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荆江分洪大特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荆江分洪大特写](https://www.shukui.net/cover/78/33127009.jpg)
- 李寿和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ISBN:753541727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35页
- 文件大小: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荆江分洪大特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林一山上篇 荆州洪水围城记第一章 荆江——“惊江”3
一 从乾隆皇帝二十四道金牌说起3
一次“千古奇灾”3
目录3
养心殿系着万城堤5
窖金洲“肖姓大案”6
大小地方官处分录7
二十四道金牌与九具镇江铁牛8
二 不堪回首的1931、19359
1931:荆堤覆没与汉口大水记9
1935:荆州洪水围城记11
三 从三峡激流到荆江“江警”13
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14
袁宏道笔下的荆江“江警”14
荆江曾有过如画的时代16
一 息壤的传说18
第二章 荆江功德碑18
二 “金堤”奠基者19
三 立于最险处的知府大人20
四 郝穴铁牛的主人20
五 能退水的“丁阿公”雕像21
六 “荆江二徐”共安澜22
七 一位跳入决口的青年农民24
中篇 沙市观音矶头的炮声28
第一章 荆江决策记28
一 “林主任”苦思站在荆江大堤上28
二 林一山——一个以后被毛泽东称为“长江王”的人31
三 天赐一个分洪区34
四 当曹乐安试验失败的时候35
五 “林一山”,你那个事通天了39
六 毛泽东为什么只要个“二十年”40
七 一封惹恼周恩来的告状信42
八 周恩来西花厅拍板定案44
九 “舍南救北”与“江湖两利”——古今两位“宰相”46
第二章 元帅升帐,大将出马50
一 一封急坏邓子恢的急电50
二 紧急召开的中南最高行政会52
三 邓子恢电召唐天际53
四 军令状与尚方剑57
五 李先念的就职演说:用“非常办法”完成“非常的工程”59
第三章 空前的二重奏:荆江大进军与江南大移民63
一 荆江大进军63
从北上的列车到西上的“破脑壳船”63
轻车简从的唐天际64
“前指”到达沙市65
狼牙山壮士带队赴黄山66
整队走出校门的大学生68
涉过洞庭湖的武汉工人68
船行途中的衡铁第二桥梁队69
破冰前进的丁字湾石工中队70
一个“吆吆嗬嗬赶路程”的民工小组71
二 江南大移民72
辗转迁移的坪百乡72
窑头埠放出的大排74
官平乡的扁担队74
扛米袋的专员75
郑铺乡的男女老少们75
新的乐土“人民大垸”77
荒原上的新人家78
三 先行官们79
仓促上阵的财务部79
吃的、烧的问题80
日用品问题81
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厕所问题82
第四章 荆江大楼83
一 荆江大决战的神经中枢83
二 李先念讲起伏罗希洛夫的故事84
三 观音矶头的炮声87
四 “请转告总理:我们能战胜困难!”92
第五章 太平口94
一 太平口的太平梦94
二 当千军万马涌来的时候96
三 虎渡河,闭上你的“虎口”97
15000名松滋民工接受的“命令”97
“饶县长在挑土”100
凶恶的“虎口”101
危难中冒出一个丁永善103
“要死我先死,跟我来”105
庆功大会上的“突然袭击”107
1977:在同济医院高干病房里109
四 “巨龙”是怎样诞生的110
“15方英雄”111
几个争创纪录的钢筋分队112
一个从官厅水库赶来的混凝土分队113
使黑夜变成白天的人115
一个“机器医院”116
32万颗铆钉是怎样铆成的——诗人李季的一首小叙事诗118
五 40年后:难忘的北闸一夜120
记得第一次眺望北闸120
好一片洪水夹着的绿洲121
荆江第一夜景——北闸灯龙122
鲜为人知的守闸人123
一支夏来秋去的工兵部队125
跟踪“候鸟”归巢记126
一 湘鄂边一处奇山奇镇129
第六章 黄山头129
二 黄天湖上的淤泥大战131
黄天湖——“皇天湖”131
布可夫划出一条腰斩黄天湖的线132
“炸药不行我们上”132
跳进淤泥的师长和他的师团133
英雄五班——一段鼓词节选138
三 为了洞庭湖的屏障140
以分秒计算工效的战士们141
五月梅雨下的湖南民工142
四 留给荆江一条左膀的姑娘144
彩石洲上,她第一个跳进江水144
从西陵峡走出来的山姑145
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她失去了左膀146
五十年代最高的荣誉148
寻觅谭文翠的一段插曲149
一桩新鲜事——戴花的大牯牛151
五 来自松滋县的一朵“大红花”151
米二街中队153
“辛志英小组”154
荆江分洪后的“保留”代表155
北京香山:唐天际重逢辛志英156
