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语言学 关于若干理论问题的初步探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语言学 关于若干理论问题的初步探索](https://www.shukui.net/cover/38/30028935.jpg)
- 陈原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 ISBN:9620740416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305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语言学 关于若干理论问题的初步探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0作为边缘科学的社会语言学1
01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和领域1
02语言和社会结构的“共变”2
03社会语言学的三个出发点3
1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7
11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7
12语言决不是一种自然现象7
13语言也不是一种生理现象8
14语言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9
15语言当然不是社会经济基础,也不是上层建筑10
16波格丹诺夫的论点只能证明语言始终不过是一种社会现象11
17社会革命不能消灭或变革语言,语言是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服务的14
18语言决不能被一个阶级“没收”或“垄断”,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15
19“阶级语言”,资产者的语言”,“贵族语言”17
2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23
21语言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但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3
22动物世界的交际工具不是语言23
23动物的交际最常用的是声音信号25
24动物的其他交际工具26
25打破时空限制的交际工具——书面语(文字)28
26“实物语言”是古代的交际工具28
27社会生活能不能完全摈弃语言这种交际工具呢?31
28手势语在特定语境中代替了分音节的语言成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33
29“手势语阶段”存在吗?34
3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39
31一切名词都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39
32感觉——表象——概念——语汇——语言40
33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44
34语言和意识有着同样长久的历史45
35语言和思维是在社会化了的劳动基础上产生的46
36马尔的“语言新学说”所谓“爆发”的唯心论倾向47
4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53
41语言是一种信息载体53
42申农公式——信息与反馈53
43人脑的信息活动过程56
44信息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语义的单一体57
45信息量——极小或等於零58
46最大信息量59
47在语言交际活动中保持主要信息不受干扰的措施62
48对两段电文的信息分析63
49语言作为信息系统在社会交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65
5“原始语言”69
51列维·布留尔反对泰勒和弗雷泽的巫术学说69
52原逻辑思维——“原始思维”的实质70
53所谓“原始语言”的“特徵”和“手势语言”75
54马尔的学说在列维·布留尔那里找到了支持79
55萨丕尔对“原始语言”的反驳和他本身又走进了另一条死胡同80
56澳尔夫的“语言相对性原理”和“萨丕尔·澳尔夫伪说”82
57格林伯格对澳尔夫“伪说”的幽默反驳84
6“阶级语言”89
61不存在“阶级语言”,但是语言有阶级(社会集团)差异89
62创造“新”文化,把“旧文化”当作废料扔掉的历史90
63列宁关於无产阶级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论断93
64“无产阶级的语言”是违反科学和社会实践的94
7语言论争的社会意义100
71“五四”运动和语言论战——“文(言)白(话)之争”100
72钱玄同和刘半农合演的一场双簧:语言论战的插曲102
73关於语言问题的四条“主张”104
74文体改革的社会意义104
75文艺复兴时期用的世俗语言代替僵死的拉丁语105
76三十年代大众语论争是“五四”语言论争的发展107
77一九四二年整风运动中的语言问题109
78人民共和国的文字改革问题112
8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116
81语言是一种符号集,语言活动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第二信号系统116
82符号最初带有任意性或偶然性,但一经“约定俗成”,便表达特定语义116
83在一定的社会语境里,语言(文字)要被其他符号取代替120
84非语言符号集的广泛应用和语义的公认121
85在现代社会生活的语境中不得不借助於非语言符号123
86国际社会的交往和急速节奏要求使用某些非语言符号125
87特定的社会集团之间通用的符号(语言或非语言)127
88图形文字作为一种符号集131
89非语言符号在当代信息传递上有重大意义135
9非语言交际与形象思维139
91非语言交际的三种方式139
92“类语言”的社会职能142
93眼神传达的语感143
94形象思维和艺术“语言”144
95“音乐语言”的 感染”145
96音乐语言传达感情和描绘客观世界149
97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所表现的形象思维151
98谚言是洗炼了的语言155
10从社会生活观察语言变化158
101社会生活的变化引起了语音,语法和语汇的变异158
102语汇的变化适应并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160
103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了相适应的新语汇163
104配偶称呼的变化说明出现新的事物或关系时必然产生新语汇164
105只有当社会生活停止的时候,语言才不起任何变化168
106语言的时间差异和地域差异170
11从语言变化探索社会生活的图景176
111从语言变化或从“语言的遗迹”去探索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176
112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研读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得到的若干论点178
113从亲属称谓的变化观察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动195
114称谓语的演变和它的社会意义197
115从甲骨文以及古代文字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图景的先行者200
116有些语词明显地并且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变动202
12语言的模糊性与模糊语言207
121语言的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社会生活所不能废除的207
122社会交际需要一定的模糊语言,但不完全排除精确信息210
123电子计算机要求精确的指令,它不能适应模糊语言213
124模糊集理论的创立以及对语义分析所得到的模糊概念215
125凡是有集合意义而不能下精确定义的词称为语言变量;模糊词集217
126对语言精确性的要求219
13语言的互相接触224
131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自给自足”因此需要借词224
132拼音文字处理借词是方便的,只需要“转写”225
133现代汉语借词的五种方式以及排斥音译借词的倾向228
134汉唐之间大量进入汉语的借词232
135近百年汉语吸收的大量借词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236
136粤方言比现代汉语的公用语吸收了更多的借词241
137由汉语出借到各民族语去的语词(丝,茶,碁)243
138凡是一个语言集团所特有或专有事物的名称,作为借词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46
139激烈的社会变革所创造的新词汇,往往作为借词进入外间世界247
14术语和缩略语的社会作用252
141术语的国际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对科学发展和我国“四化”建设的意义252
142化学家是当代的“仓颉”253
143药名的复杂问题与“药盲”254
144缩略语是解决语词太长与节奏太急的矛盾的结果255
15塔布和委婉语词265
151语言“塔布”一方面导致了语言拜物教,一方面导致语言禁忌265
152禁忌产生了委婉语词,即用好听的、含蓄的话代替禁忌的话267
153语言灵物祟拜的极端:符(书面语的物神化)咒(口头语的物神化)268
154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委婉语词270
155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委婉语词273
156政治上广泛利用的委婉语词276
16语言感情和国际社会281
161语言感情是一种很特殊的社会心理现象;民族的公用语281
162两种语言在一个政治实体中并存时发生的三种情况284
163语言冲突不完全是语言感情问题,而是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息息相关的286
164国际社会的需要:国际辅助语问题289
文献举要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