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感染病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贾辅忠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4572326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035页
- 文件大小:403MB
- 文件页数:1059页
- 主题词:传染病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感染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感染病学基础3
第一章 概论3
第一节 感染、感染性疾病、传染病的概念3
一、感染3
二、感染性疾病3
三、传染病4
第二节 感染发生三要素4
一、生物源性病原体4
二、宿主状态8
三、环境、生态与感染8
第三节 人体的正常菌群生态9
一、人体微生态构成概况9
二、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理功能10
三、肠道菌群在肠道屏障构建中的作用13
四、正常微生物群的生物拮抗作用14
第四节 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微生态防治14
一、微生态失衡15
二、感染微生态防治16
第二章 抗感染免疫19
第一节 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19
一、固有免疫应答19
二、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21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22
四、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25
第二节 抗感染的免疫遗传学26
一、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概念26
二、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方法学26
三、主要感染性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28
四、感染性疾病遗传易感性的意义31
第三节 Toll样受体及其信号通路与抗感染免疫31
一、TLRs启动的炎性信号通路31
二、各种感染与TLRs32
三、TLRs作为免疫治疗的靶位33
第四节 免疫与细胞因子35
一、细胞因子的特性和种类35
二、细胞因子受体36
三、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36
第五节 补体系统38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38
二、补体的激活38
三、补体的生物学作用39
第六节 宿主清除病原体的免疫机制40
一、抗病毒免疫应答40
二、抗细菌免疫应答43
三、抗真菌免疫应答44
四、抗寄生虫免疫应答44
第三章 感染的发病机制47
第一节 病原体致病性相关机制47
一、细菌的致病性47
二、各类病原体的毒力因子及其综合致病过程52
三、扳机致病学说54
第二节 感染宿主的炎症反应56
一、炎症反应和炎症介质56
二、炎症介质的种类和作用58
三、急性炎症和急性期反应蛋白61
第三节 异常免疫致病机制64
一、超敏反应64
二、超抗原免疫反应66
三、感染诱发自身免疫68
第四节 感染慢性化和再燃复发机制71
一、慢性持续性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71
二、慢性炎症和感染的再燃复发74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78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过去和现在78
一、感染性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和已取得对感染病控制的成就78
二、我们正处在感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79
三、感染病流行病学的任务80
第二节 传染源与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81
一、传染源与感染源81
二、传播途径81
三、易感宿主和人群易感性84
四、感染的自然过程84
第三节 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85
一、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的意义和特征85
二、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86
三、宠物引起的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88
四、非宠物动物引起的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90
五、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处置92
六、人兽共患感染性疾病的防制对策93
第四节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感染病流行过程的影响93
一、全球气候变暖93
二、经济全球化94
三、生物入侵94
四、病原体变异95
第五节 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95
一、社区感染95
二、医院感染95
第六节 临床流行病学在感染病防治中的应用97
一、流行病学研究的原则97
二、感染性疾病的自然史及临床试验98
三、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探讨99
四、实验室诊断方法的评价100
第七节 感染性疾病的监测和防制原则101
一、感染性疾病监测的概念及其内容101
二、传染病报告制度和国际检测传染病101
