288

一、构建策略289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体系290

本章小结291

复习思考题292

案例分析:华西村“共同致富”促和谐292

参考文献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