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170739.jpg)
- (意)贾恩卡洛·甘道尔夫(Giancarlo Gandolfo)著;王根蓓译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8248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7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00页
- 主题词:国际贸易-经济理论-研究生-教材;国际贸易政策-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1.导论1
1.1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国际经济学1
1.2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概览3
参考书目4
Ⅰ 传统理论7
2 古典(李嘉图—托伦斯)比较成本理论7
2.1 比较成本(优势)与国际贸易7
2.2 另一种图解10
2.3 由最优化建立的现代解14
2.3.1 每个国家中真实收入的最大化14
2.3.2 真实世界收入的最大化15
2.4 一般化17
2.4.1 两种产品与n个国家17
2.4.2 m种产品与n个国家18
2.5 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22
参考书目24
A.1 世界收入的最大化与对偶性问题25
A 第2章附录25
A.2 国民收入的最大化与真实成本的最小化26
A.3 存在产品连续统的李嘉图模型28
A.3.1 供给28
A.3.2 需求29
A.3.3 相对工资率的决定与专业化30
A.3.4 贸易政策31
A.4 贸易条件的决定因素33
参考书目37
3.1 转换曲线与盒形图38
3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38
3.1.1 盒形图39
3.1.2 转换曲线及其性质40
3.2 简单封闭经济中的一般均衡43
3.2.1 供给曲线43
3.2.2 需求曲线45
3.2.3 一般均衡与瓦尔拉法则45
3.3 开放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与国际贸易46
3.4.1 提供曲线的推导49
3.4 提供曲线、国际均衡与稳定性49
3.4.2 国际均衡与稳定性51
3.5 规模报酬递增55
3.6 贸易收益57
3.7 一般化61
3.8 对偶性分析方法61
3.9 经验研究62
参考书目62
B.1.1 转换曲线及其性质的正式推导64
B.1 转换曲线与盒形图64
B 第3章附录64
B.1.2 转换曲线的凸性或凹性65
B.1.3 齐次生产函数与转换曲线66
B.2 简单的封闭经济68
B.2.1 基本模型68
B.2.2 模型的供给方面69
B.2.3 模型的需求方面70
B.3 国际贸易与提供曲线71
B.3.1 均衡条件、提供曲线及其斜率71
B.3.2 各种弹性之间的关系72
B.4 稳定性73
B.4.1 贸易条件的调整73
B.4.2 数量调整74
B.5 对偶性分析方法76
B.5.1 琼斯模型76
B.5.2 收益乘数与支出函数79
参考书目80
4.1 基本假设及其含义81
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81
4.1.1 商品的相对价格与要素的相对价格85
4.2 基本定理的证明87
4.3 要素价格均等化90
4.3.1 一种图示分析91
4.4 扩展与条件需求94
4.4.1 不相同的需求结构94
4.4.2 要素密度逆转96
4.5 里昂惕夫之谜与其他的经验性研究98
4.5.1 悖论98
4.5.2 悖论如何被解决99
4.5.3 H-O假设可检验吗?100
4.5.4 总结性评论101
参考书目103
C 第4章附录106
C.1 要素密度逆转106
C.2 基本定理的证明108
C.3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09
C.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简要概述110
参考书目112
5 四个核心定理114
5.1 导言性评论114
5.2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与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14
5.3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15
5.4 雷布任斯基定理116
5.4.1 另外一种图形117
参考书目118
D.1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19
D.2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19
D 第5章附录119
D.3 雷布任斯基定理120
参考书目120
6 传统理论的某些深化121
6.1 导论121
6.2 专用要素模型121
6.3 运输成本与国际贸易125
6.4 中间产品129
6.5 有弹性的要素供给131
6.6 非贸易品132
6.7 自然资源、“荷兰病”与反工业化倾向135
6.8 要素的国际流动性与要素贸易139
6.8.1 要素流动性与国际贸易的定理140
6.8.2 要素贸易143
6.9 不确定条件下的国际贸易143
6.10 非法贸易与走私的经济理论145
参考书目149
E 第6章附录152
E.1 专用要素模型152
E.2 运输成本156
E.3 中间品157
E.3.1 作为最终产品的投入157
E.3.2 纯中间品158
E.4 要素的弹性供给161
E.5 非贸易品162
E.5.1 提供曲线的行为163
E.6 专用要素与反工业化倾向165
E.6.1 对价格、产量与要素报酬的影响167
E.7 国际要素的流动性168
E.7.1 要素流动条件下国际贸易理论的四大定理169
E.8 不确定与国际贸易173
E.9 走私175
参考书目178
7 新李嘉图主义与新古典主义者180
7.1 新古典理论中的中间品与资本品180
7.2 新古典理论与新李嘉图理论之间的方法性争论181
参考书目182
8.1 导言187
8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187
Ⅱ 贸易政策187
8.2 GATT与WTO188
