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殖民主义史 总论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高岱,郑家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5950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6页
- 主题词:殖民主义(学科: 历史 地点: 世界) 殖民主义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殖民主义史 总论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五百年殖民主义历史进程总览(上)1
第一节 从地域的历史到全世界的历史1
互相闭塞的东方和西方1
历史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5
第二节 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东方——资本逆向流动和贵金属的反向流动8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火和剑8
荷兰人和英国人的“温和的”商业11
垄断贸易公司变成了军事和拥有领土的强权15
建立在贩卖人类血肉贸易基础上的美洲奴隶种植园17
恶的历史作用18
东方世界的反应22
第三节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东方——商品进军和东方社会结构性震动25
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为工业革命铺平道路25
工业革命锻造了廉价商品的重炮26
东方失去了旧世界而没有获得新世界31
东方面临着严峻的挑战34
披着宗教外衣的下层人民起义35
东方封建上层的改革38
第二章 五百年殖民主义历史进程总览(下)41
第一节 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东方——资本输出和东方资本主义的萌生41
世界经济连接成相互依存的单一整体和殖民主义国家集团的膨胀41
影响列强政策变化的诸种交互作用的因素48
西方对东方的两种输出:资本输出和“文化输出”60
历史召唤东方资产阶级到舞台的中心和第一次革命浪潮64
第二节 殖民主义与世界大战69
殖民主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69
殖民地的资源在大战中的作用73
反殖民主义力量的壮大和第二次全球革命浪潮75
二战改变了殖民主义和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81
第三节 殖民主义的终结88
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与殖民主义88
二战后第三次全球革命浪潮对殖民主义的巨大冲击96
殖民主义的撤退101
对殖民主义的历史思考111
第三章 西方学术界研究殖民主义的史学114
第一节 1914年以前的殖民主义研究114
早期从事殖民主义研究的学者类型114
早期殖民主义研究的特点117
第二节 1914—1945年间的殖民主义研究121
1914—1945年间英法殖民主义研究概况121
1914—1945年间殖民主义研究的特点129
第三节 战后殖民主义研究概况133
战后殖民主义研究发展的原因133
战后殖民主义研究的特点141
第四章 殖民主义概念与殖民主义史的分期147
第一节 殖民主义的概念147
西方学术界对殖民主义概念的基本看法147
国内学术界对殖民主义概念的表述151
对殖民主义概念的认识与探讨152
第二节 殖民主义史的分期156
大英百科全书的分期法156
菲尔德豪斯谈殖民主义史的分期158
长波理论与殖民主义史的分期162
斯塔夫里亚诺斯与殖民主义史的分期165
第三节 新殖民主义概念与后殖民时代的基本特征168
对新殖民主义概念的认识与探讨168
恩克鲁玛论新殖民主义172
后殖民时代的基本特征175
第五章 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与构成186
第一节 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186
殖民主义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186
柏林会议与殖民主义体系的形成191
第二节 殖民主义体系的构成194
构成殖民主义体系的地区类型194
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因199
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202
第三节 英、法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206
英国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206
英国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210
法国殖民地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216
第六章 殖民主义经济特征分析224
第一节 殖民地的关税和货币政策224
殖民地的关税政策及其影响224
殖民地的货币政策及其影响230
第二节 初级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236
初级农产品专业化生产的两种形式236
印度的初级农产品专业化生产239
法属西非的初级农产品专业化生产241
第三节 有限的工业化246
导致有限工业化的基本原因246
印度的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250
比属刚果的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254
法属西非的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258
第七章 非殖民化和它的影响262
第一节 非殖民化的起因262
如何看待“非殖民化”概念262
非殖民化的启动与民族主义的兴起264
导致非殖民化的其他重要原因269
热带非洲非殖民化迅速发展的原因275
第二节 非殖民化的进程277
1945—1955年间的非殖民化进程277
1956—1965年间的非殖民化进程282
殖民帝国的最终没落287
第三节 非殖民化的政治与经济影响294
非殖民化后的政治格局294
印度、法属印度支那和尼日利亚独立后的政治进程297
非殖民化的经济影响304
第八章 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学说及其评价312
第一节 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学说312
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312
马克思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具体论述313
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学说的两篇论文的小结320
第二节 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学说的评价321
如何看待殖民主义的双重使命321
国内学术界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基本认识323
第三节 具体分析殖民主义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的作用328
殖民主义与资本主义328
准确评价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的作用329
不同时期殖民主义双重使命在不同地区的表现333
附录 第二国际思想流派殖民主义理论评析343
一 关于殖民主义的整体进程343
二 关于殖民地的类型349
三 关于殖民统治和资本输出354
西文主要参考书目362
后记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