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4.0经典学习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4.0经典学习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3201317.jpg)
- 阎伍平,张廷发,李俊娜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257635;978789498962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01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软件,CAD/CAM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文版Pro/ENGINEER野火4.0经典学习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基本操作2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概述2
1.1Pro/ENGINEER Wildfire 4.0软件介绍2
1.1.1常用功能2
1.1.2使用特性3
1.1.3新增功能3
1.2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技术特征4
1.3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应用领域及其重要性5
1.4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安装7
1.4.1软件工作平台7
1.4.2推荐硬件配置7
1.4.3安装简介7
第2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基础操作12
2.1Pro/ENGINEER Wildfire 4.0界面介绍12
2.1.1菜单栏13
2.1.2按钮工具箱19
2.1.3导航区20
2.1.4绘图区21
2.1.5其他功能区21
2.2鼠标的使用21
2.3视图及窗口操作22
2.3.1文件的读取22
2.3.2视图操作22
2.3.3窗口操作23
2.4范例24
第2篇 基础绘图30
第3章 草绘命令30
3.1模型基准命令的应用30
3.1.1基准显示设置30
3.1.2基准平面30
3.1.3基准轴34
3.1.4基准点36
3.1.5基准曲线38
3.1.6基准坐标系40
3.1.7基准图形41
3.1.8基准带41
3.1.9范例42
3.2草绘界面介绍46
3.2.1进入界面46
3.2.2界面介绍47
3.3绘图命令49
3.3.1选取项目49
3.3.2直线49
3.3.3矩形50
3.3.4圆50
3.3.5圆弧51
3.3.6圆角53
3.3.7点53
3.3.8使用54
3.3.9调色板56
3.3.10范例57
3.4编辑应用59
3.4.1复制、粘贴、选择性粘贴59
3.4.2删除段60
3.4.3镜像61
3.4.4替换61
3.4.5范例62
3.5标注尺寸64
3.5.1长度标注65
3.5.2圆或圆弧标注66
3.5.3角度标注68
3.5.4圆锥弧标注68
3.5.5Spline标注69
3.5.6范例70
3.6修改标注72
3.7Spline线的应用及编辑73
3.7.1Spline曲线的绘制74
3.7.2Spline曲线点的处理74
3.7.3Spline曲线文件的处理76
3.7.4范例77
3.8草绘约束78
3.8.1竖直、水平79
3.8.2垂直79
3.8.3相切79
3.8.4对中80
3.8.5共线80
3.8.6对称80
3.8.7相等81
3.8.8平行81
3.8.9范例81
3.9文字输入83
3.9.1直线型文字输入83
3.9.2曲线型文字输入84
3.9.3范例85
3.10由文件输入线条86
3.11范例86
3.12实战经验90
3.13习题91
第4章 基础绘图命令92
4.1创建拉伸特征92
4.1.1拉伸特征92
4.1.2拉伸特征选项96
4.1.3拉伸深度98
4.1.4范例102
4.2创建旋转特征105
4.2.1旋转特征105
4.2.2旋转特征选项107
4.2.3旋转角度107
4.2.4范例109
4.3创建扫描特征112
4.3.1扫描对话框113
4.3.2创建扫描特征115
4.3.3范例117
4.4创建边界混合曲面特征119
4.4.1边界混合曲面特征119
4.4.2边界混合曲面特征选项119
4.4.3范例122
4.5创建孔特征126
4.5.1创建简易孔127
4.5.2创建异型孔130
4.5.3创建标准孔132
4.5.4范例134
4.6创建壳特征136
4.7创建筋特征138
4.8创建拔模特征141
4.9创建倒圆角特征146
4.10创建自动倒圆角特征150
4.11创建边倒角特征151
4.11.1边倒角151
4.11.2拐角倒角152
4.12创建可变剖面扫描特征152
4.12.1可变剖面扫描特征153
4.12.2可变剖面扫描特征选项153
4.12.3范例154
4.13创建混合特征155
4.13.1伸出项156
4.13.2薄板伸出项158
4.13.3切口158
4.13.4薄板切口158
4.13.5曲面158
4.13.6曲面修剪158
4.13.7薄板曲面修剪158
4.13.8范例159
4.14创建扫描混合特征161
4.14.1扫描混合特征161
4.14.2扫描混合特征选项162
4.14.3范例164
4.15创建螺旋扫描特征166
4.15.1伸出项166
4.15.2薄板伸出项168
4.15.3切口169
4.15.4薄板切口169
4.15.5曲面169
4.15.6曲面修剪169
4.15.7薄板曲面修剪169
4.15.8范例169
第5章 高级绘图171
5.1创建造型特征171
5.1.1选取173
5.1.2设置活动平面173
5.1.3曲线174
5.1.4曲线编辑176
5.1.5下落曲线181
5.1.6曲面181
5.1.7曲面连接184
5.1.8曲面修剪186
5.1.9曲面编辑186
5.1.10范例189
5.2创建修饰特征191
5.2.1螺纹191
5.2.2草绘193
5.2.3凹槽193