8.3 关税的局部均衡效应189
8.4 关税的社会成本190
8.5 关税的一般均衡效应193
8.5.1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关税193
8.5.2 关税与相互需求曲线195
8.6 配额与其他非关税壁垒199
8.6.1 配额199
8.6.2 出口关税201
8.6.3 国际卡特尔202
8.6.4 自由贸易的其他障碍207
8.7 中间品与有效保护率208
参考书目211
F 第8章附录214
F.1 关税、贸易条件与国内相对价格214
F.2 卡特尔216
F.3 有效保护率217
参考书目218
9.1 最优关税219
9 自由贸易与保护,以及特惠贸易合作219
9.2 年幼产业222
9.3 国内产品市场的扭曲224
9.4 国内要素市场的扭曲226
9.5 保护的非经济动机228
9.6 次优理论228
9.7 特惠贸易合作230
9.7.1 各种程度的合作230
9.7.2 关税同盟效应231
9.7.3 经验性问题235
参考书目236
G 第9章附录238
G.1 最优关税238
G.2 次优理论239
参考书目241
10 “新”保护主义242
10.1 评介242
10.2 为什么会出现新的保护主义242
10.3 自愿出口限制与进口扩张243
10.4 补贴245
10.5 保护主义的政治经济学247
10.5.1 保护的需求与供给248
10.6 行政性与随机性保护及公平贸易250
10.6.1 倾销与反倾销250
10.6.2 反补贴税253
10.6.3 安全保障行动255
参考书目256
H.1 游说、政治团体与保护的内生性决定258
H 第10章附录258
H.2 倾销259
参考书目260
Ⅲ 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后果263
11 新贸易理论概览263
11.1 导言263
11.2 理论265
11.3 政策266
11.4 增长266
参考书目267
11.5 区位理论与贸易267
12 理论先驱269
12.1 可获得性269
12.2 技术缺口270
12.3 产品生命周期271
12.4 收入效应272
12.4.1 林德尔理论272
12.4.2 贝克尔的品种假说273
12.5 部门内贸易或传统理论的强烈冲击274
12.5.2 差异化产品276
12.5.1 完全同质的产品276
参考书目278
13 新贸易理论与策略性贸易政策279
13.1 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279
13.1.1 贸易政策281
13.2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282
13.2.1 导言282
13.2.2 简单的综合模型283
13.2.3 贸易政策285
13.3.2 同质性商品286
13.3 寡头与国际贸易286
13.3.1 导言286
13.3.3 垂直差异化产品289
13.3.4 水平差异化产品290
13.4 经验性研究292
参考书目292
I 第13章附录295
I.1 新古典赫克歇尔—俄林模型295
I.1.1 关税297
I.2.1 对品种的钟爱与需求298
I.2 垄断竞争模型298
I.2.2 生产方面301
I.2.3 国际贸易302
I.2.4 关税303
I.3 同质产品、寡头与贸易304
I.3.1 古诺类型的模型304
I.3.2 均衡解305
I.3.3 稳定性307
I.3.4 策略性贸易政策307
I.4.1 消费者们311
I.4 垂直差异化产品、寡头与贸易311
I.4.2 企业与市场均衡312
I.4.3 国际贸易315
I.5 水平差异化、寡头与贸易316
I.5.1 对特征的需求316
I.5.2 生产方面316
I.5.3 国际贸易与策略性贸易政策317
参考书目318
14 国际贸易与增长:比较静态学323
14.1 导言323
Ⅳ 增长与贸易323
14.2 增长对贸易量的影响324
14.2.1 消费效应324
14.2.2 生产效应325
14.2.3 弹性定义的增长总效应325
14.3 增长与贸易条件:贫困化增长328
14.3.1 大国与贸易条件328
14.3.2 贫困化增长330
14.4 要素禀赋增加与国际贸易:雷布任斯基定理331
14.5.1 技术进步类型333
14.5 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333
14.5.2 中性技术进步对生产水平与贸易条件的影响335
14.5.3 有偏向的技术进步效应337
14.5.4 结论340
参考书目341
J 第14章附录343
J.1 增长效应的分类343
J.2 一般情形中增长效应的比较静态学345
J.2.1 贫困化增长346
J.3 要素禀赋变化、雷布任斯基定理与贸易条件347
J.3.1 两种要素的同时增加350
J.4 技术进步352
J.4.1 技术进步对要素密度与报酬的影响352
J.4.2 技术进步对产出水平的影响355
J.4.3 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356
参考书目357
15 国际贸易与增长:动态学358
15.1 动态模型358
15.2 简单的封闭经济两部门增长模型359
15.3 向开放经济的扩展361
参考书目363
K 第15章附录364
K.1 增长与贸易的动态模型364
K.2 瞬时均衡365
K.3 长期均衡367
参考书目369
16 内生增长与贸易:新理论与旧理论371
16.1 导言371
16.2 存在内生技术进步的小型开放经济372
16.3 内生增长、北方—南方贸易与产品周期的新解释373
参考书目375
L 第16章附录376
L.1 内生增长与传统的贸易理论376
L.2 内生增长与贸易:创新、模仿与产品周期378
L.2.1 需求378
L.2.2 供给:产品质量、创新与模仿380
L.2.3 无套利条件383
L.2.5 稳定状态的均衡384
L.2.4 劳动市场384
L.2.6 比较动态学388
参考书目397
Ⅴ 全球化401
17 全球化与经济地理学401
17.1 评论401
17.2 运输成本、区位理论与比较优势402
17.3 经济地理学、全球化与贸易404
参考书目405
M.1.1 需求方面407
M 第17章附录407
M.1 经济地理模型、国际贸易与全球化407
M.1.2 供给方面408
M.1.3 均衡408
M.2 模型的动态学与中心—边缘模式出现409
M.2.1 制造业部门410
M.2.2 动态学:分叉性分析415
参考书目416
参考文献417
中英文对照表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