三、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和预防措施102
第八节 消毒与灭菌103
一、消毒与灭菌和使用原则103
二、物理消毒灭菌法103
三、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法106
四、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和影响效果的因素109
第九节 免疫预防110
一、免疫预防的历史与贡献111
二、常用生物制品的接种操作方法111
三、细菌类菌苗112
四、病毒类疫苗113
五、基因重组疫苗115
六、核酸疫苗116
七、联合疫苗116
八、治疗用生物制品——抗毒素及抗血清117
九、计划免疫及其接种程序118
十、预防接种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119
第十节 化学药物预防120
一、化学药物预防的优缺点121
二、化学药物预防的应用121
第二编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30
第五章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130
第一节 临床诊断130
一、临床表现130
二、流行病学资料131
第二节 病原学诊断132
一、病原微生物检查132
二、血清学与免疫学检查134
三、病原体核酸的检测135
四、克隆技术等137
第六章 抗病毒治疗138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自然过程和治疗策略138
一、病毒感染的自然过程138
二、病毒感染的治疗策略140
第二节 抗病毒化学药物141
一、三环胺类抗病毒药物142
二、核苷类似物142
三、病毒蛋白酶抑制剂抗病毒药物147
四、非核苷类RT抑制剂抗病毒药物147
五、焦磷酸类抗病毒药物147
六、神经氨酸类似物抗病毒药物148
七、融合抑制剂149
第三节 慢性持续性病毒感染的治疗149
一、抗病毒治疗149
二、免疫应答干预治疗150
第七章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153
第一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与细菌耐药性153
一、抗菌药物作用机制153
二、细菌耐药性155
第二节 抗菌药物种类、作用和不良反应159
一、β内酰胺类159
二、氨基糖苷类163
三、大环内酯类163
四、喹诺酮类164
五、四环素类165
六、糖肽类165
七、林可霉素类165
八、磷霉素166
九、链阳性菌素类166
十、磺胺类166
十一、呋喃类166
十二、噁唑烷酮类166
第三节 常见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167
一、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167
二、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167
三、肺脓肿170
四、脓胸170
五、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171
六、细菌性前列腺炎171
七、急性感染性腹泻172
八、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173
九、败血症173
十、感染性心内膜炎175
十一、腹腔感染176
十二、骨、关节感染176
十三、皮肤及软组织感染177
十四、口腔、颌面部感染178
十五、眼部感染179
十六、妇科感染180
十七、性传播疾病181
第四节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182
一、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182
二、药动学、药效学与合理应用药物184
三、关注宿主状态和安全用药189
第五节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192
一、内科、儿科领域中的预防用药192
二、外科预防性用药192
第六节 常见耐药菌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选择194
第八章 抗真菌感染治疗200
第一节 抗真菌药物的种类、作用和不良反应200
一、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基制剂200
二、氟康唑201
三、伊曲康唑202
四、伏立康唑203
五、卡泊芬净203
六、米卡芬净203
第二节 抗真菌药物治疗浅部真菌病、深部真菌病的系统和局部用药原则204
一、浅部真菌病的用药原则204
二、深部真菌病的用药原则204
第三节 抗真菌药物预防性应用于特殊宿主206
一、一般预防206
二、靶向预防206
三、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种类的选择207
第九章 生物反应调整治疗209
第一节 输液、营养、维持脏器功能209
一、补液疗法209
二、营养支持213
三、维持脏器功能214
第二节 抗炎症反应216
一、糖皮质激素216
二、拮抗炎症介质219
第三节 细胞因子制剂219
一、干扰素219
二、胸腺肽制剂222
三、白介素-2224
四、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25
第四节 免疫球蛋白制剂225
一、静脉用免疫球蛋白制剂性状226
二、免疫球蛋白的免疫药理和临床应用226
第五节 其他免疫调节剂228
一、生物制剂228
二、化学合成免疫调节剂229
三、植物药和多糖类药物230
第六节 新创免疫学治疗230
一、单克隆抗体230
二、干扰素刺激基因231
三、基因治疗232
四、治疗性疫苗234
第十章 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240
第一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240
第二节 感染性休克241