六 “杰作”是怎样“写”成的157
时间逼出的大胆举措——设计与施工并行158
时间逼出的大胆举措之二——边施工,边修改设计159
七 今日黄山更奇艳160
“界沟”两边的两个黄山头160
大顶之上的两个谢公真人163
时间逼出的大胆举措之三——安装与浇灌并行164
1978:在衡阳一位老工人家里165
第七章 荆江大堤167
一 荆堤风云录——发生在沙市的一个险恶阴谋167
荆堤上一个昏沉的夜167
保安六师的紧急“保安”措施168
果敢的“7.14”行动169
二 荆堤风云录之二——发生在弥陀寺的一次猖狂暴乱170
起因:“江南人不修江北堤”170
正月初十日夜:火把、锣声、“哦——嗬”声173
正月十一日晨:单县长说退人潮174
正月十四日午:单县长二次说退人潮175
正月十五日上午:区公所来了两条龙灯176
反击!为了江汉平原的命根子177
三 工程先从堤街开始177
堤街春秋177
紧急搬迁179
四 荆堤指挥部火速上马180
五 200里工地扫瞄181
六 40年后一次荆堤摩托行184
仓堤上,一团飞行的“火”184
啊,枣林岗185
威严的李埠铁牛187
从沙市荆江亭到郝穴铁牛矶188
“潇洒走一回”189
第八章 他们引人注目的荆江之行191
一 傅作义:他送来毛泽东主席的锦旗191
“毛主席派来的代表”191
沙市人民剧场的授旗典礼193
在南闸工地的细雨下194
二 布可夫:他带来斯大林和苏联人民的帮助195
从淮河润河集分水闸到荆江太平口进洪闸196
“你们认为这样做对吗?”196
“何不就地取材?”198
“布可夫槽”的来历198
临别赠言:不能忘掉它——三峡199
三 程潜:他对比起新旧两个政权200
四 张难先:他报告了一件“大喜事”又报告一件“大奇事”202
五 亚太和平会议代表:他们带来世界的惊叹204
第九章 当神话变成现实的时候207
一 75天——是神话,又是现实207
北闸落成典礼208
唐天际、李先念上书毛泽东208
南闸落成放水典礼209
二 荆江分洪英模大会211
轰动沙市街巷的游行队伍211
人人从总指挥长面前走过212
当周总理的锦旗出现213
功劳归于谁214
三 荆江分洪纪念亭215
四 荆江分洪国庆观礼团219
这里、那里、大喜从天而降219
首都见面礼220
怀仁堂敞开胸怀222
周总理站在大门前222
“毛主席,荆江分洪向您敬酒”224
第十章 “又一个荆江分洪”226
一 又一支建设大军227
要先尽“大孝”的人227
辛志英第二228
民工与县委书记的通信230
访苏代表的访苏报告232
一位万人称颂的“徐同志”233
工地“发明家”235
工地“发明家”之二235
二 又一次英模大会236
下篇 荆江大堤进入“一级战备”241
第一章 共和国打出荆江“王牌”——荆江分洪工程首次运用记241
一 1954年:百年罕见的大水241
北闸紧急准备242
二 北闸紧急准备!荆江县紧急动员242
荆江县紧急动员244
三 长江千古奇观——北闸三次开闸分洪246
荆江到了最危险的时刻246
7月22日凌晨——北闸首次开闸247
7月29日晨——北闸再次开闸250
8月1日午夜——北闸三次开闸251
四 分洪区,长江记着你的奉献252
洪流指处252
洪波上一架盘旋的飞机253
确保安全区254
洪流归去256
五 如果北闸再次启用——请看38年后一次爆破大演习257
面对防淤堤这道拦路虎257
清晨雨雾下,军民向指定点结集257
一道庄严的命令258
在700公里外的一个山中机场260
防淤堤上冲腾的烟云261
空中的呼叫262
在山中机场:“向作家敬一杯”264
第二章 荆江,共和国仍在岁岁牵挂266
一 周恩来站在荆江大堤上“感到如履薄冰”266
二 毛泽东屹立在甲板上久久眺望269
三 李先念几个牵肠挂肚的指示270
四 1981年“一级战备”271
五 一封非同一般的致邓小平的信273
六 “你们担心,中央也担心”274
七 女部长频繁的足迹275
八 江泽民上任“第一站”276
九 李鹏迈步在北闸上277
十 新任省委书记踏雾沿江行278
一个自发的返归潮280
一 分洪区并非洪荒280
第三章 分洪区四十年甘苦录280
独特奇景282
二 朋友,当你在夏夜的星空下——请看“8.8”星夜大逃离285
夜十点,四方恐怖的呼喊声285
“姆妈,我们先走了!”286
“拦路的,掀掉它!”287
势不可挡的搬家潮288
三 “父母官”们的困惑与事业——“五湖十八站”的故事290
一位南下来的东北大汉290
站在玉湖围塌上下定的决心291
起来就不坐下的闸口电排站294
玉湖风雪浇灌起296
十几年后:五级书记同在“91.7”的暴雨下299
四 “父母官”们的困惑与事业之二——面对改革开放的时代301
不能忧郁成疾301
记者招待会上的大声疾呼303
文章做到北京304
第四章 我们快要说:别了,荆江洪水306
一 三峡春汛:总书记指示李伯宁的信306
二 荆江在呼唤307
面对90批考察团307
农民面对私访的省长308
三 三峡梦成真,荆江盼到头309
三峡开工次日:李鹏登上分洪区码头309
京西宾馆:荆江人又一次面对总书记311
“长江王”的话:荆江分洪工程还将永存313
附录一315
湖南采访记(1978年)315
附录二325
荆江不会忘记——悼唐天际将军325
后记330