5.2.4ECAD区域193
5.2.5范例194
5.3创建扭曲特征196
5.3.1变换198
5.3.2扭曲198
5.3.3骨架199
5.3.4拉伸200
5.3.5折弯200
5.3.6扭转201
5.3.7雕刻201
5.4高级命令应用202
5.4.1圆锥曲面和N侧曲面片202
5.4.2将剖面混合到曲面203
5.4.3在曲面间混合204
5.4.4从文件混合205
5.4.5将切面混合到曲面205
5.4.6曲面自由形状206
5.4.7顶点倒圆角207
5.4.8实体自由形状208
5.4.9环形折弯209
5.4.10骨架折弯210
5.4.11展平面组212
5.4.12折弯实体213
5.4.13管道213
5.4.14范例215
第6章 辅助绘图218
6.1“文件”菜单中常用命令的应用218
6.1.1设置工作目录218
6.1.2保存副本218
6.1.3备份218
6.1.4镜像零件219
6.1.5重命名219
6.1.6拭除219
6.1.7删除219
6.1.8范例220
6.2“编辑”菜单中常用命令的应用221
6.2.1再生221
6.2.2撤销221
6.2.3重做221
6.2.4复制222
6.2.5粘贴222
6.2.6选择性粘贴222
6.2.7镜像223
6.2.8反向法向223
6.2.9填充223
6.2.10相交223
6.2.11合并223
6.2.12阵列224
6.2.13投影224
6.2.14修剪224
6.2.15延伸225
6.2.16偏移225
6.2.17加厚225
6.2.18实体化226
6.2.19移除226
6.2.20替换226
6.2.21隐含与恢复227
6.2.22删除227
6.2.23设置227
6.2.24范例227
6.3“视图”菜单中常用命令的应用231
6.3.1重画231
6.3.2着色231
6.3.3渲染窗口231
6.3.4实时渲染231
6.3.5方向231
6.3.6可见性234
6.3.7视图管理器234
6.3.8颜色和外观235
6.3.9注释方向237
6.3.10模型设置237
6.3.11层237
6.3.12显示设置237
6.3.13范例238
6.4“分析”菜单中常用命令的应用238
6.4.1测量238
6.4.2模型239
6.4.3几何240
6.4.4机械分析240
6.4.5范例240
6.5模型树的使用242
6.6范例243
6.7实战经验248
第7章 高级应用250
7.1自定义快捷键250
7.2数据共享的活用252
7.2.1来至文件253
7.2.2发布几何253
7.2.3复制几何253
7.2.4合并、继承几何254
7.2.5收缩包络254
7.3边界混合的灵活应用255
7.4阵列的用法256
7.5弹簧画法的深思261
7.6零件变更262
7.6.1特征之间的父子关系262
7.6.2编辑特征参照263
7.6.3编辑特征定义264
7.6.4调整特征的顺序264
7.6.5特征的隐含265
7.6.6插入特征265
7.6.7范例266
7.7失败特征的处理267
7.7.1取消更改267
7.7.2调查267
7.7.3修复模型267
7.7.4快速修复267
7.7.5范例268
7.8零件设计相关功能270
7.8.1创建关系式270
7.8.2创建族表272
7.8.3设置工程资料273
7.8.4预览零件信息274
7.8.5范例275
7.9打印276
7.10范例276
7.11实战经验278
第8章 工程图基本操作279
8.1工程图设置279
8.2视图的生成280
8.2.1基本视图280
8.2.2剖视图282
8.2.3范例284
8.3编辑视图287
8.4标注尺寸及注释288
8.5工程图BOM制作291
8.6范例294
8.7实战经验296
第9章 零件装配297
9.1零件装配的基本步骤297
9.2放置约束298
9.2.1匹配298
9.2.2对齐299
9.2.3插入299
9.2.4坐标系299
9.2.5相切300
9.2.6线上点300
9.2.7曲面上的点300
9.2.8曲面上的边301
9.2.9固定301
9.2.10缺省301
9.3连接约束302
9.3.1刚性连接302
9.3.2销钉连接302
9.3.3滑动杆连接302
9.3.3圆柱连接303
9.3.4平面连接303
9.3.5球连接304
9.3.6焊接约束304
9.3.7轴承连接304
9.3.8一般连接305
9.3.96DOF连接305
9.3.10槽连接305
9.4组件装配工具306
9.5阵列装配元件309
9.6组件模式中创建元件309
9.7爆炸的制作313
9.8范例314
9.9实战经验320
9.10习题320
第3篇 产品设计322
第10章 手机壳322
10.1实例分析与设计要领322
10.1.1实例分析322
10.1.2设计要领322
10.2操作步骤322
10.2.1创建手机壳322
10.2.2分割手机324
10.2.3分割手机上部分324
10.2.4创建手机键盘325
10.2.5创建手机屏326
10.2.6创建手机盖327
10.2.7创建手机组件328
10.2.8编辑手机键盘330
10.2.9创建按键331
10.3举一反三336
第11章 电话机壳337
11.1实例分析与设计要领337
11.1.1实例分析337
11.1.2设计要领337
11.2操作步骤337
11.2.1创建电话机壳上部338
11.2.2创建电话机壳下部348
11.2.3创建按钮351
11.2.4创建话筒356
11.3举一反三360
第12章 台扇361
12.1实例分析与设计要领361
12.1.1实例分析361
12.1.2设计要领361
12.2操作步骤361
12.2.1创建台扇组件362
12.2.2创建马达363
12.2.3创建后盖365
12.2.4创建盖板368
12.2.5创建涡杆373
12.2.6创建涡轮374
12.2.7创建从动齿轮375
12.2.8创建偏心轮377
12.2.9创建齿轮架379
12.2.10编辑零部件381
12.2.11创建联轴器388
12.2.12创建上连接头390
12.2.13创建下连接头393
12.2.14创建风叶396
12.2.15创建风扇后罩401
12.2.16创建风扇前罩403
12.2.17创建风扇标贴位404
12.2.18创建底座连接件404
12.3举一反三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