第三节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246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49
第五节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56
第六节 急性肾衰竭262
第七节 溶血尿毒综合征268
第八节 肝衰竭271
第九节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274
第十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78
第三编 各类病原体感染287
第十一章 病毒感染287
第一节 概述287
一、相关概念287
二、病毒的结构、形态和分类288
第二节 病毒性疾病300
一、疱疹病毒科病毒感染300
单纯疱疹300
水痘-带状疱疹305
EB病毒感染309
巨细胞病毒314
人疱疹病毒6型、7型和8型感染319
乙型疱疹病毒感染322
二、痘病毒科病毒感染323
天花323
附:种痘326
猴痘326
三、腺病毒科病毒感染328
人腺病毒感染328
四、人乳头瘤病毒科病毒感染330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330
五、细小病毒科病毒感染333
细小病毒感染333
附:博卡病毒——新型人类细小病毒335
六、呼肠病毒科病毒感染335
正呼肠病毒感染335
轮状病毒感染337
环状病毒感染342
科罗拉多蜱传热343
七、披膜病毒科病毒感染344
风疹344
甲病毒感染346
八、黄病毒科病毒感染350
流行性乙型脑炎350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354
黄热病359
九、冠状病毒科病毒感染361
冠状病毒感染361
十、正黏病毒科病毒感染363
流行性感冒363
十一、副黏病毒科病毒感染369
麻疹369
流行性腮腺炎375
副流感病毒感染377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378
十二、弹状病毒科病毒感染380
狂犬病380
附:犬狂犬病384
肾综合征出血热385
附:汉坦病毒肺综合征394
新疆-克里米亚出血热395
十三、沙粒病毒科病毒性感染397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感染397
拉沙热病毒感染399
南美洲出血热病毒感染400
阿根廷出血热400
玻利维亚出血热401
十四、丝状病毒科病毒性感染402
马尔堡和埃博拉病毒感染402
十五、反转录病毒科病毒感染404
艾滋病404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Ⅱ型病毒感染411
十六、小RNA病毒科病毒感染412
脊髓灰质炎412
口蹄疫414
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感染415
十七、星状病毒科病毒感染416
星状病毒感染416
十八、杯状病毒科病毒感染418
杯状病毒感染418
第十二章 朊毒体感染429
第一节 概述429
第二节 朊毒体感染性疾病429
附:2000年英国制定的诊断标准433
第十三章 细菌感染435
第一节 细菌性病原体概述435
一、细菌的结构和称谓435
二、生物学性状436
三、细菌的分类436
第二节 葡萄球菌感染438
第三节 链球菌感染446
一、A组溶链菌感染446
二、B组溶链菌感染449
三、C、F、G、R组链球菌感染450
四、草绿色链球菌感染450
五、肺炎链球菌感染450
六、猪链球菌感染451
第四节 肠球菌感染456
第五节 奈瑟菌感染459
一、脑膜炎奈瑟菌感染459
二、淋病奈瑟菌感染466
三、卡他莫拉菌感染472
第六节 需氧革兰阳性杆菌感染473
一、白喉杆菌感染473
二、其他棒状杆菌感染474
三、李斯特菌感染475
四、炭疽杆菌感染476
五、其他革兰阳性杆菌感染478
第七节 肠杆菌科细菌感染479
一、大肠埃希菌属感染480
二、克雷伯菌属感染483
三、肠杆菌属感染485
四、沙雷菌属感染485
五、变形杆菌属感染485
六、枸橼酸杆菌属感染486
七、摩根菌属感染487
八、普鲁威登菌属感染488
第八节 葡萄糖非发酵菌感染488
一、铜绿假单胞菌感染488
二、不动杆菌属感染491
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494
四、其他非发酵菌感染495
第九节 鲍特菌属细菌感染496
一、百日咳496
二、其他鲍特菌病498
第十节 布鲁菌病498
第十一节 沙门菌属感染500
一、伤寒500
二、副伤寒505
三、其他沙门菌属感染506
第十二节 志贺菌属感染507
细菌性痢疾507
第十三节 耶尔森菌感染513
一、鼠疫513
二、其他耶尔森菌感染514
第十四节 弧菌科细菌感染515
一、霍乱515
二、其他致病性弧菌感染518
第十五节 弯曲菌感染518
第十六节 嗜血杆菌感染520
一、流感与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520
二、巴西紫癜热522
三、其他嗜血杆菌感染524
第十七节 军团菌属细菌感染524
一、嗜肺军团菌感染524
二、其他军团菌感染530
第十八节 分枝杆菌感染531
一、肺结核532
二、肺外结核543
三、非结核分枝杆菌病545
四、麻风550
第十九节 厌氧菌感染554
一、组织器官厌氧菌感染554
二、艰难梭菌感染557
三、破伤风559
四、肉毒梭菌感染561
第二十节 奴卡菌和放线菌感染563
一、奴卡菌病563
二、放线菌病564
第二十一节 败血症565
第十四章 真菌感染578
第一节 概述578
第二节 念珠菌病582
第三节 隐球菌病586
第四节 曲霉病588
第五节 毛霉病598
第六节 肺孢子菌病601
第七节 其他深部真菌病604
一、孢子丝菌病604
二、球孢子菌病606
三、副球孢子菌病607
四、组织胞浆菌病608
五、芽生菌病610
六、马尔尼菲青霉病611
七、假性阿利什霉病612
八、镰刀菌病613
九、毛孢子菌病613
十、暗色丝孢霉病614
第十五章 支原体感染619
第一节 支原体肺炎619
第二节 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620
第三节 其他支原体感染621
一、解脲支原体感染621
二、发酵支原体感染623
三、其他623
第十六章 衣原体感染625
第一节 肺炎衣原体感染625
第二节 沙眼衣原体感染626
第三节 鹦鹉热627
第十七章 立克次体感染630
第一节 斑疹伤寒群感染631
一、流行性斑疹伤寒632
二、Brill-Zinsser病633
三、地方性斑疹伤寒633
第二节 斑点热群感染634
一、落基山斑点热634
二、北亚蜱传斑点热636
三、立克次体痘636
第三节 其他立克次体斑点热637
一、恙虫病637
二、埃里希体病637
附:人粒细胞埃里希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640
三、Q热642
第十八章 巴通体病645
第一节 猫抓病645
第二节 战壕热646
第十九章 螺旋体感染648
第一节 梅毒648
第二节 钩端螺旋体病657
第三节 莱姆病660
第四节 回归热662
第五节 雅司663
第二十章 寄生虫病665
第一节 概述665
一、我国寄生虫病流行的历史和现状、寄生虫种类及其生活史665
二、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667
三、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病理与发病机制668
第二节 原虫病671
一、疟疾672
二、溶组织内阿米巴病675
三、自由生活阿米巴病678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678
棘阿米巴病679
四、蓝氏贾第鞭毛虫病681
五、内脏利什曼病683
六、弓形虫病685
七、隐孢子虫病686
八、其他孢子虫病690
肉孢子虫病690
等孢球虫病691
微孢子虫病692
九、阴道滴虫病694
第三节 蠕虫病696
一、血吸虫病697
二、华支睾吸虫病700
三、姜片虫病702
四、肺吸虫病703
五、钩虫病707
六、蛔虫病709
七、鞭虫病711
八、蛲虫病712
九、丝虫病713
十、其他线虫病716
粪类圆线虫病716
广州管圆线虫病717
结膜吸吮线虫病717
美丽筒线虫病718
十一、旋毛虫病718
十二、猪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720
十三、牛带绦虫病722
十四、包虫病723
第四节 节肢动物病及其防制725
一、蝇蛆病726
二、虱病727
三、潜蚤病728
四、疥疮728
五、蠕形螨病729
附: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729
第五节 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730
一、原虫病730
二、吸虫病734
三、绦虫病734
四、线虫病735
第四编 各器官系统微生物感染745
第二十一章 皮肤、软组织和淋巴组织细菌感染745
第一节 皮肤、软组织化脓性感染745
第二节 筋膜炎、气性坏疽、肌炎748
一、坏死性筋膜炎748
二、气性坏疽748
三、化脓性肌炎和肌坏死749
第三节 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749
一、急性、慢性淋巴结炎749
二、急性淋巴管炎750
三、丹毒750
第二十二章 眼部感染751
第一节 发病机制751
一、病原体的变化751
二、眼部的抗感染的防御机制751
第二节 临床疾病752
一、结膜、角膜炎症752
二、眼内炎753
三、眼周感染753
第三节 病原治疗754
第二十三章 耳鼻咽喉感染和颈深部感染756
第一节 抗感染局部机制和黏膜变态反应756
第二节 咽炎、扁桃体炎757
第三节 喉炎、会厌炎758
第四节 化脓性中耳炎760
第五节 鼻窦炎761
第六节 颈深部感染764
一、概述764
二、常见颈深部感染765
第七节 耳鼻咽喉感染抗菌药选择767
一、耳鼻咽喉感染的病原体767
二、抗菌药物选择指南767
第二十四章 呼吸系统感染770
第一节 病毒感染770
一、普通感冒770
二、病毒性肺炎772
第二节 急性气道感染775
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775
二、急性细支气管炎777
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778
第三节 慢性气道感染与急性加重779
第四节 社区获得性肺炎782
第五节 医院获得性肺炎785
第六节 肺脓肿793
第七节 胸膜炎和脓胸796
第八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798
第九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804
第二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感染809
第一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809
第二节 心肌炎818
病毒性心肌炎818
第三节 心包炎822
一、急性心包炎822
附:心脏压塞824
二、缩窄性心包炎824
第四节 血管内装置及血管移植物感染825
一、血管内装置感染825
二、血管移植物感染826
三、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感染826
第二十六章 消化系统感染829
第一节 口腔及其周围组织感染829
一、龋病829
二、牙周病829
三、智齿冠周炎830
四、口腔念珠菌病830
五、口腔病毒性感染831
六、颌面部间隙感染832
七、唾液腺炎症832
第二节 食管感染832
一、病毒性食管炎832
二、细菌性食管炎833
三、真菌性食管炎833
第三节 胃部感染833
一、胃部细菌、真菌感染833
二、胃部病毒感染834
三、胃寄生虫感染834
第四节 幽门螺杆菌感染834
第五节 肠道感染836
一、旅行者腹泻836
二、病毒性胃肠炎837
轮状病毒胃肠炎837
肠腺病毒胃肠炎838
诺如病毒胃肠炎838
其他病毒性肠炎838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839
胃肠型食物中毒839
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840
四、耶尔森菌肠炎840
五、真菌性肠炎841
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842
七、抗生素相关性肠炎843
八、Whipple病844
九、寄生虫性肠炎846
肠阿米巴病846
隐孢子虫病847
贾第虫病848
第六节 肝脏和胆道系统感染848
一、病毒性肝炎848
甲型病毒性肝炎849
乙型病毒性肝炎851
丙型病毒性肝炎864
丁型病毒性肝炎870
戊型病毒性肝炎871
二、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872
细菌性肝脓肿872
肝阿米巴脓肿873
三、急性胆道感染874
四、慢性胆道感染875
第七节 腹膜炎、胰腺炎、腹腔脓肿876
一、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877
二、继发性腹膜炎879
附:第三腹膜炎880
三、细菌性胰腺炎、胰腺真菌感染880
细菌性胰腺炎880
胰腺真菌感染881
四、腹腔脓肿882
膈下脓肿882
肠间隙脓肿883
盆腔脓肿883
第二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888
第一节 病毒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888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890
第三节 结核性脑膜炎895
第四节 颅内脓肿898
一、脑内脓肿898
二、硬膜下脓肿899
三、硬膜外脓肿900
第二十八章 泌尿系统感染902
第一节 膀胱炎、尿道综合征902
一、膀胱炎902
急性膀胱炎902
慢性膀胱炎903
二、尿道综合征903
第二节 其他尿路感染904
一、支原体尿路感染904
二、真菌尿路感染906
三、肾透析病人的尿路感染906
第三节 前列腺炎907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908
二、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908
三、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909
四、非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909
第四节 附睾炎909
一、急性附睾炎909
二、慢性附睾炎910
第五节 睾丸炎910
第六节 肾盂肾炎911
第七节 肾周围脓肿和肾脓肿912
一、肾周围脓肿912
二、肾脓肿913
第二十九章 妇产科感染914
第一节 外阴炎、阴道炎914
一、外阴炎914
二、阴道炎915
第二节 感染性流产、盆腔炎916
一、感染性流产916
二、盆腔炎917
急性盆腔炎918
慢性盆腔炎919
第三节 妊娠期感染性疾病920
一、妊娠期TORCH感染920
弓形虫病920
风疹病毒感染921
巨细胞病毒感染921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922
其他感染923
二、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923
妊娠合并淋病923
妊娠合并梅毒924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924
妊娠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925
妊娠合并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感染926
第三十章 性传播疾病929
第一节 淋病930
第二节 非淋菌性尿道炎933
第三节 生殖器疱疹937
第四节 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939
一、软下疳939
二、腹股沟肉芽肿940
第五节 尖锐湿疣941
第六节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943
第三十一章 骨和关节感染946
第一节 化脓性骨髓炎946
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946
二、慢性骨髓炎948
三、局限性骨脓肿949
四、硬化性骨髓炎949
第二节 化脓性关节炎949
第三节 骨与关节假体的感染950
第五编 特定人群的感染955
第三十二章 医院感染955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发生和监控955
一、医院感染的发生955
二、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控制958
第二节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961
一、医院感染特点961
二、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962
第三节 代表性医院感染性疾病965
一、手术后细菌感染965
二、压疮形成及其感染967
三、内镜相关感染969
四、气管插管感染和呼吸器相关性肺炎972
五、血液透析动静脉瘘径路感染974
六、组织内人工留置物感染976
七、医院经血感染和医护人员的防护979
第四节 医院感染循证控制和科学规范管理981
一、循证医学概念981
二、循证医学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982
第三十三章 免疫虚损宿主的机会感染987
第一节 概述987
一、免疫虚损宿主987
二、机会感染990
第二节 婴幼儿和儿童期感染的特点992
一、婴幼儿和儿童对很多病原体的易感性高992
二、对病原体暴露的机会和方式特点992
三、临床表现的特点994
四、诊断方面的特点995
五、治疗方面的特点995
第三节 老年人感染995
一、易感机制996
二、老年人感染性疾病997
三、治疗概要998
第四节 基础疾病易发感染999
一、糖尿病与感染999
二、肝硬化、肝衰竭合并感染1002
三、慢性肾衰竭和肾透析继发感染1004
四、恶性肿瘤性疾病并发感染1008
五、器官移植相关感染1012
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感染1014
七、艾滋病的常见机会感染1022
索引(以汉语拼音为序)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